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原产地法律法制度的内涵、特征,认为我国的原产地名称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着不足与缺陷,提出了尽快制定专门的原产地名称法律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越发凸显,但由于缺乏对原产地名称概念的认识和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入世前我国在原产地名称保护方面几乎一直是空白,而TRIPS协议明确将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纳入了法律的保护。我国已经加入WTO,并成为TRIPS协议国,因此必须加强对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的保护。本文通过阐述原产地名称的概念及TRIPS协议下对地理标志的定义,对我国入世前后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保护上的立法状况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入世后我国在原产地名称保护方面应采取的一些必要的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实施法律保护,是一项特殊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按照世贸规则的要求,“西湖龙井”等名茶纷纷实施了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江西省地方名优产品、省名茶之首的庐山云雾茶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亟待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原产地规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货物原产地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原产地规则作为实现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与其他国家相比,原产地规则在我国尚未得到有效的运用。本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原产地规则的国际比较,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原产地规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原产地名称与其他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在原产地名称的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发展行会、增加打击侵权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以及跟进相关制度等方面对原产地名称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了我国所参与的FTA的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不同FTA原产地规则的相互比较以及对我国FTA原产地规则不足的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供我国在制定FTA原产地规则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原本单纯地理意义上的原产地规则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具有隐蔽性的贸易保护工具。泉州出口企业要摆脱原产地规则带来的消极作用,应从完善相关法规、重视原产地规则和利用区域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制定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原产地规则中的"实质性改变"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产地规则是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法律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均在来自不同产地的货物间实施差别待遇,原产地规则已不单纯是技术性问题,而演变为一种贸易政策工具.本文结合WTO<原产地规则协定>以及欧美立法经验,对原产地规则中的实质性改变标准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作者指出,我国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立法,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维护商标权益,丰富、发展我国商标法律制度,需要对我国《商标法》调整范围加以突破与完善。第一,需要放开对商标权利主体的限制。应当承认我国自然人商标权利主体地位,规定共有人享有商标权利,放宽对商标权主体行使权利的限制。第二,增加有关受保护商标的品种。包括扩大商标构成要素的范围,增加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规定,增加驰名商标保护的条款,完善地理标记及原产地名称的保护,并给予未注册商标使用人利益以适当关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入世后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景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3):26-30,36
在当今国际贸易实践中,原产地规则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影响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原产地规则存在许多不足,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台湾刑法与大陆刑法中分别存在预备犯与犯罪预备概念,两者虽称谓与性质不一,但两者所指涉的对象却同一,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对两者的理解。世界范围内预备犯(犯罪预备)的处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立法模式与处罚原则方面。统观世界范围内预备犯(犯罪预备)的处罚模式,台湾刑法与大陆刑法对预备犯(犯罪预备)规定的差异清晰可见,在比较中借鉴与完善是大陆刑法孜孜以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山戎是一支先秦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的重要部族,在历史文献中屡次出现.历史上许多学者都从文献角度对山戎的称谓、地望、族属、分布及源流等进行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其成果异常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燕山山麓及河北北部地区发现了众多山戎考古文化,考古工作者以及地方史学者在山戎文化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许多山戎文化面貌被揭示出来.文章主要从山戎的称谓,分布的地理环境、山戎的源流和考古学文化三个层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称谓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人们的称谓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称谓词涵盖了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有着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4.
"公",原本是爵位,最早指部落首领、诸侯君主。至东周时代,有社会地位的人物如贵族功臣也有"公"的称号,在秦汉时期平民百姓也能被称为"公";与此同时,"公"作为对统治阶级的恭敬尊称,在周秦汉三代逐渐演化为社会交际中的常见尊称、特殊詈称和特殊蔑称。本文以《史记》中的公字作为研究视野,试析公字称谓在周秦汉三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主要语文工具书对“大父母”之“大”的音义训释颇歧,对表示亲属称谓或社会称谓的“大(太)某”类之“大(太)”的语义归纳不统一、不规范。从探讨“大父(母)”之“大”的音义出发,结合文献资料,由点到面地重新总结归纳“大(太)”的读音及概括义。  相似文献   

17.
亲属称谓系统是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拉祜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拉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拉祜族亲属称谓的特点是拉祜族的家庭结构、婚姻制度及传统观念的生动反映。通过对拉祜族亲属称谓的分析,探讨其家庭结构及婚姻制度方面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研制的BCC语料库,通过其历时检索功能,探讨"先生"称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经历的起起落落并探究其深层社会原因。从"先生"称谓的语用嬗变可以看出,称谓和政治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乌鲁木齐方言的客观语言事实,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在对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特点及其社会成因,揭示了乌鲁木齐方言社会称谓语的社会复杂性及文化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