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所载与唐代有关者为限,将唐代高僧所弘阐的经律论疏作一统计,从前后两期探讨了唐代佛教义学的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北宋僧人赞宁是我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佛学家和翻译家,著有两部重要著作——《大宋僧史略》和《宋高僧传》.其编纂的《宋高僧传》对翻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
清初学者顾栋高编纂的《司马温公年谱》经南开大学古籍所刘光胜副编审标点校勘,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者用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作底本.参照《司马温公文集》、《宋史·司马光传》及有关各传、《宋人佚事汇编》、《三朝名臣言行录》、《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宋名臣琬琰集》、《邵氏闻见录》、《稽古录》、《宋稗类钞》等进行标点校勘。凡原书有缺漏、衍文,互异者,均予订正,并在各卷尾作了校勘记。  相似文献   

4.
唐代高僧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一部重要的著作,王邦维先生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一书,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一部全面校勘整理注释的著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由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语言典雅,版本异文复杂,要想完整准确解读,殊为不易。论文考察了大量相关资料和版本,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的标点断句和文字校勘提出了一些商榷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5.
佛教之女性研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而佛教文献的记载中有大量关于女性的史料,尚待进一步开掘和研究。文章拟以《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和《大明高僧传》四部代表性僧传为基础,从与高僧联系的家庭女性和社会女性切入,初步探讨了家庭中的母亲、妻子等女性及其家庭之外的尼僧、世俗各阶层女性对高僧菩提路的重要影响。这些女性群体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成就高僧的菩提之路,对佛教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佛教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宋高僧传》是一部取材于唐朝到北宋初期的高僧传的经典著作,而这一时期正是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过渡期。通过对《宋高僧传》人称代词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从中古汉语到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因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人称代词的在汉语史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释氏六帖》是五代时后周高僧义楚依仿唐代白居易《白氏六帖》体例而编集的、以采录佛教掌故为主的佛教类书,目前最佳版本为日本东福寺藏宋刻本。钱汝平《日藏宋刻〈释氏六帖〉研究》据日藏宋刻本,对《释氏六帖》的刊刻源流、类书和辞典的双重性质、所摘引的涉佛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考证,比勘精细,考据邃密,小学底子笃实,文献功夫老到,表述删繁就简,文辞尚质黜华,可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桃花扇》在民国间除刻本外,还有更多其他形式的版本,可以分为无标点本和标点本,标点本在断句时多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桃花扇》民国间的版本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序跋、题辞和孔尚任所作的《小引》等多篇文字,绝大多数载录了刻本中的批语。这些版本尤其是标点整理本促进了《桃花扇》在当时的流传和接受,促进了当时对于该剧的评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出版的《高僧传》是校注者汤用彤先生来竟之作,故在校勘、标点上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选出15则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释赞宁<宋高僧传>是承继释慧皎<高僧传>、释道宣<续高僧传>编撰而成.从身份上来看,因释赞宁与最高统治者关系密切,故<宋高僧传>具有官修性质,而其他二部僧传却带有私修性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宋高僧传》、《续湘山野录》、《吴越备史》、《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 ,对贯休与钱交往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 ,并对傅璇琮和戴伟华两位先生关于贯休与钱交往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补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宋高僧传》、《续湘山野录》《吴越备史》、《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十国春秋》等相关资料,对贯休与钱Liu交往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对傅璇琮和戴伟华两位先生关于贯休与钱Liu交往方面的观点进行了补证。  相似文献   

13.
高僧传是为高僧立传,立传的编撰者对众多僧人进行选择,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选录标准,选录标准的优良与否,关系到僧传的流传与影响。由对"三朝高僧传"①的选录标准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自从释慧皎《梁传》始,确立了以功德为先、德行和学识为次、神异为辅的选录标准,《唐传》《宋传》在继承基础上根据佛教发展状况略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范祥雍先生点校的《宋高僧传》是一部有极大参考价值的整理本,但其中仍有一些校勘未尽之处,本文择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5.
范浚《香溪集》,宋、元、明、清均有刊刻。南宋本为初刊本,后世刻本大多源于此本,惜今不存。元刻本由宋残本拼合而成,基本保留了宋本原貌。明成化唐韶刻本在元刻本基础上递修而成,万历本沿袭成化本刊刻。清乾隆七年范文焕刻本为另一系统。《四库全书》本、《金华丛书》本源于成化本,阙佚、讹误较多。民国《四部丛刊》本翻刻范文焕本,存世较多,较为精善。  相似文献   

16.
南北朝时期南北佛教界的交往周健一、南北佛教界的密切联系和友好交往《续高僧传》卷16《释慧达传》记载,北魏高僧释慧达过江为梁武帝授戒,梁武帝称他为“肉身菩萨”,常向北方礼拜。《高僧传》卷8《释僧传》宗记载,北魏孝文帝多次致书齐京师太昌寺高僧释僧宗,请他...  相似文献   

17.
据(北宋)王溥《五代会要》记载,经书之雕版,始于后唐长兴三年(932)依石经文字雕刻九经印版。两宋以降,刻本浸多,有越刊八行本,宋十行本,宋蜀刊本,宋建刻九行本,金刻本,元刊本,明代的闽本、监本、汲古阁本及清代的武英殿本等。其中宋十行本即《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载建本,附以释音和注疏,为诸本中最善之册,但并非最古之册。而明代诸刻本由于辗转翻刻,讹谬百出,汲古阁毛氏本已漫漶不可识读,经人修补后,更多讹舛。清乾隆时所刻殿本也有不少错误。  相似文献   

18.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从宋时起即有“分人本”和“分类本”两大版本系统流传。安石原本及是选初刻——元符戊寅杨蟠刻本,应该皆是“分人本”。杨刻后“分人本”的流传情况如下:南宋初年抚州重刻本源于杨蟠刻本,今存卷一至九。乾道己丑倪仲傅刻本源于抚州重刻本,今已不存。康熙庚辰,宋荦从徐乾学处借得宋椠残帙八卷,即授门生丘迥“依旧式重梓”,是为丘迥残刻本。黄丕烈认为丘迥残刻本之底本即同抚州重刻本。宋荦后又得一全本,命丘迥补刊十二卷,是为康熙甲申丘迥全刻本。何焯云补刊十二卷之底本为“书迹类明初人”的抄本,此抄本应源于倪仲傅刻本。四库本、《昌平丛书》本、清末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仿古活字本以及20世纪的多种标点本皆源于丘迥全刻本。“分类本”乃后人重新改编杨蟠刻本而成,宋以后未有版刻,今仅存南宋初年刻残帙两部: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存卷一至五、卷十一至十五,凡十卷;一藏国图,存卷九至十六,凡八卷。静嘉堂藏本与国图藏本为同版,皆有修补痕迹,前者印刷时间略早。国图藏宋刻孤本《丽泽集诗》卷十五亦从是选“分人本”选录38家62首。此外,还有南宋时少章评批本和元仇远《批评唐百家诗选》,版刻情况不明。  相似文献   

19.
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史书以僧人传记最为发达,但是其后僧侣传记散佚非常严重。《高僧传》是留存至今的唯一一部较为完整的关于僧侣事迹的综合性质的传记。自从其问世之后,历代对该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对《高僧传》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回顾,明了其研究中的不足和空缺,对于避免《高僧传》研究中课题的重复撞车,对于《高僧传》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意义都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20.
《宣示表》     
<正>【作品概况】《宣示表》为钟繇小楷,书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相传王导东渡时,将此表缝入衣带携走,后传给王羲之,逸少又传给王修,王修便带其入土为安,从此不见天日。后世阁帖、单本多是翻刻,以宋刻宋拓本为佳。现传刻本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