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海荣 《师道》2006,(9):42-42
叔本华说:“孤独的坏处就算不是一下子被我们感觉得到,也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相比之下,社交生活的坏处却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在常人眼里,孤独是一种痛苦,一种无奈;在智者心中,孤独却是一种幸福,一种安静。孤独,让人痛并快乐着。孤独,是一种高贵的情愫;孤独,是一剂思想的良药。许多哲人钟情于孤独,成为了真正的孤独者。苏格拉底就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怪人”,他在白天打着灯笼,到大街上寻找真正的“人”。孤独之于…  相似文献   

2.
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孤独,孤独是一笔财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面对孤独而活得个酣畅。孤独的到来和失落同样令人不悦。孤独也许可以使一个口若悬河的人从此缄默不语,但不能使一个思维活跃的哲人停止思考和遐想。当一位老人把孤独的身影留在香榭丽舍大街,留在枫丹白露  相似文献   

3.
常有人诉苦:“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呢?”言者一脸的无奈与痛苦。的确,人是需要理解的。被人理解会使人信心倍增,因为你觉得自己并不孤独,至少还有人理解、支持你。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因而也渴望被人理解。“理解万岁”的口号就这样传开了。而一旦失去了理解,便难免在孤独与苦闷中挣扎,甚至有一种被世人遗弃的哀怨。但事实上要做到真正理解,也并非易事。世界之大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铸造了不同的个性。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的热情奔放,成天摇头不解:“现在的年轻人呀……”颇…  相似文献   

4.
选自《作文与考试·初中版》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向一位哲人请教成功的秘密。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的壳便碎了,剩下了花生仁。然后,哲人叫他再搓搓它,结果,红色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哲人再叫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着做了。可是,不论他如何用力,却怎么也捏不碎这粒花生仁。哲人同样叫他再搓搓它,结果仍是徒劳无功。最后,哲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年轻人:“虽然屡受打击和磨难,失去了很多的东西,但始终都要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很多人一时间失意了,受…  相似文献   

5.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周维强 《江苏教育》2008,(13):83-85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生活,就得有生存和生活的“技术”和“智慧”。这“技术”和“智慧”有的是来自自己的探索.这就是“直接经验”。但“吾生也有涯”。而“知”则无涯,不可能样样都自己去“直接经验”.都从头做起,别人的探索所得,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前提当然是得尊重“知识产权”),这就是“间接经验”。或者在有的情况下,也可能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嫁接”。套用中国古代哲人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的交际工具,也是一个人的思维外化符号,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无论是日常生活语言,还是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都应遵守交际规则:准确、规范、此乃常识,勿需唠叨。准确、规范,是对任何文体的语言要求。单就文学语言说,准确、规范,的确必要,但它远不是作家的语言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一味规范、准确的文字、或许是文学世界里的平庸之作。其正富有艺术的才气与个性、富有艺术的独创与开拓的作家,往往能在文学语言方面反规范。人说文贵精炼、简约、你看那郁达夫小说语言“唠叨哆嗦”。他总想将他那“生的苦闷”、“性的苦闷”毫无节制地向你渲泄。可就是在这看似毫无“节制”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寻起根本来,也就是生命的自由的飞跃因为受了阻止和压抑而生苦闷,即精神底伤害。这无非就是从那伤害发出的象征的梦,是不得满足的欲求,不能照样地移到实行的世界去的生的要求,变了形态而表现出来的东西。”(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这位日本人以为,一切文艺都是苦闷的象征,是象征性的梦。“诗是个人的梦,神话是民族的梦。”那么《项链》也可以算作是莫泊桑的梦了,玛蒂尔德的项链也正是苦闷的象征。仅仅将《项链》作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未免失之肤浅,至少应当深入到人性的层面。“她丈夫从半夜起就跟三个男宾在一个冷落的小客…  相似文献   

9.
漫漫人生,令人难舍的是亲情,让人难忘的是爱情,而我和她又算是什么呢?在这个夏天,她悄悄地离开了这座城市,像一阵风,或是一片云,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慌乱的城市中寻觅……迷上上网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有人说,上网的都是些无聊而又空虚的人,很不幸,我是无聊而又空虚的,孤独而又苦闷的,所以,我上网,聊天,玩游戏。又是一个周末。玩到半夜,我准备起身回家,一个叫寒秋的却冷不丁发来消息:“你要走了?”我大惑———她怎么知道我要走了呢?难道她在我身边,于是我追问。她原来就是网吧的店主,对于她我已经很熟悉了,因为…  相似文献   

10.
古代汉语里有使动式,现代汉语里也有使动式。请看下面的例子:A 喜欢人。就是“使人喜欢”。他真讨人喜欢。B 气死人。就是“使人气死”。可叫人气死了!C 春风醉人。就是“春风使人陶醉”。这风真凉爽,使我都陶醉了!这三组中的句子,都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句式。每组中的第一个句子,就  相似文献   

11.
我是非非。冬天出生。注定这一生的使命就是开往春天。2002年的冬天似乎特别漫长,至今桃花还没有开。冬天使人孤独,这个季节太残忍。而春天,是温柔的。我走在北京西单的大街上。经过一家叫“巴黎春天”的婚纱摄影店,突然想起来,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曾经到过这里,还被这名字深深地感动过。  相似文献   

12.
孤独乃人类的伙伴,生活只不过是孤独海洋中的一个岛屿。且体味:老处女的落寞心境,天涯倦客的离乡背井,位高权重者的“高处不胜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之感。孤独是人生旅途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拥有孤独和享受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大凡思想感情深沉者才享有真正的孤独。  相似文献   

13.
活人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  相似文献   

14.
村上春树因其作品通俗直快、情节浪漫动人而受众多青年热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商品价值。但从文学性来看其作品存在着无固定而明确的主题思想,充斥怪异情节和性描写等问题,在对都市青年的感伤进行言说之余没有升华为艺术美。同时,虽然作者以人文情怀去描写青年人的孤独和苦闷,但大都没有走出“自我”,加上作者也没有从社会角度思考怎样解决矛盾,这就降低了作品的深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流行印象     
孤独现当今,孤独是种时尚,再不是孤苦伶仃那样了。午后一个人喝杯绿茶,朋友打电话来,你可以悠然地说:“我在体验孤独。”……最后,你再俏皮地说:“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我们去逛街吧。”狂欢。也别奇怪,孤独是时尚,狂欢也是。两者结合,就是孤独地狂欢。是这样的,在深夜的房间里,放出音量刚刚好的电子舞曲,就着两罐啤酒,独自跳舞吧。这是最精致、最有趣味的时尚了。如果没有邻居来敲门,那么这就是属于你心里的可以炫耀的小秘密了。也就是说,流行在今日没有什么定义,怎么高兴怎么来,但前提是没有邻居来敲…  相似文献   

16.
孤独之境     
“孤独”在我心目中,从来都是一个美好的词。从汉字的表面看,它也是清傲挺拔、独标一格,乃大器之象“。寂寞”又有不同,从汉字的表面看,它形影相吊,落落寡合,绵延而不坚挺。我常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爱凑热闹的人,没有热闹也要制造热闹出来,一辈子闹哄哄地就那么过了;第二类是表面上安静但爱看热闹的人,虽然自己不制造热闹,但骨子里离不开热闹;第三类是不喜欢热闹、耐得住寂寞的人,住在寂寞那间小屋子里,顾影自怜;第四类是能在寂寞中品味到孤独感的人,他的学识、胸怀、视野均已远高常人一畴,也就是古人说的“孤诣”。在我看来,寂寞是一种自…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后被废黜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少年时在紫禁城这一方小天地里深居简出,生活很是单调。为了摆脱孤独、苦闷的宫廷生活,曾醉心痴迷于文学创作。但由于帝师徐坊、陈宝琛等人对溥仪的文学写作漠不关心,一切听其自然。所以溥仪的诗文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始终是个文学创作上的“菜鸟”。  相似文献   

18.
陈翔鹤在“五四”退潮时踏上文坛,深受苦闷彷徨空气的感染,陷入了孤独迷惘中。在精神深处忧郁气质的影响下,他在创作中流露出感伤情调,也赋予其笔下人物浓厚的孤独心理。在苦闷的境界中,他企图借助宗教力量来解救自己脱离苦海,安慰受伤的心灵。他创作风格的变化也是同他对生活认识的深化,苦闷和忧郁的情感升华为对民族命运的忧思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上帝已死"和"为世界除魅"的时代,人人生而自由,没有谁会再相信一种普世存在的道德和终极信仰,人类在不断追求进步中走向虚无。现代文明加剧了彼此之间的隔膜,每个人似乎都陷入了彷徨又孤独的苦闷境地。对中国五四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们来说,孤独苦闷感更是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们。其中独树一帜的沈从文,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中,由于特殊的经历背景使他的孤独情结相比同时期的其他许多作家更持久,也更深刻。这种孤独情结深深地影响了沈从文的人生以及创作。  相似文献   

20.
“五四”落潮期 ,孤独症成为时疫 ,在有进步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队伍中蔓延。许广平于 192 5年 3月11日曾写信给鲁迅说 :“苦闷则总比爱人还来的亲密 ,总是时刻地不招即来 ,挥之不去。”鲁迅本人也感觉成了“荷戟独彷徨”的游勇。写作于同一时期的散文诗集《野草》、小说《孤独者》等都反映出这种普遍存在的孤独悲观情绪。魏连殳即是孤独者的典型代表 ,他的内心充满绝望意识 ,由孤独悲观产生绝望 ,因绝望产生复仇意识。鲁迅写作此篇的目的不在于批评魏连殳这个人物 ,而是真实披露在特定时期一代人的心灵创伤 ,也描述出鲁迅这辈人的巨大心灵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