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而在德育中,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而在德育中,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责任教育重在引导学生的责任行为。为此,我校采取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小行动增强责任意识,通过角色体验践行责任行为,在探究本土风俗中感受责任文化,在主题活动中培养责任品质。  相似文献   

3.
责任教育的管理分为个体责任教育模式、班级责任教育模式、校本责任教育模式、区域责任教育模式等四级。责任教育评价要注重体验、注重成长、注重认同、注重激励,坚持导向性和激励性相结合、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形成性和阶梯性相结合、主体性和个体性相结合、操作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个体、小组、班级、学校、区域等五个层次分别评价。责任教育评价的途径包括家校结合、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责任教育的评价方法包括评分、评等、评语。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堂要不断探索培养青少年数字公民责任的途径与方法,将责任教育紧密穿插入日常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使作为数字公民的高中生形成自觉的责任行为,以期为培养合格数字公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责任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让体育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作为一名"责任教师",要用爱心浇灌学生,用人格引领学生。打造体育"责任课堂",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培养"责任学生",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责任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6.
"责任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让体育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作为一名"责任教师",要用爱心浇灌学生,用人格引领学生。打造体育"责任课堂",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培养"责任学生",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责任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7.
责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雨芳 《上海教育》2002,(14):27-28
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所谓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是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与使命,是对职责、任务、使命的确认与承诺。责任教育的最终结果,就是使中学生形成高尚的责任意识,自觉的责任行为。我校责任教育的目标是:树立自主选择、自主管理观念,对自己行为负责;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集体的观念,主动向他人学习并对他人负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责任教育涉及思想引领、行为养成、实践体验、环境熏陶等多个方面。文章从培养目标、内容体系、载体架构、培养模式、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构建了高职院校责任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敢负责、能负责、负责任"的高素质公民。  相似文献   

9.
学习责任心预警系统构建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责任行为。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学习责任心预警系统的综合干预,促进了学生对学习责任心内涵、意义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学习责任心情感的体验,强化了学生学习责任心的行为,但学习责任心的干预性培养需要长期进行。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责任心预警系统构建能改善学生的学习责任行为。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学习责任心预警系统的综合干预,促进了学生对学习责任心内涵、意义的认知,促进了学生学习责任心情感的体验,强化了学生学习责任心的行为,但学习责任心的干预性培养需要长期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生成入手,分析了高职学生的服从责任、自我保护责任、约束自己行为的责任、参与志愿活动的责任。社会化育提升责任认知,重点解决"不知"问题;学校训育增强责任能力,重点解决"不能"问题;家庭养育锤炼责任意志,重点解决"不愿"问题;自我教育促成责任成为,重点解决"不行"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为学生实现社会责任提供机会和必要防护措施,实现社会责任要力所能及,要对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实现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2.
MOOCs带来了新的教育生态环境,改变了工作于其中的教师及其承担的责任。课程导师责任承担即指在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过程建立管理机制并发挥效力,影响学生,以达成预期目标所做的努力。课程导师如果在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上存在缺失,必然导致教学的无效。课程导师要提高对其教育对象的关注度与在线课程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以差异化发展的责任信念及态度影响学生;以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养成作为学习运作机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提升承担责任的能力;以积极期望推动学生自我期望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新荣 《西藏教育》2022,(10):40-43
责任课堂以落实师生教育责任为依托,通过构建责任引领、学案导向、问题导向、学科思政等教学策略,实现增强情感体验、促进知识建构、提升思维体验、增值学科素养的目的。责任课堂以渗透责任教育和培养责任意识为手段,促进学生养成责任品性,培育核心素养,践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主要以政策为载体和工具来对社会进行价值分配和资源配置,并使抽象的国家职能转化成具体的社会现实,政策行为是政府履行公共责任的行为。政策责任评价体系就是围绕政府责任建立的一个包括内容、原因、主体、时机、领域、方法等在内的有机体,它是政策责任的归责机制和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建构责任政府的前提。而责任政府与政策责任评价体系对接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制度创新机制、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加强监督长效机制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责任伦理不仅强调行为动机的善性,而且强调行为结果的善性,对青少年进行强调信念和结果的责任伦理教育是未来责任教育改进的可能向度。责任伦理的原始模型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庭维度是责任伦理教育的重要维度。数据分析显示:尽管中学生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最高,远超过其他维度,但现实中中学生仍以学业为重、很少履行家庭责任,家长也很少给予中学生践行家庭责任的机会;随着年级递增,中学生家庭责任水平逐级升高;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中学生责任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会力量在其责任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递增。未来要引领家庭在培育青少年责任方面履行基本责任,为中学生健全人格养成、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需加强学校与家庭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学校责任教育课程和相关活动效能;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促进青少年责任伦理发展,这些都是提升中学生家庭责任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座右铭: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育工作。 我校从2001年开展责任教育,在实施责任教育过程中,把责任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把责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构建了一个具有“明德特色”的育人环境。同时搭建责任教育平台,结合“责任教育”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学习分化、学习困难、学习习惯差等学习问题,都与学习责任感有关。而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相对薄弱、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民工子弟学校,这些问题尤为突出。民工子弟学校的家长和老师要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责任高度,研究和重视学习责任,担负起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任。通过对学习责任的认识、学习和成长的责任以及责任的反思,让孩子在感受现实中明确、体验、探索、实践,并坚定学习责任,最终将学习责任和社会责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论角色责任、角色道德与大学生责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是社会实践中某一时空所处社会关系上的某一社会地位的人之身份标识,它规范着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模式。每个角色所承载的责任构成了角色责任,它是人类共同责任的具体化与主体化,并成为责任教育的落脚点。任何角色行为均蕴涵角色道德,人们正是在角色选择与责任履行中塑造着个体责任精神与道德人格。是故大学生责任教育应以角色意识与角色认同为内在逻辑起点,使之在角色扮演与角色充当的体验中自主养成责任行为,在角色选择与角色约束中提升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标”要求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质量包括责任主体、责任履行、责任分析和责任监管等四个方面。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是责任的履行和监管,因受能力技术因素的影响,形而上的仍然是伦理道德问题。鉴于质量监测评价系统的信息化尚未普及,责任溯源需要理清责任在谁、责任是何、责任为何、责任标准、责任范围、责任时间等六个元素。责任监管的关键是要事前编制责任矩阵,明确个人或部门责任,如此才能对责任的履行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