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前苏联的中小学也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著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做过深入探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和采用了一些减轻学生负担的对策,取得了成功。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一直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困扰,虽采取了一些对策,但收效不大。认真研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及其对策的理论与实践,无疑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有助于我们找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良策。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几点思考史丰胜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中小学近年来存在的突出问题。早在1988年,国家就颁发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严重危及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广大学生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理性思考●浙江舟山罗信席自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一直为国家、社会、学校所广泛关注,直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此现象依然是中小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之一。那么,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重在哪里?是否门门学科、全体学生都...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近年始终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颁布了各项规定,特别是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根本性建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人所愿。—部分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仍旧没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突出表现为:学校不遵守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延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占用学生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补课;资料泛滥,考试、竞赛频繁等等。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就乡村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管理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我们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普遍重视。为了减轻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处就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先后两次从学校内部和社会方面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了调查。从学校内部调查了市内6个区的50余所小学的606名1——6年级学生。社会方面调查了工厂、商场、医院、机关共400名学生的家长,涉及到市内132所小学的各个年级。一、我市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确有过重现象,个别的还很突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不同时期、不同年级、不同班有着不同的反映。考试  相似文献   

6.
今年一月,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轻学生负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喊了多年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终于有望解决。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近年始终被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颁布了各项规定,特别是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根本性建议。然而事实却并非如人所愿,—部分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仍旧没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8.
遵照国家教委部署,我区调整了中小学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并已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实施。这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大家知道,提出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并早就引起了有关领导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绵阳市中区文教局成立了中小学教材、资料管理领导小组,并组织干部教师对区内16所中小学进行检查。通过查书包、查资料、查课表、查学生家庭作业,召开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干部座谈会等形式,得知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普遍现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上课节数增多,上课时间增长;各种练习资料多,书包越背越大;家庭作业偏重,检测考试频繁;课内外活  相似文献   

10.
热点关注     
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问题2004年底,针对媒体反映的部分学校办实验班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省教育厅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粤教基〔2004〕116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明确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具体要求,落实了有关督查措施,如设立并向社会公布学生课业负担举报电话;建立“减负”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制度等。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有所缓解,今年涉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投诉已经明显减少。但是目前各地仍存在课外作业过量、违规进行有偿补课、违规组织考试等现象。对…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还普遍存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峻现实和严重后果,深刻认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多方面原因,采取有力措施,标本兼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治标之策,教育部不仅要出台《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而且要出台《中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并把“双十条规定”真正落实到实际中。作为治本之策,要端正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制度,实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为中小学生“减负”。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东营市、滨州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作了调查 ,发现如下问题 :初中有 67 80 %学校不开展早操 ;课外活动开展率为 65 % ,远低于全国学生的 86% ;课程负担重是导致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运动队学生文化课成绩与其他学生文化课相比较差 ,有随年级增高逐渐下降的趋势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结合东营市、滨州市的实际 ,提出了加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推行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生和初中生就近入学这一重大举措。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却引发了中小学生"择校"这一负面现象。为了解决"择校"问题和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问题,中国借鉴了国外的教师流动制度,在均衡教育资源、解决"择校"问题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强制性的流动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容易滋生腐败风气,不利于教师安心工作;与教师职业的长期性特点相悖,教师的家庭等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要真正解决"择校问题",需要将重点高中的名额指标下放到各个初中,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薄弱学校,实行教育券制度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Just before schools began in the spring, more than seventy varieties of teaching guidance materials and educational readers have been dropped from the list of school books for the second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phas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Hunan Province. This has not only greatly reduced the students' burden of studies but has lightened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parent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rovince by more than 300 million yuan.  相似文献   

15.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深度分析教育舆情,有利于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预见性、民主性和可行性。基于教育满意度舆情调查数据及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北京市中高考改革舆情研究,结果发现:公众对北京市中高考改革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少数人对中高考改革现状不够满意,认为中高考改革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放性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改革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制定过程的严谨性、相关配套措施的跟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网络舆情上,公众对课业负担、学生发展、教育公平等关注度较高。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加快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协调推进考、招、教同步改革;充分关注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先后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只有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体系尚未明确建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资助制度,提高社会和学校的认识是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u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in investigating changes occurring as students transfer from primary to secondary school, including the role of student sex and school size pathway a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anges in learning environment perceptions. The My Class Inventory (MCI) and Questionnaire on Teacher Interaction (QTI) were used in two data-gathering stages, one in the penultimate month of primary schooling and the other in the fourth month of secondary schooling. The sample comprised 1500 students from 47 feeder primary schools and 16 linked secondary schools. The primary schools ranged from very small isolated country schools to larger city schools with hundreds of students. Five different school size transition pathways were defined for analysis: small-to-medium, medium-to-medium, small-to-large, medium-to-large and ‘within-school’ (involving schools with a K-10 structure, but with separat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ites within the same campus). Although the classroom climate in secondary schools was perceived more favourably than in primary schools (especially in terms of less fric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quality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was perceived to deteriorate on most dimensions assessed by the QTI (e.g. a reduction in teachers' leadership, helping/friendly, understanding and student responsibility/freedom behaviours). But changes in environment perceptions across transition varied with student sex and school size pathway. For example, perceptions of class satisfaction across transition deteriorated for girls, but improved for the boys. Th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particularly those with a role within the ‘middle school’ year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实习故事"是根据中职德育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设计的一项综合性实践课业,是对中职德育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该项课业通过实习故事承载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中职生完成"我的实习故事"的课业任务,以其实习实践中富有教育价值的真实事件为载体,通过自主实践和同伴故事实现自主教育和同伴教育,丰富和拓展德育课程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某中等发达城市的四所学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抽取440名小学生、500名初中生、500名高中生共1 440人对其学校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中小学生生活满意度成负偏态分布,整体水平较高;(2)学业成绩依然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在学校普遍缺乏自我展示的机会;自由度较低;(3)中小学生的校内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较高,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学校生活满意度影响呈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明显增加、寄宿制学校条件落后、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加重以及由于地方生源向县镇学校集中而出现新的教育资源紧张等.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明确目前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并根据此政策引发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