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原方案中的“目标1”仅仅要求幼儿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没有突出对进行曲风格的表现。如果在感受音乐时不顾乐曲风格,幼儿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及表现便会无的放矢,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便会失去灵魂与光彩。因此,可将“目标1”改为:复习歌曲,能用有力、热情的歌声表现欢快、坚定的音乐情绪。另外,感知和表现乐句是本活动的重点。原方案中的第二个游戏由四人合作,要求幼儿随乐句人数一个一个叠加或一个一个减少,这对于幼儿的合作能力、自控能力、观察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这个游戏更适合大班幼儿。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更多地采…  相似文献   

2.
原方案的目标设计过于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忽视了多维目标的整合;过程设计过于强调标准化要求,忽略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一、调整目标,有机整合。原方案将“感知和表现歌曲的乐句”确定为核心目标,受该目标的引领,教师安排了手指游戏和分组合作游戏,幼儿在教师的统一要求下反复练习,必定将精力集中于分乐句、做动作,进而影响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和欣赏,不利于审美经验的建构。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制订这一目标无疑增加了活动难度,且没有太大意义。其实,幼儿对乐句的感知无需如此理性,他们在倾听、演唱、表演歌曲的过程中能逐渐…  相似文献   

3.
乐曲分析钢琴小曲《小鸟捉虫》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及生动浅显的表现手法历来为幼儿所喜爱。该乐曲旋律为五声音阶大调式,抒情、活泼,全曲结构工整,分A、B、A3个乐段。A段共有4个乐句,旋律婉转而优美,宛如正在飞翔中的小鸟。B段共有两个乐句,用乐句重复的手段构...  相似文献   

4.
陈欣生 《教育导刊》2006,(12):23-24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导”与“放”的尺度,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使美术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在各种美术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愉悦身心,完善人格,全面提高素质。一、正确理解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导”与“放”所谓“导”,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对幼儿进行行为、情感态度上的引导和技能技巧的辅导。当幼儿学习兴趣不浓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当幼儿不能正确掌握技能时,教师给予指导;当幼儿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材一般包括“幼儿用书”、“教师用书”和“辅助材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教师用书”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示范性”和“拓展性”两个基本方面。“幼儿用书”是介于实物和抽象符号之间的平面的图像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幼儿操作实物和开展活动进行练习的补充。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材的“预设性”和幼儿学习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处理好幼儿园教材中的书面操作与实践操作的关系。应该注重幼儿经验的整合,达到对幼儿进行全面启蒙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鸡出壳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时既有趣又可爱的样子。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1~4小节为第一句。这一句中的“奇怪真奇怪”、“可爱真可爱”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注意,第5~9小节为第二乐句,描述了“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这一有趣的情景,以及“小鸡呀一出壳叽叽叽叽唱起来”的可爱模样。10~14小节为第三乐句。后三小节为了情绪表达的需要,旋律略有变化,进行到调式主音上结束全曲。这首歌适合小班幼儿学唱。教歌前最好能让幼儿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或者让幼儿看看表现这一情景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学选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看”、“说”“想”。幼儿绘画教学活动中的“看”“说”“想”正是在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充分互动的体现,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构思、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绘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对美术作品的兴趣,陶冶情操,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说歌     
~~〔提示与建议〕这是一首曲调活泼、诙谐有趣的歌曲。笔者将原歌曲的长音变为休止符,以便幼儿在休止符处为歌曲配上相应的滑稽动作或按节奏回答“不是”,使歌曲更具趣味性、互动性。这首歌曲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可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滑稽、风趣,引导幼儿按节奏学说歌词,重点掌握弱拍起唱的乐句。然后,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滑稽、好笑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手套、袜子、围巾等种种生活物品,启发幼儿大胆想像违反常理的穿戴行为或其他行为,即兴创编歌词,如“你把鞋子穿在头顶上吗”“你用…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4):37-37,F0004
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作为幼儿园预备教师的幼师学生,与幼儿园教师相比,由于缺乏对幼儿的感性认识,要正确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就更为困难。所以,在幼师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见、实习机会,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感性经验的丰富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不断掌握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尽可能快地缩短学生与幼儿间的距离。下面就…  相似文献   

11.
钟琴妹 《亚太教育》2023,(4):117-120
“生活即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由于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契合,在幼儿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这一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生活即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根据幼儿成长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认真感受与体验,从中收获更多生活经验,提升幼儿认知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基于此,针对“生活即教育”理念下体验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加沃特舞曲”是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困难。设计活动“大口袋和小老鼠”,我们是借助“口袋”这个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拟人化,带孩子进入一种童话的意境,而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形象更为幼儿所熟悉,  相似文献   

13.
胡立轩 《科学教育》2005,11(1):F004-F004
“相似乐句”是指歌曲在创作过程中由作者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形成的在结构、旋律上比较接近的乐句。“变化重复”是发展音乐的一种手段,在统一的基础上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动力。但由“变化重复”形成的“相似乐句”却在歌曲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4.
顽皮的杜鹃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是一首奥地利童谣,描绘的是一只顽皮、可爱的杜鹃鸟与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的情景。歌词共六句,浅显易懂。虽然是弱起,但节奏感强、旋律优美,所以显得轻快、亲切。每一个乐句后面的“咕咕”声使歌曲更加生动活泼,将一只顽皮、可爱的杜鹃鸟刻画得淋漓尽致,歌曲同时也表现了小朋友的机灵,表达了人类与鸟类和睦相处的愿望。这首童谣适合大班幼儿演唱。学唱时,可先让幼儿反复欣赏歌曲,听辨歌曲中的每一个乐句,知道“杜鹃”是在  相似文献   

15.
幼儿音乐教育是一种通过音乐审美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影响的基本素质教育。它一方面突出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审美性,另一方面直接指向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原方案恰恰在这两点上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一、单纯的乐句认知活动缺乏审美感染力原方案将感受和表现歌曲的乐句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本无可非议,但执教老师请幼儿扮演“手指士兵”随乐曲用手指在头上、肩上、腿上和脚上走,并在彩带前后踏步走,这种做法将一个原本蕴涵情意特点的音乐活动变成了一种单纯性的音乐乐句辨认活动。这种缺乏审美感染力的音乐活动很可能无法保证幼…  相似文献   

16.
年关岁末,随考察组参与地区教育办学质量年终评估,随堂听课,顺道“捉虫”,随笔记之,以提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7.
作品分析:“花儿与蝴蝶”选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两段体的乐曲。A段前半部分朦胧而宁静,犹如花儿在甜甜的梦乡里,后半部分起伏而华丽,恰似花儿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段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这两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长度也适中,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的AB结构。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花儿的开放,感受A段的宁静、起伏;通过模仿蝴蝶飞及创编蝴蝶停在花上的造型,感受B段的优美、柔和及乐句时值。3.鼓励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时,运用动作和表情与同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8.
教师利用“情知教学”中的“活动、交流与引领”进行深入游戏。幼儿参与活动,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动脑动手积累感性经验,获得相关的数学认知。教师需要用教育的智慧,以儿童为中心,以幼儿兴趣为问题导向,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注重幼儿亲身体验与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刘琴 《幼儿教育》2012,(Z4):38-39
设计意图:中班阶段是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让幼儿感受不同结构的乐曲,丰富幼儿的体验。《拨弦》这首乐曲是由小提琴用拨弦的方式演奏的,曲中的乐句基本都是以重音结束,轻重音结合的乐句形成了活泼欢快的特殊旋律,别具特色。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梦幻溪》教学片断节选1.通过谈话导入教学活动。2.欣赏音乐。(1)在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教师请幼儿说说音乐中包含大自然里的什么事物。幼儿有的说是蛇,有的说是蚯蚓。(2)在第二遍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播放各种小溪的视频图片,一个乐句换一张,但不是在乐句的固定某处进行更换。幼儿看到这么多不停变换的图片非常高兴,听完音乐后大声地说"是小溪"。(3)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