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莅 《教育与职业》2012,(14):126-127
通识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是目前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在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受到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视。首先对通识教育进行简要概述,进而指出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模式改革策略,以期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献上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新时代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针对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历史变迁、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理论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大致经历了从开设文化素质课程、推进通识教育实施到建立通识教育平台、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以及凸显通识教育特色、创新通识教育理念等几个历程。当前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发展存在顶层规划设计不足、主体认知存在差异、各级目标阐释不清、课程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落实通专结合理念、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主体认知共识,厘清通识教育目标、形成三级目标体系,构建协同课程体系、打造特色核心课程等方面给出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的内容和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如何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兴办的一所高职院校。该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兴办的一所高职院校.该校从2003年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也即独立自主的精神个体。在认识活动中,这一目标体现为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多视角;在道德活动中,这一目标体现为摆脱感性的束缚,使意志服从奠基于对客观价值状况的伦理洞察的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在审美活动中,这一目标体现为理性与感性、精神与自然的统一。国学教育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学教育应注重整体性、个体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通识教育课程指什么?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围绕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解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构成、教学目的、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历史进入相对和谐的生存环境之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更为清晰,尤其随着产、学、研一体化后,大学的课程建设等更加规范,科学的发展具备了更为雄厚的基础,于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但是如果把作为舶来品的通识教育观认定为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有效体系,其实在国内大多数高校已把通识教育单独划分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就应当与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互通、互溶。本文就是基于中国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在把通识教育渗透四年大学教育始终的前提下,使其直接指向人的发展,把学生素质的不断完善作为最高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发展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台湾高校为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先后经历了酝酿期、发展期、瞢及期和深化期等阶段,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评鉴活动的有序开展,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趋完善,具有清晰的课程理念,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完善的课程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东南大学在通识教育理念下,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载体,重点选取并逐步建设了预备物理实验、工业系统认识实践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三个教学模块。通过设置新型实验项目、增加新型实践教学环节、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网络助学平台、创新保障机制等举措,构建了"新生引导性实验实践课程",进行了以现代教育思想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全面实现因材施教的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2.
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通识教育在国内再度受到重视,各研究型大学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课程改革,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14.
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与大学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博雅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身处人文与自然世界中的个人自觉与自主。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无论是培育博雅人才还是专业人才,通识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有三大困境制约着我国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其一是对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定位不清,通识课程发展空间受到公共必修课制约;其二,通识选修课面临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困境,难以担负通识教育重任;其三,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受到现行大学组织制度的制约。解决了这些困境也就找到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育改革主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高校教育新理念,已经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接受,通识教育的实施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因此高校要明确通识教育推行中存在的障碍,不仅要深入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涉农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突破单科性办学模式,以强化文化素质最育为切入点。南京农业.大学将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价值引领和新时代新农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斯完善农科特色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一种大学教育理念,自1917年开始经过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几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至今仍没有一套成熟的权威的定论.但还是可以从诸多论述中归纳其概念为: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目的是造就具有远大眼光、广闻博识和情操高尚的人才.在偏重专业教育的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机制的加重转型,高等教育上的不适应的问题目益引起广泛关注,对高校通识教育的研究日显重要.但是,任何照抄照搬的做法都是没有道理的,作为中国的高校通识教育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科学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经验,并努力创新,从必要性、基本原则和必要条件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加以探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校通识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施至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随着一些高校尝试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两者的关系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本文主要就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我国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产生与发展、实践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课程发展理念、课程发展进程、课程主修和必修的模式、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给学生的负担几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