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朗读教学形式的运用 林军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 ,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 ,适合集体读 ,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 ,宜用个别读 ;气势如排山倒海最好齐声读 ,描述似精雕细刻当然自由读 ;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 ,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 ;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 ,对话多可以分角色读。即使这些形式 ,也还可以创新。譬如分角色朗读 ,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 ,学生会兴致更高。有的课文涉及到某些特殊人物 ,教师根据他们的地方方言 ,指导学生模仿模仿 ,会给人一种如见其人、…  相似文献   

2.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1.表达欢乐喜悦的感情。2.气势如排山倒海的适合集体读。2.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宜个别读。3.形式多样,富有变化。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对话多可以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学生会兴致更高。4.假如是抒情色彩浓厚的散文诗或者现代诗,朗读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复杂一点,尽量与朗读艺术表演更加接近一些。(摘自《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学者朱永新先生提出了共读共写的理念,认为学生的阅读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事,只有和教师、家长一起阅读,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避免直接灌输阅读和写作知识,更不能用发布命令的方式安排学生读写,而应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共读共写的活动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快乐,进而自愿投入到语文综合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在语文教学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仍然强调要在读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享受"读"的快乐,从而走进书的世界.与书为伴,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齐读是朗读的有效形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清齐读的利与弊,让学生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教师要站在客观理性的立场上,选准齐读的内容,找准齐读的时机,采取适合的齐读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和最重要内容,自读课文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践中自读课文的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容易忽视、最不好落实、最难以坚持的,教师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要在精准定位自读课的基础上,巧妙利用助读系统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使自读课文的教学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江西教育》2004,(13):88-89
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4类。1.表达欢乐喜悦的感情。2.气势如排山倒海的适合集体读。2.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宜个别读。3.形式多样,富有变化。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渎,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对话多可以分角色读。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学生会兴致更高。  相似文献   

8.
张花花 《教师》2010,(29):76-76
朗读水平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朗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既不会读,而且在课堂上也不想读,不愿读。尤其是语文成绩较差的同学更是读不对、读不通;有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则感觉语文似乎就是读、讲、听、写,教学形式单调,因此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尽管教师上课激情四溢,但学生仍无动于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朗读指导,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作为语文教师,理应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品味到语言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但是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总是让学生一味地齐读课文,我认为此举欠妥。  相似文献   

10.
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证,新课程对学校的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要在教师组织形式、学生组织形式、班级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转型必然经历分离式培养模式的变革。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应从大学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形式、课程结构以及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等五个方面对教师教育专业化作出应答。其中,培养机构与培养形式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外在依托形式,必然要通过分离的形式来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而课程结构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关乎教师教育专业化内容的,必然要通过实质上、内容上的融合来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读为本.怎样让学生读得自信、精彩呢?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集中不持久,教师要不断变换朗读方法、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不会选择一定的朗读方法来表达所读文章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 根据教学经验,教师在阅读课上,要重视三种类型的朗读:准备型朗读、精练型朗读和展示型朗读.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把课文读通、读熟、读懂,其实这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语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读懂”。因为,“读懂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保证读的时间,加强读的训练,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课文,激发读的兴趣,教给读的方法,丰富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校外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他在组织安排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工作精神,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外语教学是训练学生具有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读"的能力主要依靠阅读教学来提升。然而,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到位,他们认为阅读是初、高中阶段的任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此外,传统的阅读形式通常是学生通读,教师讲解、释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改革、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基本组织形式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要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引领语文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要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不畅处引导。学好语文朗读是一条有效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课内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阅读彰显魅力,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最根本的是要重视学生的学。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教读、说话训练、学生互批自改作文和写读书札记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统编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较以往教材增添了许多首古诗词,这足以说明编者对弘扬我国优秀诗词文化的重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古诗词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在趣读中入诗境,在画读中悟诗情,在辩读中激思维,在创读中促想象,从而丰富学生的诗词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0.
凌祝贤 《中国教师》2010,(18):26-27
<正>从事教育多年的教师都知道,文科教学要突出一个"读"字,理科教学要突出一个"练"字,如何读?如何练?是教师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但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把握到位。为此,我和几位教师商议设定了"初中数学‘导、探、练、评’教学模式探讨"的课题,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练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