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几种固体氯化物在合成马来酸二丁酯反应中的反应活性;提出了以固体氯化物为催化剂合成马来酸二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种化合物的选择性氯化反应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用氯气、含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氯化物作氯化剂的各种氯化方法,同时涉及新型氯化工艺和反应分离耦合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FeCl3催化制备异丁酸和苄醇的酯化反应,探讨了多种氯化物催化制备异丁酸苄酯的条件,其实验结果表明,FeCl3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朱云博科研团队采用非常廉价的氯仿及其他市售氯化物作为氯化试剂,探索了一种可见光催化的烯烃多氯化的新方法。TEMPO自由基捕获实验和KIE动力学同位素实验表明反应经历一个光诱导的自由基过程,而且是选择性C-Cl键活化,不涉及氢原子转移过程。另外,溴化物捕获实验和自由基链传递实验表明反应体系主要是一个自由基/阳离子反转机理。该方法的优势在于采用温和的可见光,100%原子经济性合成有机氯化物。其不仅具有广泛的底物普适性,而且能够实现药物分子的后修饰,为快速构建先导化合物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微盘电极,采用CV及LSSV方法研究锡在氯化物体系中的电沉积过程的机理,与文献报导的RDE法有相同的结果,并测定了锡放电反应的一些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乙二醇做溶剂,水合肼做还原剂,从钴的氯化物中制备金属钴粉.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加料方式,分析钴粉产率和清液中钴离子的残余率,寻找了制备超细钴粉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85℃,还原剂初始浓度比为2.5,钴离子初始浓度为1.00mol/L,反应时间为20min;并研究了产品的后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人教版教材中使用硫酸盐和氯化物的相关实验作了细微统计和分析,探究同一种阳离子形成的硫酸盐和氯化物是否可以换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实验验证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即只能在某些实验中,硫酸盐和氯化物可以互换而有些实验则不能。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常见硫酸盐和氯化物的性质和使用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以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为原料,利用水洗法对石脑油中的氯化物进行界定;利用微库仑分析仪、气相色谱仪等手段分析测定石脑油中的氯化物含量和种类;根据色谱峰面积平均值对进样体积计算回归方程,求得各种氯化物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济南炼油厂石脑油中的氯化物基本上以有机氯化物的形式存在.氯含量最高为93.6 μg/g,不同批次的样品氯化物含量相差较大,但均超过工艺指标20 μg/g的要求.石脑油中的氯化物主要是氯仿、1,2-二氯乙烷及四氯化碳等,其中,氯仿含量最多;1,2-二氯乙烷次之;四氯化碳较少.回归方程的建立为不同氯化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无水YCl3与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锂以 1/2的摩尔比在四氢呋喃 (THF)中反应合成了二 ( 1-环戊烷基取代茚基 )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产物经过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环戊烷基取代茚基钇的氯化物 ( 1-C5H9C9H6 ) 2 Y( μ -Cl) 2 Li(THF) 2 与碱金属胺盐的复分解反应 ,合成了新的取代茚基稀土胺化物 ( 1-C5H9C9H6 ) 2 YN(SiMe3) 2 产物经元素分析和1HNMR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型二甲撑桥联茂基轻稀土氯化物的合成,首先通过环戊二烯钠与1,2-二溴乙烷在四氢呋喃中发生反应形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随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与金属钠作用使其转化成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无水三氯化稀土LnCl3(Ln=Pr,Nd)与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二钠盐NaC5H4CH2CH2C5H4Na以1:1摩尔比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得到新型二甲撑桥联环戊二烯基轻稀土氯化物(C5H4CH2CH2C5H4)LnCl·THF(Ln=Pr,Nd),产物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分析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份具有科研特点的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此案例设置了一个十分真实的科研情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浓硫酸的吸水性,引导学生探究了浓硫酸与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反应,得出了浓硫酸与+1价的饱和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盐沉淀的条件。用此教案教学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极限法由几种成分混合而成的物质,我们可将明显不可能的问题极端化,假设只有某一种成分而没有其它成分,求出某一化学量的最大值、最小值或中间值,而后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1.运用于推断杂质含量。例1.把含有某一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m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mg,则该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A.NaClB.AlCl3C.KClD.CaCl2解析:极限法。设95mg氯化物全部是MgCl2,可以求出完全反应后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为287mg,小于300mg,则说明杂质氯化物中氯元素的含量应大于MgCl2中氯元素的含量,即氯元素含量>35.5/12。…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选择制取氯气的试剂、方法;根据反应特点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氯气的物理性质选择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等;根据氯气的性质和与之反应所得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选择性质实验的仪器、装置等。一、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1)原理: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氯化物氧化为氯气。  相似文献   

14.
一、“以纯代杂”转换例1、把95毫克含有某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_2粉末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_3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300毫克,则该氯化物中的杂质可能是( ) A、CaCl_2 B、KCl C、AlCl_3 D、NaCl 解析:由题意直接求出杂质是何种物质是很困难的,不妨设95毫克氯化物全部为MgCl_2。由MgCl_2→2AgCl可得AGCl287毫克,而原题中AgCl沉淀为300毫克,这说明杂质的含氯量大于MgCl_2的含氯量。AlCl_3含氯量最大选(C)。二、“放缩归一”转换例2、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5克,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_211.2升(标况),则下列各组金属中,肯定不能组成上述混合物的是( )  相似文献   

15.
环已酮酸催化合成环已烯环已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研究了环已酮酸催化合成环已烯环已酮过程中,不同种类酸催化剂的作用规律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强质子酸催化反应的速度较快,催化反应活性亦高;但后处理需经中和、洗涤、干燥等繁锁工序,存在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等弊端;详细考察硫酸盐、氯化物盐类等Lewis酸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作用,并比较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发现铁盐的催化性能较好,综合单程产率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化学里,讲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一般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所有化学反应都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这里,主要是从化学平衡的观点谈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在水中会发生电离.强电解质会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只是部分电离.电解质电离的结果产生阳离子和阴离子.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间的反应.例如,把银盐溶液和氯化物溶液相混  相似文献   

17.
用无水稀土氯化物与甘氨酸(Gly)、维生素B6(VB6)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了Dy-Gly-VB6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IR与荧光分析,摩尔电导及粉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水质中氯化物的作用机理,及在作用终点时与PH值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K_2CrO_4的用量和PH值选定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同时结合实验找出了最佳实验条件,从而提高了该法测定水质中氯化物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9.
为回收甲烷氯化物生产中排空的一氯甲烷,提出了两种一氯甲烷回收工艺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甲烷氯化物生产现状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案实施,可回收一氯甲烷,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依靠用氟置换卤素的方法,碱金属氟化物在有机氟化物的合成中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47年Knunyants等人提出,在与氟化钾一同加热时,冰片的氯化物定量地转化为茨烯.在以后的几年内,一些科学家指出,在Michael、Knoevenagel及其它一些类型的反应中,氟化钾可被成功地用于氨基和羟基化合物的烷基化和芳基化.在1950年,Yakobson和Vorozhtsov研究了各种金属氟化物在上述反应中的适用性,并发现氟化铯具有最大的活性.氟化锂、氟化钠以及氟化钙,氟化钡和氟化锌在这些反应中是不活泼的.其活泼性按下列顺序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