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杭州书志中,以《临安三志》最古,《乾道志》、《淳祜志》宋刻已佚,唯《成淳志》宋刻犹在,极其珍贵。然此书海源阁藏本自遭劫后却历经磨难,其间分分合合,扑朔迷离,疑窦丛生。本文谨就所搜材料及知见版本对海源阁藏本的散佚进行梳理考证,以拨开迷雾,溯明源流。  相似文献   

2.
架阁库是宋代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出现于北宋时期,并得以广泛应用。南宋建立后,架阁库也随即在中央和地方逐步建立起来。《咸淳临安志》在研究临安(杭州)地方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南宋架阁库的记载,反映出当时架阁库在中央和地方的设置、管理和地理位置等,也体现了宋代档案工作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华再造善本《群经音辨》系据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宋元递修本影印。通过仔细校勘发现,此本刊刻不甚精,有多处讹误,但在某些地方确能补影钞宋汀州本及它本之不足,因而也显示出其较高的校勘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崔欣 《图书馆杂志》2006,25(11):71-73
本文以清代嘉道年间上海藏书家李筠嘉的藏书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慈云楼藏书志》稿本与南京图书馆所藏《古香阁藏书志》稿本进行比较考察,揭示二者之传承关系,兼对《慈云楼藏书》的成书年代等问题略加考辨。  相似文献   

5.
元代政书《经世大典》明中叶散亡,仅有少量清儒辑本流传于世。今于辽宁省图书馆发现有清抄本《经世大典》,与传世本颇有不同,可作《经世大典》辑佚之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绛州志》版本源流和现状,《绛州志》的修订,以及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简述等方面,考证《绛州志》的编纂沿革,比较了各个时期编修的《绛州志》的异同。揭示了清康熙版《绛州志》的特点和其在现存该志版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经籍志》历来被认为是《古今书录》的节本,这种认识也影响了对其的研究与利用。对《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之部、卷数作深入细致的统计,并参照《新唐书·艺文志》等目录学典籍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旧唐书·经籍志》的编撰者在《古今书录》原著录书的基础上,增补了二十九部开元以前的唐人著作。利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与“不著录”的区别,可以确切考出《大唐新礼》、《紫宸礼要》等十八部《旧唐书·经籍志》增补的著作及其卷数。  相似文献   

8.
<旧唐书·经籍志>为<古今书录>之节本这一学界定说,有<旧唐志>总序及大序的相关说明作为坚实的依据.牛继清先生对此却以"编者的疏漏"为由轻率地加以否定,而提出了<旧唐志>对<古今书录>有所"增补"的新说.其依据是<旧唐志>今本各小序所载著录图书的部、卷数目大于总序及大序所载之数目,以及<新唐书·艺文志>史部大序所称"著录"部分为"八百五十七部"正好与<旧唐志>史部各小序所载著录数目之总和相符.但牛氏前一个依据是建立在小序所载著录之数目必须正确无误的假设基础上的,后一个依据只是一个无关的巧合,因此这个"增补"说,实际上没有任何可信的证据.牛氏进而在此基础上考察出的<旧唐志>所增补的十八部著作,也只是怪异逻辑推导下产生的错误结论.  相似文献   

9.
《博物志》的成书、体例与流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物志》是西晋张华从当时大量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辑录出来的一部小说。将今存士礼居覆连江叶氏本和明弘治贺志同刻本进行比较,可以推断连江叶氏本应该比明贺刻底本更早。今本与原貌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主要由于流传过程中有过删节和脱落。  相似文献   

10.
曾洁 《新闻世界》2014,(4):307-308
《梦粱录》的成书年代至今仍是一个疑案,其书自序中提到“甲戌岁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此为断定其成书年代的一个关键证据,但对此“甲戌”究竟对应哪一年,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本文对目前存在的“咸淳十年”说,“元统二年”说等观点一一加以剖析和梳理,力图为《梦粱录》成书年代的断定提供更多佐证。  相似文献   

11.
张廷玉《明史.兵志》是今人研究明代军事制度时经常征引的基本文献之一。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该《志》本身存在的问题却未给予应有的注意。此通过文献学意义上的考察,发现该《志》有删节失当、载述衍误、纪年错误、承袭疏漏等缺点。因此,在征引使用时,应慎重为是。  相似文献   

12.
隋唐以降,四分法一直居于古代图书分类的主导地位。《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经、史、子、集之称谓来命名四部的目录学著作。四分法始创时期,该书类目设置不尽完善造成大量书籍依附现象,并对书籍的隶类及书目背后的学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守卫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1):137-14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之分类是吸收《七略》、《七录》以来我国古典目录学分类之精华,又根据时代和学术变化、发展的需要,因时制宜地创新和调整有关类目,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较为完善、对后世图书分类产生较大影响、集宋代目录学分类成果之大成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仔细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正文“七志”部分所著录图书为“今存之书”(即王俭撰《七志》时能获知的所有存于刘宋时期的图书),故《七志》又被称作《今书七志》。  相似文献   

15.
中唐梁肃幼年时皈依天台宗,梁启超曾称其“护法健将”。他主动参与天台宗教史的撰写,对隋朝智顗《摩诃止观》进行删定编修,修成《删定止观》六卷本。《删定止观》原编辑六卷本已亡佚,传世本分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三卷铅印本和民国十一年(1922年)北京刻经处六卷本,皆源自于草山元政校本,此本所据底本可追溯为南宋吴克己序重刊三卷本。  相似文献   

16.
补史艺文志是我国古代史志目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史艺文志在分类方面既吸收了前代已有的分类学成果,同时也有所创新。本文拟从补史艺文志的分类体系和具体的类目设置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研究,进而总结补史艺文志在分类方面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杨郁 《图书与情报》2012,(3):142-145,4
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训诂学家和藏书家。由于《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直至20世纪中期陈援庵先生作《通鉴胡注表微》,才使人们注意到胡三省的学术地位和胡注的学术价值。文章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版本和内容价值作一考述。  相似文献   

18.
郑樵《通志.艺文略》除以五部史志、官修目录为主要依据外,还利用了十三部宋代私家书目,这些书目大多为其福建同乡所收藏。将《艺文略》与今存五部书目相比勘,去其重复,剩下1100多部图书都属于"民间之藏"。通过对这些图书的分析,可以对宋代公私书目的不同特征、甚至官方学术和民间学术的异同等学术问题得出一些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论述我国古代目录学家王俭及其代表作《七志》在目录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认为其开创了用传录体编写叙录的先河。通过分析《七志》的类目设置及王俭所出生的琅琊王氏家族和其本人的经历,揭示《七志》产生的时代特征,即“以孝为先”、“以孝掩忠”,用抽象的“德”取代具体的“忠”是其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孙迎春 《图书馆杂志》2004,23(10):69-72
明代方志,在方志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较之前都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其史料价值极高,包含了明之前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丰富资料,加之随着时间的椎移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明代方志流传下来的也极为稀少,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有其广阔的开发与研究前景。笔者仅就馆藏流传极少的几种稀见明代志书,作些披露与研究,其原始史料价值、文献版本价值,以望对明史研究、明代方志的整理、开发与研究等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