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运用"问题"的驱动、引发、诱导等导学功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从问题的来源看,预设性问题能刷新学生的思维视域,质疑性问题能实现学生的思维融通,生成性问题能形成学生的思维跨越。通过问题导学,能让学生超越低阶认知,进入高阶思维样态。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课堂现状折射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否得到很好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应着力于问题的设计,研究核心问题、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所形成的探索性问题链,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等。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问题是引发思维的触发器,教师要设计针对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设计递进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计趣味性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无从思维。有了问题,若问题层次太低、难度不当,也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像“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只要翻阅教科书,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回答这类问题并不需要学生认真思考。这类问题对学生思维刺激的强度约等于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必须优化问题设计。  相似文献   

5.
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因此,教师应重视问题教学,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触发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启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问题意识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驶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他们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训练策略,如设置问题思维维度,创设思维成长空间;展示问题思维角度,提升学生思维层次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在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始终处于在一个高度兴奋、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思维从问题开始,教师在问题中教,其关键在于教师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操作、求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9.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教师能够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加强实践,发展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培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就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想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立意肤浅的问题,主要是思维角度单一,思维广度与深度不够,有的甚至是形成了思维定势,这样势必影响到学生对相关作文素材的多角度辩证思考,同时也影响到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从角度地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初步掌握了思维类型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相关的思维类型,并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从作文的立意角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作文立意上能够更加深入。设计《感受·思考·想象--作文联想训练》一课,试图从一个侧面突破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瓶颈,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想象与联想的窗口,给学生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进而使学生的文章立意高远深刻。  相似文献   

11.
李芝兰 《考试周刊》2013,(80):79-79
创新的基础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才能很好地展开创造性思维。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胆大心细,不怕犯错,勇敢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好的问题能激发思维,引导思维。有效的数学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燃料,它是学生解决数学疑惑的催化剂。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学习活动,问题解决总是与思维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为解决问题而思维,思维总是指向问题解决.研究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可以了解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的思维规律,有效地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常常由一些问题串联起来,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开发学生思维而设置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门外”走进“门里”,从单向思维走向多向思维,认识也在思维的拓展中获得质的飞跃。我们崇尚的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以学生的思维作为切入点,强调让学生动脑,开展思想活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讨,实现思维的升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设置问题时,充分意识到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处置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历练,在过程中拓展思维宽度、抻拉思维长度、形成思维高度,构建刚柔并济的思维“水立方”,为提升语文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亮亮 《现代教育》2022,(10):52-54
有效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引擎。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优化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沪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3的阅读课为例,提出教师可通过设计导入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分析型问题、开放型问题等层层铺垫的问题链,逐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思维品质能力,并探讨英语阅读问题设计策略,积极响应新课标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度。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措施。历史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核心的新情境,其特点是新知、未知的知识。思维正是从认识的问题中获得自己的本源,思维既产生于问题情境,又以解决问题为其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问题之所以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激活学生思维,是因为“思维起始于问题”。其二,历史问题情境是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石之上,既考虑到学生现有的学识水平,又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可发展的区间,生成的问题处在学生学习的边缘区。第三,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将问题教学和批判思维结合起来,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进行思维交锋及消解权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将问题教学和批判思维结合起来,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进行思维交锋及消解权威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问题的设计要注重思维的价值,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要能注重学生能力的迁移,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心理学认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问题设计才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必须能依据一定的原则、科学的方法来精心设计问题,优化使用问题,将“问题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