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后,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习惯成自然     
"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习惯完全是"养成"的吗?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是在行动中养成的,所谓"行动培养习惯"。但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行动又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会行动?叶圣陶先生举了两个行动的例子: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一脚往前,一脚在后,相互交替,两只胳  相似文献   

4.
师 :小朋友前两句诗说得真好 ,读得真好 ,我们连起来读这首诗。(生读 ,读到“随风潜入夜”时声音很响)师 :前两句读得不错 ,不过后两句不该这么读。(生再读第三句 ,仍然很响 ,有几个学生意识到读得有问题)生 :我知道了 ,这句不能读得很响 ,要读得轻一点。师 :为什么呢?生 :因为是在夜里。生 :大家都睡了 ,周围很静。生 :春雨很细 ,它是随着风飘来的。师 :说得真好 ,春雨怎样飘来的 ,这里的“潜”是什么意思呢?生 :就是“偷偷地”师 :能换个词吗?生 :是“悄悄地”。生 :还可以是“轻轻地”。师 :那春雨为什么要选夜里悄悄的来?生 :它…  相似文献   

5.
张颖 《语文学习》2023,(1):14-16
<正>学生梳理完《出师表》的字词注释和文章脉络后,我以文章中最后一句作为思维的撬动点,引导学生重新咀嚼文本,领悟诸葛亮的老臣心。师: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知所言”是什么意思?生:“不知所云”是指不知道说了什么,形容一个人说话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无伦次。师:刚才同学解释的是“不知所云”的意思。这个常用的四字词,恰好就出自《出师表》的“不知所言”一句。不过,诸葛亮是否真的如同学所说的那样语言混乱、语无伦次呢?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学生造复杂的单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在句子中加上定语、状语、补语使句子由简单变复杂.如“汽车往北京开去.”“一辆满载着壮族人民的深情厚意的中型汽车往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开去.”前一个句子很简短,所表达的意思有限;后一句在前一句的“汽车”“北京”前有一长串定语,使句子变长变复杂,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得多,具体得多.2.除采用类似上面的偏正短语外,用其它短语做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使句子由简单变复杂.如“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同学.”这句话主要由于宾语是主谓结构的短语,所以全句成了复杂的单句.3、指导学生造连动句,使句子由  相似文献   

7.
船王奥纳西斯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没有女人,我们男人挣钱又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网络怪语:呕哑嘲哳难为听 “偶稀饭你酱紫的人”。这是一句汉语,但你就是不懂.除非你是一个常常“触网”的年轻人。将这句汉语再“翻译”成汉语.就是“我喜欢你这样子的人”。现在你懂了,但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喔?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有一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当讲解这一句的时候,我问孩子们:文中的“折”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直接异口同声地回答“折断”。然后我就给孩子们说,“折”在此处是“压弯”的意思。因为是要上公开课,我也会到其他班磨课,但是其他班的孩子却没有一个提出疑问——为什么“折”要理解成“压弯”而不是“折断”?当时上课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师道》2002,(9):16
中国人不喜欢说话,尤其不习惯于在公众场合说话。“不喜欢说话”的意思实际上是不想说、不敢说以至于不会说。为什么不说?其原因无非是出于一种卑怯的心理,怕贻人口实,怕招惹是非,怕得罪人,怕负责任,所谓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等等,都在告诫人们少说为妙。所谓“不说”,不是真的不说,而是不说真的,也就是不说心里话,不说实在话。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说句心里话”或“说句  相似文献   

11.
王光武 《教育文汇》2009,(11):20-21
高考前,讲解模拟卷上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随口问,你们学过什么类似的文章吗?齐声答:“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我一听便率意溜一句,送你们一篇赠序如何?学生都高呼:“好!说话要算数。”没想到,你们常常追逼:“老师,写好了吗?我们等着呢!”是的,我该写了。  相似文献   

12.
说话与作文     
说话是说话,作文是作文,好像是两回事。我要告诉少年朋友:要写好作文,必须把这看似不相干的两件事变成一件事,那就是像说话那样作文,也就是说,你平时怎么说话,你就怎么写文章。一位文学前辈曾说过:“说话,是用舌作文;作文,是用笔说话。”前一句意思是说,说话的时候,要像作文时那样简洁流畅。后一句意思是说,作文的时候,要像平常说话那样轻松自然。朱自清先生也主张“用笔如舌”,他认为“文章有能到这样境界的,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朱自清先生可能有些夸张,其实少年朋友学习写作时注意“用笔如舌”,养…  相似文献   

13.
JANE 《初中生》2009,(9):89-89
苍蝇总要往厕所跑 一个外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你们一直对外都说中国好,中国好。既然中国好,那林彪为什么还要往外国跑呢?”周总理没有说话,只是走到窗前打开窗子,意味深长地说:“你看,外面的空气这么好,但苍蝇为什么总要往厕所跑呢?”  相似文献   

14.
牵蜗牛散步     
有个人讲了一个笑话: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她,我唬她,我责备她,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她,我扯她,我甚至想踢她,蜗牛受了伤,她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好吧}松手吧l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找回失落的问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咱’是什么意思?”———“老师,‘歌’是唱的,诗中为什么说是装满一箩又一箩呢?”———“老师,新生活是过的,怎么说是唱的呢?”。这是南京市特级教师刘军在教学《水乡歌》时学生的提问。“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孩子头脑的具有魔力的词。每个孩子来到这世界,学会说话后,就常睁着好奇的、困惑的眼光,刨根问底地追究这世界的奥秘:“妈妈,那是什么?”“爸爸,天为什么是蓝的?”“蝴蝶为什么会飞?”“我有翅膀,我也会飞吗?”“爷爷,镜子里的小朋友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和我一样?”……为了寻求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缩句练习     
尤文艳 《辅导员》2010,(7):22-23
前不久,几位同学向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考试时经常出缩句的题?我为什么总是缩不到最简呢?缩句有什么小窍门吗?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研究》2010,(9):51-52
我的女儿今年三年级,有时候说话没大没小的。有一次她同学的妈妈问她:“明天是不是不上体育课啊?”结果她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你问我,我问谁啊?”场面很尴尬。我们平时也很注意她的礼貌教育,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课下对“别枝”的注释是:“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原来在古代没有“另”字,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并不妥当。因为讲不通,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词义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别…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我们已听腻了这样的话:“教学前必须吃透教材。”什么叫“吃透”,“吃”到什么程度才算“透”?把教材中的每个字、词、句的意思及作用都弄清弄懂就算透了吗?其实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思想的和知识的)极其广泛。惟其广泛,也就有轻重主次之分。所谓“吃透”,首先应该把握“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一、话“脚”导人,充分铺垫1.在黑板正上方板书“脚”。问:①同学们知道什么东西有脚?(人、动物)②人和动物的脚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2.(课前发给每人一段爬山虎)问:①同学们知道桌上的植物叫什么吗?为什么叫它爬山虎呢?(能爬山、爬墙)②人和动物走路爬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