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冒号的主要用法是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或用在称呼和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我们的复习分为两个阶段:一为专项复习阶段;二为综合复习阶段。”又如“同志们:现在开会了。……”引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内容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殊称谓或需要特殊强调的部分。如“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又如“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终于平息。”具体应用时,我们常常遇到冒号与引号连用的情况,冒号与引号经常“携手”,却容易出错,中考也常考到这类知识,我们必须掌握正确辨别和运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词语中.有一类词语可以表示否定.一般可称为“否定词”。比如,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不”.对具有或存在的事物表示否定的“没有”,与“有”相对的“无”。这些否定词如果用在谓语前对谓语加以否定,句子就成了否定句。  相似文献   

3.
例如:学习《孔乙己》一,中从“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写到一连串的笑,特别是两次写到“大家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根据以上可知。整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串着的,“笑,实际上是作精心构思的“眼”。教师可提问:“那么中这样写用意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2009,(3):57-57
问:《凡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中有下面这样的句子: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这种对话形式,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些特殊,“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和“凡卡接着写道,”为什么末尾都用逗号,而不分别用句号和冒号?  相似文献   

5.
读罢《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上喻修峰老师的文章《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笔者想就文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要回答“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段”“和冒号”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首先来看什么是“自然段”。“自然段”是作者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这是其形式标志。一般的自然段应只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和内容。其次来看什么是“冒号”“。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可以用在…  相似文献   

6.
1“△”号的使用“△”是加热符号。该符号所表示的温度范围一般泛指酒精灯火焰范围。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就能很快地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就可用“△”来表示这种特定的温度条件。若反应发生所需的温度超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用“△”表示,一般用“高温”表示,  相似文献   

7.
我会学 句型展示:只要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我下课后就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句型特点:这个句子包含有两层内容,一层是“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第二层是“我下课后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两层内容用“只要”和“就”这两个词语联系了起来。前面的内容表示的是条件,后面的内容表示的是在前面的条件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这样的句子关系叫条件关系。表示这种关系的词语还有“只有……,才能……。”“无论……,都……。”“不管……,都……。”等等。我们在谈论或分析问题时经常用到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中的人物对话时,在“说”字后总会千篇一律地用上冒号和引号,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对话情境和内容,在“说”后活用标点。例如:1“.说”前直接引用人物原话的,在“说”字后面加句号。如,“国家困难时,提倡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老师告诉我们说  相似文献   

9.
根据《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冒号的基本用法有以下几种:1.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3.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5.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然而,主谓式标题中的冒号大多不属于以上用法。从语义上分析,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10,(1):4-10
“开卷有益”,这是一个几乎人人知晓的词。当我们在写到读书的好处的时候,这个词就会被我们信手拈来,自然得就像是一直陪伴我们的好朋友。它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大家都知道,并且可以准确地概括出来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它出自哪里呢?在遥远的晋朝,有一个叫陶渊明的大文豪,他在著作《与子俨等疏》中写道:”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有个较认真的学生,他在《假如我会克隆》的作文中写道:“我想:‘假如我会克隆,我一定要克隆出许许多多的人体器官,让器官有病的人都换上好的器官。”’我在批改作文时,将“我想”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并去掉引号。没想到,作文本发回去后,这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课文里‘想’字后面就是用冒号、引号的。”我说:“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你是否发现课文里有在‘想’后面用逗号的,有在‘想’字后面用句号的,也有在‘想’字后面用冒号的?”他不解地问我:“那‘想’字后面到底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呢?”我对他说:“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语境。”  相似文献   

12.
李兴华 《学语文》2005,(6):13-13
依照教材提示和《教参》说明。鲁迅的小说《药》是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交叉发展。构成一组矛盾,形成基本情节。长期以来。大家也都是这样来讲。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作品。就会发现这一定论有诸多纰漏。所谓“明”和“暗”或者说“实”和“虚”两条线,都很难说得通。“明线”写到华小栓的死变成了“暗线”(侧面虚写):“暗线”夏琦的血被吃又变成了“明线”(正面写实)。除此之外。作品的中心内容之一的“茶客谈药”,似乎仅仅是作为交待情节发展、同接描写暗线的“道具”:至于坟场的气氛渲染更使人坠入扑朔迷离的云雾中。其实。教材提示中的所谓“明线”和“暗线”在概念上是含混不清的.用以标示、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语文》使用冒号有不少不规范之处,现依据《标点符号用法》予以指正,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者的重视。 一、当用冒号而未用。文中直接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引文前需要用冒号来提示.否则便是冒号的缺失。例如:  相似文献   

14.
每次在给同学们批改作文时 ,经常发现同学们在给“说”字打标点时 ,错处很多。现将如何给“说”字打标点 ,举几个典型例子 ,略加评析。1、不打标点作文时并不是一遇到“说”字都要给它打上标点符号 ,要看引没引用原话 ,引用了原话就打 ,没有引用就不打。例如 :只有我急得要哭 ,母亲却竭力地嘱咐我 ,说万不能装模装样 ,怕又招外祖母生气 ,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 ,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2、用冒号如果引用了原话话 ,而“说”字写在原话语的前面 ,要用冒号。句型为 :××说 :“……”例如 :我说 :“……从王春林家来。”文章开头就说 :“我对荠菜 ,…  相似文献   

15.
“和谐”,祖先造字时写为“觫谐”。“觫”是形声字:“龠”为形旁,意思是在一个大房子里(演奏场所)有许多乐器一起演奏,有编钟(用三个“口”表示),有排箫(字的最下面代表排箫);“禾”为声旁,说明这个字读作“禾”。这个字说明,各种乐器虽然发出不同的声音,但按照一定的“章法”“韵律”,却可以合奏出动听的音乐。“谐”,亦形声字,是声音和谐之意。把“和谐”这个词用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各种关系之中,是形容其“配合得适当、协调”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标点使用不准确,就会影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下面就同学们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标点错误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例1“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句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在引用别人话语的时候,把“某某说”插在说话者所说的话中间,“叫起来”的后边就不能再使用冒号,而只能改用逗号。例2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高兴时就哭,悲伤时就笑,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句末的句号位置错了。如果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语,句末的符号应放在引号之内。凡是引用的话已经成为作者…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韩愈《师说》第三段引用:“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加了冒号和双引号的引文为直接引用,此类引文不能有任何篡改.对照《论语·述而》原文“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发现,韩愈在引用这句话时增加一个“则”,省略一个“焉”.因此,它是间接引用,课文应把冒号和双引号去掉.  相似文献   

18.
“左”与“右”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两个方位名词,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用“左”用“右”大有讲究。周朝、秦朝、汉朝时,以“右”为尊,世家大族称“右族”,皇亲国戚称“右戚”,西周大学称“右学”,专记历史大事的史官称“右史”。那时右尊左卑还具体表现在居住的方位上,豪门世家必居市区之右,普通平民则居市区之左,等级十分森严。像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中言及“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这里的“闾左”指的便是居住在里门左侧的平民。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亦写到,蔺相如完璧归赵后“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是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9.
句中停顿,是语文测试的内容之一,许多人把握不住句中停顿的要领。下面就谈谈句中应怎样停顿,“/”表示停顿。1.看标点如果句中有表示停顿的标点符号,在这些标点处应先作停顿。停顿的时间按顿号(或连接号、间隔号)、逗号、分号(或冒号、不表声音延  相似文献   

20.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0):51-51
问:下面句子里的“说”字,后面为什么不用冒号? 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11册第24课《向命运挑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