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比例进一步增加,留学生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帮助国际学生适应中国生活和学习。文化认同是文化适应性的基础,针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问题和文化素质发展研究有助于发现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定量研究,了解来自江西三所高校230名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本科留学生的留学动机、语言状况、文化传播渠道、中国文化认同情感因素和中国物质文化认知程度对留学生文化素质发展的影响,以期提高留学生中国文化素质和文化认同,顺利完成学业,把未来职业发展和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与一些研究以中国大学中的本国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不同,本研究以一位在中国高校求学之留学生教育经历作为个案,关注的重点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在华留学生与中国人、中国社会及中国文化交际时面临的困难.研究发现,汉语言能力是影响在华留学生参与成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但要分析留学生社会融合与语言学习的限制因素,则需要将案例放在更广阔的社会、文化、体制情境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留学生文化选修课的教法和教材进行了探讨,根据《高等学校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应该将留学生培养成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让其通过对汉语言的学习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提升我院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层次。文中结合当下学院对留学生文化课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对商务方面留学生汉语言学习做出专业化、个性化和职业化的定制方案。文章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培养路径和课程衔接方面对我院教学方式和教材选择做了人性化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教育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事关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国际教育现状,对地方高校留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首先从留学生语言基础、背景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适应校园生活、巩固课程学习和提升研究水平为目标导向的培养模式,最后分析了地方高校推行留学生导师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9,(2):133-136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倡议的提出,以及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加大,随着辽宁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非洲留学生来辽宁学习的数量逐年大幅度提升。文章对在辽非洲留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探索他们的个性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从而得出对他们在辽宁跨文化适应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为非洲留学生在辽宁学习跨文化适应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从生源特点、语言背景、汉语现状、认同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来源地、族属与新疆关联;均具有双语或多语背景;汉语水平的差异性明显;对居住国及祖籍地的"双重"认同;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的华文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汉语言学习为载体,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理念,消除误解和隔阂;精心打造新疆华文教育,使之间接服务于祖国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概念及文化身份重构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深层影响因素,为如何正确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选择和辨别等跨文化能力提供有效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留学生在自我概念的重构上呈现出从关联型自我向独立型自我迁移的动态特征,在文化身份重构的过程中显现出文化反思、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跨文化认同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教育中如何让中华文化充分发挥作用,是国际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课程在国际教育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留学生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留学生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好感和认同,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指出了“中国文化”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海南东南亚留学生的身份认同,以及与身份认同相关的东南亚留学生的特点和与中国学生的彼此关系进行访谈和探讨,了解东南亚学生身份认同意识,分析在多元思想支配下其思想观念的多重性,以更好地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奇涵 《考试周刊》2010,(29):206-207
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育,加强对外汉语审美教育可以提高留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体观,进而提高留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中国学生语文教学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从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特点出发,从逻辑、文字、语调、礼仪、情感等五个方面加强留学生审美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8,(5):178-180
随着高端战略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有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中亚国家留学生这个充满活力的群体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在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等方面的程度。中亚地区民族多、文化多元、语言上既有相通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跨文化适应方面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性。近年来,来京留学的土库曼斯坦学生人数上升较快,土库曼斯坦学生对中亚国家学生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在北方工业大学学习的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总结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日常生活适应等方面的特点,并且建议根据该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教学、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在中国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来华留学生语言课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新探索。语言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应考虑学生听得懂、用得上。留学生课程思政应遵循的教学理念是运用多元文化共享理念帮助留学生在中外文化认同中理解和认同中国,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引导留学生愿意以包容的心态理解中国,采用分层和适度递进的教学更加符合留学生认知及学习语言的规律等。不同阶段留学生的分级教学要把握“知”“情”“思辨”的要求。来华留学生语言课课程思政的措施包括:语言课课堂利用现有教材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拓展语言课教学内容的同时挖掘其育人功能;加快新形势下国际中文教材、微课堂及课外读物等融入思政目标的教学资源建设;课上练习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使教学丰富多元,让留学生亲身体验当代中国的发展,促进对中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在多元文化教育场域中凸显,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高校生活、实现对话交流、塑造知华友华爱华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认同在自我构建与他者投射中镜像生成,于差异性与同一性中链接文化意义,从遮蔽向去弊转化中回归教育本分。对此,从文化自信视域出发,针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文化身份提出从自我建构和他者认同着手,围绕“认同情感、认同场域、自我形象、育人共同体”发力,提升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自我归属感,增强认同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涵养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上海来华韩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高校韩国本科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218名的韩国留学生.研究发现,中国高校的教学设施、课堂教学,韩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汉语水平,以及留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显著影响韩国留学生的学习适应.就如何帮助韩国留学生更好适应在华学习的问题,从中国高校留学生管理与教学方面,以及韩国留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教学既属于汉语国际教育又归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古代文学课是该专业文化类的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对于留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它在学生的美育教育、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学习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文化推广的大事业中,我们要重视对留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讲授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来华留学生管理上存在发展速度快软硬件不协调管理不能及时跟进,留学生汉语水平低适应中国学习生活的准备不足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落后能力构成不尽合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把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列入学校国际化战略规,划加强来华留学生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优化管理人员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亚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状况、文化冲突的原因及中亚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聚焦点,文本以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历留学生(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语言适应、学业适应、日常生活入手,探索影响文化适应的方式差异及影响因素、寻找文化冲突的因素,为留学生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提供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文化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来华留学的留学生数量也逐年升高,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又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地位,一方面,高质量的文化教学能够促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提升对汉语言理解和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做好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工作,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对更好地提升文化教学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为我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大学144名留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受到住宿环境、学习动机、学习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种族认同及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相关分析与方差检验,进一步明确了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以期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提供一种较为可行的路径,同时也为对海外留学生如何进行跨文化适应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