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分析 情感冲突往往在校园暴力事件中起到催化的作用。因此一些心理专家在分析暴力事件这一问题时就指出:“情感是个体对周围事物与自身关系的一种体验和评价,一种特殊的反映。也就是以周围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那么当需要受阻时,便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的积累,就会使集体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攻击机制就会在这里产生。”情绪调控产生障碍,失去驾驭自我能力,即可导致冲动性暴力和攻击行为的产生。 社会的迅速变迁,使我们的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其内心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冲突。目前学生最主要的情感冲突可以  相似文献   

2.
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是人的内心冲突及其伴随的强烈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遭遇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承受着学习与考试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和择业的压力,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赏识。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 ,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 ,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 ,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 ,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 ,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 ,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 ;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 ,则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等内心体验。良好的内心体验和激情 ,能使人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会涌现。“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创设学生良好的内心体验 ,让学生乐于学、勇于学。四种基本语文能力 (听说读写 ) ,何尝不是一种对…  相似文献   

4.
冲突就是抵触、争斗、对抗,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心理学角度讲,冲突被理解为两种目标或意见、办法的互不相容、互相对立与互相排斥。它既包括个人的内心冲突、也包括人际间的冲突。冲突现象在高校学生中非常普遍,其解决得合理与否对学生个体成长及学校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拟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一、学生中存在的冲突类型及成因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导致学生中的冲突现象形态各异,但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1. 学生个体的内心冲突当一个人在面临两个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目标时,便会体验到内心的冲突。学生个体的内心冲突,首…  相似文献   

5.
快乐是一种很美妙的心情,当一个人处于快乐之中时,他做任何事都觉得得心应手,即使失败也是淡淡一笑,泰然处之。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压力大的呼声不绝于耳,再加上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和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把快乐带进课堂,来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生命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完整性。生命体验教学所关心的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使他们通过教学而获得生命意义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赞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表现否定的态度,产生憎恨、不满等内心体验。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乃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动力和进攻  相似文献   

8.
心理课是以心理学理论为背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景,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造成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激发其心理感受,让学生获得成长的一门课程。美的事物可以陶冶人,也可以激发人。因此,心理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愉悦和美的享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让教师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达到心理课的辅导效果。  相似文献   

9.
教学与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主观感受或切身体验。这种内心的感受或体验的心理过程就是情感过程。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三学生的复习备考中,压力过大的呼声不绝于耳,再加上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值和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得高三学生经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实际上解决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的协作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一、体验的特点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 ,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 ,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验具有以下特点 :1.体验是潜移默化的。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 ,它来自生活 ,扎根于内心。丰富的生活给予人们多种多样的体验 ,每天衣食住行中的生活体验 ,家庭、单位中的角色体验 ,工作、家务中的操作体验 ,事业有成的成功体验等。体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感、思维、行为。2.体验是刻骨铭心的。深刻的体验能伴随人的一生。曾有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女学生 ,偷拿了老师抽屉里…  相似文献   

12.
以情动情创设乐学环境——语文教学中情感运用的几点浅见深圳景秀中学陈雪峰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它是发展智力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同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会引起消极的或不平衡的情绪体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他的行动和行为的调节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积极性质的情绪能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消极性质的情绪对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情绪体验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这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十分自觉地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的感情和行为,在学生身上发挥最大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D·H·劳伦斯作品里丰富的象征性的描写是一大特点。其生动的内涵使得作品中的场景和事物往往具有一种诗意的抒情和深沉,并清楚地再现了人物内心对外在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体验和人与物间变幻冲突发展的关系。 劳伦斯是一位目的性极强的作家,他的创作不是为了追求完美的结构和形式。他的象征手法也不例外,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激情。出于对生命完整性及丰富性的渴望和追求(the idea of Being whole),他的作品力图展现生存和发展之间的冲突,人性自我完善或退化分裂的运动过程及该过程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劳伦斯的象征是丰富而深厚的。它们常常是自然界间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可用来表现某种普遍博大的观点,也可以表现某种微妙细腻的情绪和心态。它们可以象征一种气氛,一类个性,以及事物的变迁或人与人的关系。他的风景描写,他笔下的花、草、木、兽、日、月、水、火往往都带着一种气氛,具有某种暗指,或是激情的渲泄,或是关系的变化,或是生命的错位、冲突和毁灭,或是自然的平衡、完整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激活亲身体验.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学生就会“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8.
黄丽 《考试周刊》2014,(27):126-127
体验教育是指通过亲身经历、实践认识事物的一种教育方法。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通过在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界中实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教育法,可以使少年儿童的内心发生变化、内化或升华,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体验是指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亲身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知.体验包括两个层面,即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行为体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内心体验则是在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两者相互作用,对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体验教育是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在体验中认知、感悟、明理、成长.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把体验分为学生体验、教师体验、家长体验,既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过程,更注重实践主体的内心体验,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的动机是缓和冲突和矛盾,目标是为了提升人的价值,满足健康人格的需求,并不断推陈出新,以迎合人类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些都体现了以人的内心生活体验为根本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