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凡丽 《辅导员》2014,(2):70-70
品德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着传授知识的一面,但品德学科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笔者认为上好一节品德课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正品德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着传授知识的一面,但品德学科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它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笔者认为上好一节品德课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品德学科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其生活性、社会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决定了品德学科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要向课外前伸后延,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为了增强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知识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准确地记忆、背诵知识,而衡量学生知识对错的标准就是书本上或教师的“标准答案”。教师将一切学科都知识化、实体化,即使像品德、艺术之类的人文学科,教师也主要是教授品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去“挖掘”知识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候也关注学生情感、意志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我们要认清这门学科所承担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品德课堂如何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如何丰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如何秉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风尚呢?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细节上下足工夫.  相似文献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作业就是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品德学科教师要让品德作业真正"落地",让品德教育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所有生活领域,从而为品德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笔者结合品德学科的教学实际,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道理;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注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育观把教学定格为"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就忽视了学生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各种需求的完整的生命体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事实,不可避免地陷入"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误区。事实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以语音基础教学为例,探讨了互动式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未来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场景来进行品德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身到实践探索当中,加深对知识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本文就以生活情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是以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而设立的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就是贴近生活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明白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因此,也只有把生活化教学模式和品德与生活学科更好地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热情。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实际,从多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使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它不像语文、英语、品德等学科那样,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挖掘课本中的快乐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很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新知,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数学课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不紧密,这就使一些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兴趣,  相似文献   

12.
最近看一本书——《校园悲剧启示录》,这些悲剧向全国的父母和教师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健康人格。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就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任务就是在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才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校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多种途径与方法都具有心理效应。学科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吸引、感染、激励和充实心理效应;非学科教育活动能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地刺激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教育是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的自觉能动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科,除了包含各种英语语法、句型、单词等,里面许多文章还渗透着德育的原则,所以,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除了向学生教授英语知识外,还要抓住契机,找准切入点,将德育渗透其中,从而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品德教育单靠一门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品德教学中,既要探寻品德课堂教学与语文学科存在的本质区别,又要探寻品德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链接点,即找准知识对接点,找准生活着力点,找准知行互动点,使之巧妙地整合链接,使品德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相似文献   

17.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范围很广,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和优良品德行为习惯训练等。就中学化学学科而言,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灌输勤俭建国、节约资源的意识则是国情国策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个性品德素质教育是除智力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个性品德素质主要是指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审美素质。新课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全人格为准绳。地理学科是蕴涵个性品德素质教育丰富和全面的学科之一。一、转变观念,为学生个性品德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传统的地理教学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师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主,忽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道德行为和人格的养成;地理教学过分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发展的需要。课程…  相似文献   

19.
正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商最为有效的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观念给我们启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是该课程教学的有效载体,应贯穿于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一、小学品德课同主题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突出学科的特点目前,有许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品德教师,主要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品德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的其他学科的味道。有的品德教师虽然一直都从事品德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烈的说教意味,重在向学生灌输知识,讲什么内容都与品德挂钩,没有将品德和社会、生活进行很好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