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写作压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他们的写作潜能。试着让学生以一种洒脱的“游戏心态”,以一颗“玩心”来对待作文。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思维活起来,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论语·述而》里有这么一句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里讲的是书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那么,作…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大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要努力做到“真”、“实”、“活”、“新”,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这一广阔天地为我们农村学生作文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小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  相似文献   

5.
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常用范文开路,指导学生作文。这些范文,有的来自课文,有的来自教师的“下水文”,有的来自作文选刊中的小学生优秀作文。这对指导学生作文,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也不能否认,学生对这些范文啧啧称赞的后面,潜在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状态。那么,到底要怎样的范文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呢?弥补的办法可从本班学生作文中去选。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效果 ,其中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无非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和说说问题 ,程式化、机械化现象十分严重 ,这样不仅有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而且还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丧失。要转变这种状态 ,就必须改变作文教学的呆板模式 ,就必须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作文教学活起来 ,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起来 ;思维活起来 ,学生的笔下才会活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是使作文教学活起来的有效办法。1.名作欣赏法。由于年龄关系 ,学生写作上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模仿性 ,他们往往靠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的经验 ,学习写作的方…  相似文献   

7.
作文本来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成了淡而无味的蜡团,造成了孩子对作文消极的心理。那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什么样对策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几点看法。问题之一——目标不明.要求过高我曾对本校139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题材的真实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作文题材“真真假假”或“全是编造的”占65.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学生在编造作文材料?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明,人为地拔高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在作文教学目标要求上,有人竟提出了“立意要深”、“选材要新”、“构思要巧”、“情节要全”的要求。这样的作文要求。既违背课程标准的精神,又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怎么能不让学生谈“作”色变?最后导致学生假大空的不良文风也就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农村乡镇中学,写作基础差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写作基础一般的同学,也是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再加上有些教师重改轻评,就形成了“作文,作文,做得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的局面。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增加学生的有效阅读社会生活固然是写作最根本最丰富的源泉,但是从阅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农村中的学生,更有必要通过广泛阅读来弥补感性知识的不足。当然阅读不只是为了写作,但要…  相似文献   

9.
李松 《成才之路》2010,(5):12-13
如今,都在提作文创新。老师的教法在创新。学生的作法也在创新。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视野宽广,也有网络作为强大的信息后盾,这不是件难事。但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似乎只是一种奢望。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但又较闭塞的农村天地。这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写作的题材显然要窄一些。然而,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三一线教学,总的来说,觉得作文有效备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要先“死”后“活”。今天说出来以供同仁推敲。我所说的作文备考要先“死”后活”中的“死”,实质上是指规范,先死”是指学生写作中首先要学会写规范性文章。虽然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篇完全一样的文章,但写作也是有规律的,有定法的。因此我们常说“文虽无法,文亦有法”。语言有语法,文章有章法。“活”是指创新。做文章不是工人制造产品,它必须要有创新。后“活”即到后来学生写作文一定要灵活、有创新。写作没有创新就不会有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的作文教学应如何组织?我认为作文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师生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教学目标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因此,优化作文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更要研究学生的“学”。如何把单向性的作文教学改为师生的对应关系,把立足点移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来,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在多年的实践小,我了解学生的苦恼主要在于“没有材料写”和“有活写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写作水平很低。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三不问题,即不爱写不敢写不会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本人浅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批改这一环节改革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把握好教师的批阅关,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批好作文,写好作文呢?一、认真确定作文批语的内容1.作文批语要紧紧围绕作文训练的要求来写。作文教学的要求也就是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达到会写文章的目的。作文批语只有紧扣每个阶段的作文训练要求,才…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要改变作文教学的难题,实现培养学生既会作文,又会“做人”的终极目的,笔者认为要重在培养学生兴趣。笔者简单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炼意”指导,是作文指导深入学生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学生把观察生活得来的素材形诸文字之前,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些素材写成的作文,将告诉人们一点什么?处理这些素材时,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是什么?这“什么”所要得到的回答,实际上就是该篇作文的题旨,也就是立意。作文选用不同的素材,可以有不同的立意;即便是同一素材,其立意,也往往会因作者的感受不同而相异。一篇文章的立  相似文献   

16.
陆丽萍 《江苏教育》2023,(29):41-46
要切实解决作文难教难写的问题,就必须创新作文教学过程,把作文素养提升权还给学生。“先作后评,多改展示”是把作文素养提升权还给学生的作文教学的有效范式。“先作”,即由学生依据文题及要求自我作文“;后评”,即由教师引导学生评析作文“;多改”,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多级修改作文“;展示”,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多渠道展示作文。该作文教学范式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实施的主体化、作文教学要素的和谐化、作文教学过程的体系化,促进了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有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曾将中学作文教学称为"三无行为",即:无序、无招、无效. 无序.目前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各类语文教材中在作文教学上均缺少系统的安排,教师日常作文教学更是常无章法.一个学期随便安排几个题目(认真些的教师或许会在书报杂志上筛选一番)交学生写作即算应付过去.这样的作文教学大概禁不起如下追问:本学期为什么要布置这些作文?这些作文何以一定要在这样的学期与这样的班级中布置?  相似文献   

18.
在狠抓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更在于创新。但不管怎样创新我们都必须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镇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是却有着自已独特的优势。因此,我们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农村作文教学同样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怎样来贯穿这个“农”字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必须改革,这早已成为语文教改中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何批改学生作文一直是困惑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它是作文教学改革内容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突出这一重点,长于引导学生突破这一个难点,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即全班数十篇学生作文,仅由一个教师去批改,拿一把尺度去衡量,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座“围城”,那么,要跳出“围城”,去开辟一片新天地,在异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是“风景这边独好”,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一、异步教学的有关理论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20.
李松 《贵州教育》2010,(2):39-40
如今,都在提作文创新。教师的教法在创新,学生的作法也在创新。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视野宽广,也有网络作为强大的信息后盾,这不是件难事。但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教师和学生而言,这似乎只是一种奢望。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但又较闭塞的农村天地,这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写作的题材显然要窄一些。然而,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有着城镇里没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