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学生唯有沉入文本深处品读语言,才能感知语言的温度、字词的冷暖,才能披文入情、缘文会意,才能习得语言、学会运用语言。品读语言应该着重从读好文、知其意、悟其情等七个方面入手,以此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长语言智慧,获得人文情怀熏陶和滋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荣贵 《考试周刊》2010,(24):67-6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在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孙世红 《广西教育》2011,(28):51-51
语言文字具有厚度、深度和温度,蕴含了一定的情感性,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语文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充分感受文本语言的厚度、深度和温度,进而体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潜在的魅力和美妙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对话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借助对比品读、深入品读、反复品读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意境、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诗歌专题同题异构的听课活动,课文内容是是高中语文部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芣苢》和《文氏外孙收麦》两首诗歌.接连听了数节课,作为一节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课,如何品读古典诗歌之美,本文结合这两首诗歌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通过品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彩霞 《广西教育》2014,(41):49-49
正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蕴涵着作者深切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读课文,带着丰富的情感去细细品读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深刻感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品读课文呢?一、换词比较,品词语之美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运用更是妙不可言。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词语都是作者经过仔细揣摩、推敲得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推敲中理  相似文献   

8.
品读是一种细致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阅读途径。品读,能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语言特性和内涵,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本文的精彩处、厚重处和空白处进行体验、想象和补白,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黄莹 《广西教育》2011,(16):47-47
品读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文本意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段进行品读、赏析,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言是诗意的语言。这一特点要求教学运用与之相应的“诗意的方法”。也就是设计形象化的言语活动,引导学生打开联想和想象,灵活、开放地品读文学语言的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多角度的联想和想象,开阔阅读思路,深入文本空白,创造性地品读出文学语言复杂多样的内涵,走进文本的诗意世界,获得丰富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在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意性表达能力、文学阅读方法和文学语感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言语思维也就必然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我们经过实践,总结了演读法、具象法、多维法、相似法、通感法、代入法、翻译法等八种方法,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品读及其实施方法1.品读的含义。语文教学中读是很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读的重要性。读书的形式很多,品读是其形式之一。"品"意思是品味,品读是反复吟哦,弄懂字词句段的含义。换句话说,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  相似文献   

12.
唯智教育使得中学亲情教育明显缺失,导致了在学生中亲情冷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性以及大量的亲情教育的素材,使得合理利用亲情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成为可能,也成为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借助文本、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学科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对文本的研读、品位,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品位文本富有魅力的语言中,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F0002-F0002
武汉市红领巾学校前身为江苏小学,创建于1924年,1970年正式改名红领巾学校,1971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对外开放学校,成为武汉市第一家在外交部备案的外事接待学校。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在比较品读中内化语言,在悉心品读中赏析语言,在揣摩品读中感受形象,在个性品读中走入意境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当前,民国教材(特指1912—1949年的教材)热方兴未艾,教材中的许多篇目、编撰思想等为当今教材编写、教育教学提供了诸多参考。研读教材既可以感悟当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德育方法原则、家庭教育方法等,同时可以看出当时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格调等。本文试图揭示民国教材美之表现及原因,为当前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卜金玉 《文教资料》2009,(17):78-79
阅读文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把握文本内容并对它有深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品读文本"是达到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品语""品情""品人"是教学实践过程的途径,对于教学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对各学段学生都提出"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地读、反复咀嚼地读、富有诗意地读,可以让学生读出感受,读出情感,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开宗明义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文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上成纯工具性的语言文字训练课,也不能上成只强调人文性的文学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寻求到一个支点使两者能够和谐统一呢?  相似文献   

20.
章毅芳 《广西教育》2013,(21):72-72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重点式品读——品文本情感之厚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学时不可能做到字字咀嚼、句句揣摩。这就要求进行重点式品读,通过抓住一个精彩的片段、几句精彩的描写,甚至几个精妙的词语等,把学生带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