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体验是新版《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的四种课程实施方式之一。所谓职业体验是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是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链接,发展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文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结合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实际,关照教学实际,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提出了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中职业体验方式实施的基本策略:链接生活,指导学生丰富职业认知;立足实践,引领学生体验职业技能;反思对话,推动学生感悟职业精神,为小学生培养职业兴趣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2.
职业体验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最佳载体,研究表明,其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课程的关键。通过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框架以及现状的分析,发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指导教师职业认知水平不高,以及对于关键要素把握不清的问题。为此,今后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体验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大力提升指导教师队伍的职业认知水平;教师在职业体验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要对课程对象的确定,职业体验领域、岗位选择和模拟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重点把握。  相似文献   

3.
4.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培养职业兴趣和明确职业意向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职业生涯思想形成的初级阶段.职业体验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职业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职业的初步认识和对自我职业兴趣的认知,在社会、职业和自我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其课程的特殊性需要授课教...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3):33-34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归类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等方面,这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新提出的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是创意物化的核心。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进而提高知识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针对小学生能力训练的课程,它以学生体验活动为基础,用实践降低知识难度,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为了优化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体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实践、创设直观体验课堂、加强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等。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以陕西西安市X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幼儿园职业角色体验活动实践模式的特点及意义,结果发现尽管该园在开展幼儿职业角色体验活动时能综合幼儿兴趣、体验式参与和生活经验,且教师群体普遍认可幼儿职业角色体验的价值,但仍面临亟须解决的发展性问题。提出完善幼儿园启蒙教育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在幼儿职业角色体验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能力、加强职业角色体验特色场馆之间的互通性、扩展幼儿参与职业角色体验活动的途径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阿利 《生活教育》2014,(17):52-53
体验学习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张扬的快乐场地,它所追求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和体悟,注重的是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知识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方法和途径,而非传统教学竭力所维护的终结性成果,它是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现代教育取向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更应当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关注学生是如何确立探究课题,如何开展活动探究,以及是如何运用自身的个性设计出多彩的汇报形式的,并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积极、快乐的体验情境。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学校在深圳东湖水库旁边,所以被命名为水库小学。在“为了一切孩子的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我们开展了以“绿色”、“健康”、“优质”、“现代”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从自己身边发现问题,自主设计活动主题,从科学与人两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实践,了解东湖水库的历史与发展,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和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高职综合实践课程是融合了技术知识学习和技术实践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基于体验学习理论,高职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应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采取由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个阶段构成的体验学习圈模式,使学生在做、思、学、再做的循环过程中生成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加强相关的创意物化,是在当前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在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是,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应尽量从生活出发,将实践活动贴近生活,物化的实践也应控制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这样才能更为高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对创意进行物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多样化的开拓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以此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儿童时期是人初级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理应成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中关村第四小学引入职业体验的教学方式,在职业体验课程中,让学生经历职业兴趣认知、职业内容认知、职业情境认知、职业价值认知四个阶段,从而实现职业的自我认知,最终使得学生拥有职业启蒙认知,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职业认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本文通过大量文本的分析,揭示出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17.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学会探究科学问题的策略,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素养是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综合体,是个体与社会文化融合的结果,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科学活动的感受、体验并内化的复杂产物.因此,教师应将亲身体验作为小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积极尝试和全面发展.探究性学习中的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概念的建构以及科学人格的培养.在日常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表达、合作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的存在之美、发现之美、理性之美和人性之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数学活动经验"被确定为新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四基"目标内容之一,对于如何基于数学活动经验开展有效教学,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数学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社会性和个性也有待获得迅速发展,面对抽象的数学学习,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多种体验中发展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9.
陈业珍 《广西教育》2011,(19):60-60
数学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培养兴趣是让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老师强加给自己的乏味的数学公式和定论,无疑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大创举,为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打开了一扇门,也为学生开辟了应用数学的新天地,更是提升学生数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内涵,改善教学组织形式,转移教学评价重心,聚焦基本活动经验,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