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探讨与研究"双减"背景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之后分析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几项问题,笔者提出在当前"双减"背景之下切实做好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用以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深度学习是一种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探索与感悟的学习方法。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研究,进而真正探索出理论知识的本质内涵。同时,能够使学生在质疑反思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拥有较强的思维运用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从而有效改善其课堂认知的质量。为此,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科学优化教学准备工作、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质量的具体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4)
将"三适连环教育"引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迁移,并落脚于课堂,构建内容适恰、时间适恰、方式适恰的"适性课堂"。"适性课堂"如"用盐"般适恰,关注盐品选择、用盐时间、用盐方式等三大要素,使孩子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品尝到最温暖的生活味道、最愉悦的生长味道。 相似文献
6.
“童真课堂”也就是让儿童“立在课堂中央”,让自主学习真正发生。“童真课堂”是儿童的课堂,是快乐的课堂,是“真学”的课堂,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路径。基于“童真课堂”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尊重儿童,依靠儿童;要教在起点,贵在倾听,重在经历。本文阐述了基于“童真课堂”理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9,(4)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也进入到关键的培养和塑造阶段。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符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易产生亲近感,使其能够尽快进入到融合教学内容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启迪心智,激发热情,学会做人处事,不逾矩、不违规,思想与意识、行为等朝着正规迈进,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主要从科学选择内容、灵活使用教法、完善对话行为、加强教师指导等角度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7,(9)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围绕既定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引导学生亲自感知、领悟,从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是小学低年级的一门课程,是以小学生自身的生活为源泉的,是一门非科学性的活动型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型课程。据此,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本教育的有效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入手,在建构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健康心理、乐观生活态度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从以情动人、以文育人、立德树人和科学评价几方面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渗透的有效路径,旨在培养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既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发展方向,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树立榜样、思辨互动、学科融合等策略开展教学,既有利于践行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又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20,(41)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科学化推进,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认知,促进学生成长,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从整合资源、优化合作、创设演绎活动、拓宽训练视野这四个方面入手,对体验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展开探究,旨在从多个角度入手来营造优良的体验环境,保证学生实践操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初中是小学与高中重要的衔接阶段,初中生作为独特的群体,本身正处在成长期,思想还未能完全成熟,学校是初中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引导者,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要阵地,在学生思想品德、法治观念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对立德树人的概念进行了诠释,论述了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国家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国家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呈现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编写特色,同时也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发...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与评价的有机融合,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先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36)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体验,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内化并付诸于实践,是每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真平等\"\"真备课\"\"真上课\"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营造平等的课堂环境、做好课前准备、有效教学等环节,真正建构\"求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18.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9,(8)
"体验式"教学旨在依据科学的教育方法,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去认知、学习,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在基于学生生活认知的实践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体验式教育。"体验式"教学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官和认知体验,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