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9,(1):46-53
吴文英作品具有独特的抒情内、外结构。内结构主要指梦窗词词心,其词心具有深幽朦胧的特质,主要表现为词人"用意不可太露"的创作宗旨与词作"句断意不断"的情感脉络;外结构指梦窗词的词境,吴文英通过意境塑造的层层关联、典故引用的浑化无迹以及语言风格的密丽幽深构成梦窗词紧密罗列的词境。在内外结构的影响下,梦窗词以沉痛家国之思为主题的作品折射出词人在特殊社会历史时期的深度无奈,恋情词虚处传神的抒情方式在普世爱情母题下具有高度概括性。  相似文献   

2.
梦窗词中的字句多有出处,为更好的解读梦窗词及其词的沉郁风格的形成,找出杜甫诗影响梦窗词的原因,有助于大家更透彻地了解梦窗词.  相似文献   

3.
空间组合的繁复密集,是梦窗词的一大特色.梦窗词的空间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是空间的线性视角排列 、对称性排列以及时空错位排列三种形式.在空间组合特点上,梦窗词时空转换具有跳跃性,空间变化营造出虚幻感,空间结构呈现碎片化.梦窗词的空间组合具有空际转身 、点到为止,抒情浓郁 、超越空间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吴梦窗词复合用典产生的背景,并对其词中典型例证进行了分析,指出梦窗词复合用典的意义,在于衍生新义的产生.这一特点在构建梦窗词风格特征的同时,也与宋型文化强烈的创新意识深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词史上,常将草窗词与梦窗词并列,合称“二窗”。大致的观点都认为周密的草窗词和吴文英的梦窗词创作风格比较接近,二人同属婉约派,同以雅正、合律的词学规则为典范。然而,两人的词作在风格、意境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论文主要围绕他们的相似和相异两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较之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窥探二窗词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6.
梦窗词的艺术个性试探杨柏岭梦窗词历时七百余年,人们视之如迷宫。前人对它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南宋尹焕说:“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天下之公言也。”①而张炎却说:”梦窗如七宝搂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②时至清代中期,常州...  相似文献   

7.
张炎在《词源》中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个评论影响颇大,使后代许多评论家视梦窗词为晦涩难懂的形式主义作品,多加贬抑,有的责之为“唯其专在用事和字面上讲求,不注意词的全部脉络。”(胡云翼《宋词研究》)其实,梦窗词的写作方式是很富有创造性的,正如叶嘉莹所说:“梦窗词之遗弃传统而近于现代化”(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梦窗词的表现手法是暗合意识流的技巧的。意识流兴起于十八、九世纪之交的西方文坛,它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方法,专门表现人类不受理性控制的意识流动状态。可以说,吴梦窗的很多词是按照他的意识流动过程组织起来的。这些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江西词人以《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学衡》《青鹤》等杂志为依托,分别形成以夏敬观、龙榆生为领袖以及以王易、胡先骕为首的两支词人群。江西词人群体是以地缘、业缘、学缘为纽带结成,他们早期词学梦窗、彊村,词境质实、词风晦涩、情感沉郁;20世纪30年代中叶后标举"苏辛",以词纪史,书写时事,词风飚烈。民国江西词人群体不仅延续了千年词统,以词记述民国特殊时期的家国史、学人心灵史,更促使时代词坛风会由"梦窗"转为"苏辛",为新中国培植了大批词学传人。  相似文献   

9.
梦窗词以其丽密质实的独特词风在宋末词坛独领风骚,其用典的戛戛独造更是为历代文论家所称道。梦窗词的用典具有浪漫、感伤、内心化等主要特色,对丽密质实词风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梦窗词不论从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都有反传统的内涵意义。他用自己生活经历,写出体验到的人物形象美。梦窗注重形式美,具体表现在词的色彩和谐,构图独特,对称均衡,整齐一律,疏密得法。梦窗还讲究感情节奏,词人用主观感情感染读者,借客观事物传递思绪,使主客观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梦窗词,素以难读难解著称,历来有“碧窗宿雾濛濛”的感叹,因而在对其评价问题上,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誉者以为:“梦窗词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讠比),为北宋之浓挚。”又云:“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竞春,非若雕瓋蹙绣,毫无生气气。”贬者则以为:“南宋到了吴梦窗,则已是词的劫运了。”  相似文献   

12.
梦窗的生卒年,早期行迹、苏杭精事、与翁氏兄弟的关系,交游萎石帚和贾似道等重要的问题均学人深入考索,日趋接近事实真相;梦突窗词的本研究经历了激烈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为今后全面客观地权衡和定位夯实了基础,梦窗词的审美研究近时在揭示导糅方面有突破性进展;未来的梦窗研究应在继续考虑其经历的基础上,加强本解读,追寻其艺术个性及其成因等。  相似文献   

13.
梦窗词之传写舛乱不一,新近《全宋词》校本,可商榷处犹存。杜文澜、郑文焯、吴梅、林昆鸟祥所校,以及明、清诸词选家之校对,仍多有可采。综合今存各本,纠谬补阙,现订正梦窗词四十余处。  相似文献   

14.
从强化感觉到个性表达,色彩的运用是吴文英创作词的重要手法。梦窗词是一个五彩斑斓、红香翠妩的色彩世界。梦窗词中往往表现出随意赋色的着色方式和密丽华艳的色彩组合艺术特征,构建了华美凄婉的词风,开辟了瑰奇明艳的审美空间,进一步开拓出密丽幽深的词境。色彩的敷绘亦成为吴文英奇思、孤高的个性表达,成为吴文英独特人生境遇和创作思维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沧桑一梦     
"梦"是词人们心中永远剪不断的"千千结"。"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周邦彦:《尉迟杯》)"黯乡瑰,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柳永:《浪  相似文献   

16.
鉴于梦窗词戛戛独造的艺术特色,对其应采取独特的解读方法。读者在阅读梦窗词时应采取隐喻式解读的接受方式,这种解读是一个不断地重复“遇挫——努力——开释”精神活动循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会一次又一次体验到独特而深刻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7.
杨坤 《华章》2011,(26)
吴文英,号梦窗,宋末词坛有着清高独立人格的词人,他一生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他的词有亦梦亦幻的境界,而“幻”,又有其四重涵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前人考证论述的基础上,对吴梦窗三首有明显政治倾向的词作——《水龙吟.送万信州》、《瑶华.戏虞宜兴》、《西平乐慢.过西湖先贤堂》,进行了补充考论;结论是梦窗词中非只有感喟语,亦有愤激语,梦窗也绝非杨铁夫所谓明哲保身者。  相似文献   

19.
吴梦窗二考     
出于吴梦窗生前地位卑微,死后遭逢乱世,以致生平履历湮没无闻几百年。直到近世,才由疆村老人及其弟子杨铁夫,尤其是夏承焘先生的钩稽考镜,总算使得宋代词坛上这位“殿天水一朝,分镳清真”(张尔田《豚堪文存·梦窗词集跋》的大家的经历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廊。近数年,又有陈邦炎先生爬梳审核,作《吴梦窗生卒年管见》和“吴文英评传》(分别见《文学遗产》1983年第1期和《中国历代文学家评传》,以下简称《管见》或《评传》)诸文,梦窗及其词终于为更多的读者所知晓。笔者斗胆附前修时贤之骥尾,企图从梦窗词本身入手,提出一些新认识,与博雅通识相与析。  相似文献   

20.
吴梦窗生活在国势日蹙的南宋王朝,他“不乐科举”,只是以清客的身份,出入吴潜、史宅之、贾似道等显贵门庭,大半生的精力都用来创作词。作为词坛一宗,梦窗不象其他大词人得到较为公允的评价。他的词要么被贬抑否定,要么被推崇备至。同朝的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认为“其失在用事下语太晦,人不可晓”。张炎说,“梦窗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词源》)。而尹焕认为“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天下之公言也”(《花庵词选》)。清初常州词派标举“由吴希周”。即使是宗玉田、主清空的浙西词派的开山祖朱彝尊,在《词综》里也收录了不少吴词。到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