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老新闻工作者吴冷西曾经说过:“新闻应该按新闻的规律办事——让事实说话。”新闻所以有力量,是因为靠事实说话,用事实宣传观点、思想和政策。 电视广播新闻用事实说话,就离不开同期声,而同期声就必须是真实的说话。近几年来,电视和广播中的“说话新闻”异军突起,并迅速蔓延,此种新闻形式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2.
胡占广 《大观周刊》2012,(24):20-21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陈鹏 《声屏世界》2014,(7):22-22
要想做出成功的新闻采访,除了明确采访目的、理清采访思路、分析采访对象外,笔者总结出了一些采访经验。  相似文献   

4.
采访,是一门高度的艺术,就严格意义上说,不能采访,或不会采访,那算不上节目主持人。现在有些主持人每当遇到采访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不是不着边际,就是语无伦次:“请您谈谈感受”,“你现在想的是什么?”使被采访者难以对答,这种机械的采访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主持人的形象。不会采访的主持人,用听众的话来说,充其量不过是个“漂亮的话筒架子”。  相似文献   

5.
就近随机采访是记者常用的采访方式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方便地使用这种方法。比如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举国上下都深受鼓舞。比方说,世界禁毒日,社会各界都在大张旗鼓地搞宣传。这时候,很多记者都会走上街头,走到自己最接近的现场,倾听和反映普通市民的感想和看法,并常常冠以“他们代表了普通市民的心声”等“大帽子”发表出去。因为很多记者觉得,这种方法正是深入实际的表现,更容易取得接近性的效果。但事实上,仔细思想后我们会发现,在使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街头随机采访是非概率抽样的一种我们知道,市民对重大问…  相似文献   

6.
王志多 《记者摇篮》2002,(11):22-22
  相似文献   

7.
邹正 《记者摇篮》2015,(1):12-13
记者是采访对象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将采访对象所要表达的内容,或者说受众更期待、更想了解的真相展现出来,这就得看记者自身的业务功底,记者们除了要在采访初期提前做足功课外,更需要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临场发挥,而最后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受众对节目呈现的效果有多少认可,这些大多都与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采访对象融洽沟通有直接的关系。我把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沟通分为语言类沟通和非语言类沟通两类。一、语言类沟通语言类沟通,顾名思义,就是记者与被采访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8.
电子文献采访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图书馆电子文献采访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收集电子文献是当前和今后图书馆文献收集工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并对电子文献的采访原则,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一文中谈到办好新闻的基本要求时,第一个就谈真实性问题。真实性包含着许多内容,例如,反对“客里空”,光明面与阴暗面的问题,全面与片面的问题,如何掌握好批评武器的问题,等等。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在采访,中如何得到真实材料的一些作法,可作参考。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真实性问题上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0.
采访水平的高低现在被看成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东西,甚至有时让人感到难以捉摸,采访语言的运用技巧变成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既然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那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就可以作为我们采访活动的指导。下面就针对采访时语言的有效性问题做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在运用语言开启采访对象心扉、挖掘新闻素材时,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一个记者的采访语言,由于不同的个性特征而区别于其他记者的采访提问,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西文图书采访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如何开展西文图书采访,怎样利用海外出版社信息,各种类型的书目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展西文图书采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田迎威 《新闻传播》2009,(11):111-111
在我国电视界普遍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代模式的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的图像加解说,而第三代模式则是现场采访报道,也就是记者在镜头前的采访。现在,这种镜头前的现场采访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对于传统意义的采访来说.镜头前的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在现代化进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期刊采访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信息时代,期刊信息量剧增、价格猛涨、订刊经费相对紧张,而读者对期刊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对期刊采访工作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采访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5.
何涛  陆彦 《新闻记者》2004,(7):54-54
北京时间5月20日,《东方早报》文化专题部两名记者登上飞机,开始了全程独家采访普利策颁奖典礼的美国之行。经过1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我们来到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城市———洛杉矶。一下飞机,我们立刻奔赴一举夺得5项普利策大奖的《洛杉矶时报》进行采访,与世界著名大报的同行们  相似文献   

16.
张岳 《青年记者》2017,(7):57-5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诗歌好坏有一个重要的标准——不隔,指的是诗歌的贴近性和真实感,好的诗歌令人如临其境.优秀的人物报道也一样,不会令读者有隔膜感和虚假感,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7.
记者往往有这样的苦恼:既要把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又不能违悖事实,无中生有地添枝加叶。而新闻事实并不总是象戏剧故事那样曲折起伏。一只狒狒跑进某住家,引  相似文献   

18.
记者往往有这样的苦恼:既要把报道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又不能违悖事实,无中生有地添枝加叶。而新闻事实并不总是象戏剧故事那样曲折起伏。一只狒狒跑进某住家,引  相似文献   

19.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每年“龙口”夺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机力。本省的劳动力、收割机难以承受,由此引来了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跨区作业缓解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依靠市场机制开发农业机械资源的巨大潜力,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机服务社会化、规模化的道路,成为一件政府支持、社会认可、农民欢迎的事情。”记得!"世纪#"年代,当农机跨区作业刚露出地平线时,媒体就注意到了,把它视作一个新事物来报道。一年年过去了,今年麦收时节,又传来周边省市和远至甘肃、内蒙的数万台机子前往中原…  相似文献   

20.
杨建刚 《东南传播》2011,(1):I0005-I0006
2011年,对于福建广电人来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崭新年份。新的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在新年伊始正式启用,在编播、制作、办公等方面,福建广电事业发展都实现了一次飞跃。新闻频道的《现场》栏且经历了11年的发展、变迁,在这新的一年中,势必会借新广电中心启用的东风,乘势而上,以“真实的力量”为指引,给百姓提供内容更加丰富、品质更为提升的资讯大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