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 092名高职生的无聊感和手机成瘾状况,并研究高职生无聊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男生无聊感低于女生,二年级低于一年级;高职生无聊感和手机成瘾有正相关,且无聊感对其手机成瘾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察自然联结、正念、自我控制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自然联结、正念与自我控制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与自然联结、正念和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自然联结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还可以通过正念的中介作用,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以及正念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3.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问卷、学业成绩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410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早期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绩、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在感恩与学业成绩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感恩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6,(3):78-82
采用生命意义、自我效能感、抑郁问卷对6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生命意义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12.9%,男生检出率(14.7%)高于女生(11.4%);(2)存在意义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追寻意义对大学生抑郁预测不显著;(3)自我效能感在存在意义和大学生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心理骨干感恩与助人行为的关系,以及生命意义感在感恩与助人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中文版感恩问卷、生命意义感量表、助人行为倾向问卷对广东省某高校527名大学生心理骨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感恩、生命意义感与助人行为两两正相关;生命意义感在感恩和大学生心理骨干助人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感恩和生命意义感来促进大学生心理骨干的助人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智能手机成瘾在无聊倾向与负面情绪之间关系,采用无聊倾向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532名大学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无聊倾向、智能手机成瘾、负面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系;智能手机成瘾在两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这种作用占总效应的52%。因此,提供更多有趣且有益的活动以减轻无聊感,加强对手机使用的控制,可以减少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自然联结与大学生人生意义体验的关系以及自然欣赏的中介作用,采用自然联结量表、意义体验问卷、自然欣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自然联结不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人生意义体验,而且可以通过自然欣赏的中介作用对大学生人生意义体验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感对于提升大学生人生意义体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究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生命意义感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手机依赖量表(MPAI)与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MLQ)对6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仅手机依赖中的一个维度"逃避性"在男女性别上显现出明显差异;在专业方面,手机依赖总分在文理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失控性在理科、文科上存在差异;在生源方面,低效性手机依赖总分在生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独生子女方面,手机依赖的低效性在独生与非独生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生命意义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寻求意义感与手机依赖不存在显著相关,拥有意义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拥有生命意义感在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依赖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时间管理倾向通过拥有意义感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9.
10.
段海丹  汪滢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08-113
为探讨大学生隐性逃课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手机依赖指数问卷与大学生隐性逃课问卷对4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及PROCEESS插件和Amos21.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聊感与隐性逃课呈正相关,手机依赖在无聊感与隐性逃课之间起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无聊感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并且会通过手机依赖间接导致隐性逃课现象的增加.建议未来在对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预防和干预中,除了改善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直接因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降低学生的无聊感,还要加强对手机使用的科学管理:根据需要,既可提倡无手机课堂,也可充分发挥手机的互动功能,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以减少、消解隐性逃课行为.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7~20岁之间,他们朝气蓬勃,追求个性,容易接受新鲜的充满刺激的事物。和同年龄的中学生相比,中职生似乎少了高考升学的压力,加之他们缺乏一定的选择和自控能力,因此中职生更容易迷恋电脑,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文章主要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危害,并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抗逆力视角对大学生网络沉溺的原因进行解读,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沉溺大学生的抗逆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大学生网络沉溺是抗逆力激发失败的结果,而情绪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乐观程度与自主选择意识等内部动力系统,与人际支持、校园环境、大众传媒和网络环境等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网络沉溺大学生抗逆力的激发程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了解信息、沟通情感、学习扣娱乐消遣的重要工具和平台,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网络成瘾的诊断、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干预措施等几方面时国内已有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指出了网络成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t=5.690~7.001,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一个较为可靠的工具;大学生网络成瘾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college adjustment in a sample of 96 college students. In line with previous research on meaning in life and positive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measures, presence of mean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justment, whereas searching for meaning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djustment. However, the degree to which students were actively searching for meaning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ce of meaning and adjus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ing servic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目前,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上网成瘾现象有增多的趋势,这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防治显得颇为重要和迫切。在分析了网瘾产生的原因后给出了网瘾大学生的教育建议——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网络心理咨询、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开展网瘾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鸿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51-53,6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294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电子邮箱、多媒体娱乐等,主要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娱乐和学习;有2%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31.3%的大学生有轻微成瘾症状;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上网时间过长及较多使用网上聊天I、CQ、网络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