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两年,威胁校园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一度成为热门词。随着研究的推进发现,大量学者在文章中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相互替换、混淆使用。而实际上,"欺凌""暴力"并非同一概念。本文中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联系表现在:目的性、伤害性和研究空间的一致性;其区别有:本质、类型、行为主体和年龄划分方面。本文从暴力、欺凌的词源入手,证明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不是一个概念,并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也得以较快发展,并且被社会越来越重视,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前中职教育教学中,校园暴力及欺凌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职教育较好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学生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就十分必要,可为中职教育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3.
佐治亚州是美国第一个颁布反校园欺凌法案的州.该法案经历了多次修正,对欺凌的定义不断细化和完善,从可见的身体伤害到隐性的精神伤害,再到网络欺凌.法案明确规定了各相关主体在反校园欺凌中的具体责任,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指导责任,学校的预防与惩治责任,家庭的预防与教育责任,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校园欺凌干预体系.该法案在默里县学区泰勒自杀案中得到应用,法院以默里县学区及学校严格遵守了佐治亚州反欺凌法案的相关规定,免除了学区及学校的责任,明确了学校在反校园欺凌中的责任边界.法院的判决对学校制定反校园欺凌的政策和程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是当前危及学生安全、破坏校园稳定的一大隐患,校园暴力不仅发生在大中城市,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也多有出现,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暴力的存在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防控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基于犯罪学、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视域对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跨学科的深层交叉探究,深刻剖析校园欺凌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内在机理,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建议构建立交桥式社会化防治体系。加强协同化领导体系,构建社会化的预防体系,形成专业化的处置体系,共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校园暴力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受害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创伤。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防控校园暴力,需要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多方的合力体系,才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校园软暴力属于校园欺凌的一种,是一种心理上的暴力,主要包括言语欺凌(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威胁等)和关系欺凌(恶意造谣中伤、挑拨、排挤、孤立等)。相较于殴打、冲撞等肢体欺凌,校园软暴力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给当事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自编高中校园欺凌调查问卷,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校园软暴力频发的原因及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兴国 《时代教育》2013,(3):155-156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校师生结构的变化,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逐渐凸显,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高校校园暴力问题已逐渐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从高校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师组成结构、学校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家庭的因素等方面分析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以及从高校德育工作、心理教育等方面探讨校园暴力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也应具备多元化的特征。校园欺凌是一种人际暴力和社会冲突,其中的欺凌者往往热衷于寻求暴力对抗的成就感。在欺凌者的伤害因素以外,校园欺凌还包含旁观者的道德冷漠以及被欺凌者受到的侮辱等因素。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应开展反校园欺凌的教育活动。各级学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完善校园治理手段,重点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心理素质与方法,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好预防与善后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外部治理校园欺凌。第一,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并严格司法;第二,立法机关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通过立法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教育并建立校园欺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11.
校园欺凌防治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美国儿童委员会研发了旨在预防干预校园欺凌问题的尊重步骤项目,尊重步骤项目以社会生态模型为基础,整合了社会情感学习框架,设计了包含学校、班级和个人层面的预防干预措施.研究表明该项目对欺凌、受欺凌的减少及相关态度和信念的改善等均具有良好效果.本文将介绍尊重步骤项目的设...  相似文献   

12.
校园欺凌在不同国家或文化中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其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法国将校园欺凌定义为"校园骚扰",此现象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法国基础教育学校之中,其长期性、隐蔽性、社会性也是法国校园欺凌治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2011年以来,法国政府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调查工具,将校园欺凌纳入全国校园暴力的调查内容。2013年以来,法国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应对校园欺凌,其治理体现出循证决策、依法治理、齐抓共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泛滥的学校暴力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并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校暴力干预方案已成为各国教育界的迫切需要.本文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校暴力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学校暴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特点,介绍了和平缔造者方案和快速成长方案这两个典型的成功方案,最后指出美国学校暴力研究的经验得失.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中小学学生欺侮及校园暴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中小学中存在较为普遍和严重的学生欺侮和校园暴力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滑坡、家长的教养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弊端、大众传媒起副作用、社会法制不健全、刑事犯罪亚文化映射到学校等。其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三方面,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处境,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欺侮和暴力问题;学校要通过检查、监督、严明纪律来减少或避免欺侮和暴力问题;学生应学会自我保护和求助于他人。  相似文献   

15.
Individual, group, and family counseling are invariably included in bullying prevention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Nevertheless, if bullying is treated exclusively as a problem between bullies and victims or as a family problem, counseling efforts will have limited impact. Counseling strategies must be articulated within a systemic approach to bullying in schools. In particular, the roles that students and adults play in actively or passively reinforcing bullying behavior must be addressed through school-wide and family efforts to change the norms and climate with respect to bullying.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 is reviewed and steps to implement a systemic prevention strategy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6.
女性基于自身性别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受到暴力的侵害,出于保护妇女人权的考虑,国际人权条约中对妇女的暴力作出了特别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的实施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拟通过对国际人权法中规定的分析,结合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的现状,寻求对妇女暴力防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在预防校园暴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可以从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预示机制,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的心理防范机制,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预防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令人担忧,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在规制家庭暴力方面存在不足。应制定专门《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确《家庭暴力防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家庭暴力举证的特殊要求,明确相关机构干预家庭暴力的责任,明确规定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在立法时并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  相似文献   

19.
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欺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学校暴力形式且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中小学欺负问题的基本特点。然后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阐述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个体特点,欺负/受欺负与儿童的同伴群体、家庭和学校等社会生态系统的联系,指出今后学校欺负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儿童青少年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生态系统,在理论构想与研究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个体与其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相似文献   

20.
循证教育是当代教育科学化和实证化的新动向,可以有效地将教育与信息融合,在教育过程中把专业知识与切实有效的经验证据整合起来进行决策。基于循证教育模式,通过文献结果荟萃分析循证于KiVa项目、NoTrap!项目、OBPP项目、维也纳社会能力项目等国外成熟的防治项目,提出并论证我国在政策法律层面、学校和教师层面、家长和同伴层面等多层次的校园欺凌防治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