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夏 《良师》2010,(8):27-28
我5岁,他29岁。有天我哭哭啼啼地跑回家,边抹眼泪边对他说:“我要改名字,我的名字不好听,而且班上有个小朋友的名字跟我一模一样。我讨厌!”“名字是你爷爷取的,怎么能说改就改?不行!”他的态度坚决,脸色铁青。我是这个大家族唯一的女孩,爷爷很宠我,名字当然也是爷爷包办的。我开始哭闹,可是他无动于衷,根本就不理我。  相似文献   

2.
<正>我和妈妈之间几乎每天都有"战争"发生。不信?且看下文——镜头一早上,闹钟"嘀嘀"地响个不停。这时,妈妈的高音从门外传了进来:"儿子,起床了,要迟到啦!"我懒洋洋地说道:"急什么,还早呢!"不一会儿,女高音再次响起:"还不起床?再不起床,看我怎么收拾你!"看来,妈妈要发怒了!我只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妈妈并不是不爱我。相反,她正是因为爱我,才会像很多父母那样,有些“恨铁不成钢”,期望通过对别的孩子的赞扬来激励我更加努力。她没料到,这反而打击了我的自信,使我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方向,甚至怀疑起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4.
总在文章或电视中看到快乐的童年和少年,其实有谁的童年和少年是真正快乐的呢?我表示怀疑。相对于童年和少年两个时期,少年之于我是非常不快乐的。不快乐的原因有很多,发育停止后的发胖,少女雏形时期的情绪骚动,考试成绩的忽上忽下,对于未来的迷茫,诸如此类。但其中最让我感到忧伤的事情便是父亲的一夜成名,我甚至为此而感到过愤怒。父亲的成名对于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县城  相似文献   

5.
周礼 《家庭教育》2011,(12):42-42
人们常说,慈母严父。然而在我心目中,父亲却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是一位难得的同学。我曾与父亲三次做“同学”。  相似文献   

6.
每次逛书店,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到卖儿童读物的区域看看,有时碰上喜欢的还会把它买下来。我驻足在那儿,看小朋友们在父母的陪同下选购自己心爱的图书,他们的表情是那样幸福,常常就令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7.
8.
1 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单亲的我被迫"调动"到了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 才来两周,这班人马给我的感觉通俗地讲就一个字-傻,文雅地讲两个字-幼稚!这年头竟然还正儿八经地开班会,更不可思议的是还对上周的"中心"人物公开作评论!面对着当事人还能开诚布公地说人家缺点!脑子进水了吧!  相似文献   

9.
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0.
11.
张娴菱 《新作文》2011,(12):21-21
太好了,又是周末,我可以大过书瘾了,谁也别想阻止我。 晚上八点,我就开始看书。才看了一个/小时,妈妈就让我去睡觉,因为明天上午还有象棋班。没办法,老妈的话就是圣旨,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假装脱了裤子准备睡觉,等妈妈一走,就赶紧开始看书。没想到,老妈杀了个回马枪,见灯开着,便要进我的房间,我听到响动立马又假装睡觉。妈妈没有抓住现行,只好关了灯,走了。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父亲.他出生在浙江的农村.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他就考上了大学,是那个时代中国主旋律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我爸40岁的时候,我出生了. 按理来说,他中年得子,一定会溺爱我的.可是,不!记得小时候,他经常“慈爱”地把我叫到身边:“马丁,过来.知道什么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吗?站好了!瞧你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成天油嘴滑舌,数学成绩还没我当年的一半好!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呢?你哪点像我?” 我父亲对我的评价很“高”:一个吃不起苦、扛不起事,没有继承他优点的“小混蛋”.  相似文献   

13.
我与父亲的战争从我记事起便有了,且一打就是十几年,虽然现在的父亲已是两鬓斑白,可战争似乎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我和父亲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上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上饶集中营搬过来了。父亲本着“不打不成才”的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殴打着他惟一的亲生儿子。我估摸着如果当时有现场摄像的话,那一定被列入不可公映的限制级。就我的记忆,衣架、电缆、皮鞋、皮带、竹竿、球拍……都和我的臀部亲密接触过;而获罪的名目也实为众多,考试没有考好要挨打,练球…  相似文献   

15.
我和父亲的战争一打就是十几年。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父亲打我,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哭天喊地。父亲打我的英雄事迹在我们那条街可以说闻之者色变,晚上隔好几栋楼也能听见我的哭喊声,不知道的还以为上饶集中营搬过来了。  相似文献   

16.
父亲和我     
在千里之外的异乡读书,想家,更想念父亲那高大的身影和宽宏的心。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和别的乡亲不同的是,他很关心我的学习,而不在乎早早地让我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他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父亲是一个没读过高中的“乡村秀才”,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父亲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因为1分之差没有考取他梦寐以求的军校,  相似文献   

17.
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小女儿,一位作家。早年因政见分歧几乎与父母决裂,在里根身患重病时,她翻然醒悟,与父母和解。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主体形成的过程中,"父亲之名"具有象征界的功能,影响着主体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对社会力量的认同。中外战争题材儿童片中对"父亲之名"的处理不同,在表现思想内涵上也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这对于思考今后我国同题材影片的制作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战争文学年轻而富有朝气。它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战争画面,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并以独特的形式影射出不同战争的时代特点、人们对战争不同的态度、观念和情感,这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学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写悼文,我会用这个名字,因为生前他很少被叫“爸爸”。我小时候没叫过他“爸爸”,年长了随儿女叫他“爷爷”。叫“爷爷”可能还顺口些,叫“爸爸”总觉得生疏。他最后的日子里,我也很少叫他“爸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