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本达教授创立的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所谓“探究”,就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然后要求他们尽量动手拨弄。操作这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学生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探究地位,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几年来,我们构建了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参与、课上研讨、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活动,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探究--研讨"教学法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被普遍采用,在探究研讨过程中,必须把决定探究问题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师铺垫,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在实验中主动探究研讨,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成为科学精神、科学品质与科学意志的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就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主导作用进行论述,旨在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其组织和引导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围绕教学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指导,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应以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依据探究步骤控制学生的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好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5.
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集体研讨中,学生通过语言把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陈述,使感觉更敏锐,并从交流中引出矛盾,建立解释模型,找出内在规律,丰富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实验、文本解读、研讨等过程,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出结论,或建构起意义和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借助课本或教师提供的材料信息,围绕问题,通过独立探索、协作讨论等方式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组织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探究,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探究”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探究问题并获得结论.1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探究活动1.1探究数学概念的再创造过程从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说,获得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学案,即教师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设计的学习方案,它导读、导听、导思、导做,一言以蔽之就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本文的教学探究中,笔者正是根植于学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个话题,分享几点经验,希望就如何充分发挥学案的教学价值与广大同仁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研讨用何种方法去探究去揭示道理,正是训练学生假想、设计、进行创造思维培养的一个契机。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研究讨论的参与率如何,他们是如何研讨的,从中又学到什么,都是我们教师关注的焦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启发研讨兴趣、指导研讨方法、加强研讨训练的路子,将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引导他们主动、勇敢地走上自行寻求探究方法的道路。 一、启——创设情境,启发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他们需要借助于学习情境的帮助,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占有。可见,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情感化的学习氛围是激励学生进行研究讨论的基本保证。因此,在一个研究主题的所有教学环节中,教师都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讨论的情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作为有效研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研讨活动是小学科学探究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多角度精心设计研讨的关键问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研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指导学生学会获取证据,使学生研讨有据可依,既要形成集体共识,又要尊重个性化发展,适时对学生的研讨情况进行评价,引...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把学生在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转变了社会传统评价观念,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在学科意义的探究.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颇,如研讨结束后点评的缺失,研讨活动频率的失调,教师相关培训的匮乏,实施中理解的尴尬等.在运用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评价法时宜配合适量的课堂授课,发挥教师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探究研讨”法旨在鼓励学生亲身参加科学实践活动,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它的基本特点是:课内鼓励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问题,再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探究研讨”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探究——研讨”教学法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被普遍采用,在探究研讨过程中,必须把决定探究问题的目的、方向和方法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教师铺垫,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在实验中主动探究研讨,积极思维,促使学生成为科学精神、科学品质与科学意志的人。  相似文献   

13.
转变理念,改变学习方法,遵循"以学定教"的思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教师要采取更新理念、课前预设、小组研讨、师生互动、课后拓展等七种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运用于互动四段式教学模式中,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过程性学习。”为了具体落实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在部分班级进行阶段性实验,经常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试图让学生通过合作研讨,丰富建构的内容、建构的策略和方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集体研讨中,学生通过语言把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陈述,使感觉更敏锐,并从交流中引出矛盾,建立解释模型,找出内在规律,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长期的课堂教学是以灌输和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而设计,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为了使学生的内在活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就要让学生去进行探究,而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本文就教学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设计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婷 《中学教学参考》2010,(17):102-1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研讨的重要课题。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它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有效激发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数学“四环节”课堂活动模式是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究——辨析与研讨——反思与评价.恰当的问题情境有以下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现实,研究的问题是关键性和本质性的,具有一定的建构性;自主探究是指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辨析与研讨是自主探究的继续,是集体探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应从学生在学习中独到的见解 、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新知识本身的结构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探究是研讨的起点,研讨则是探究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促进探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在集体研讨中,学生通过语言把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陈述,使感觉更敏锐,并从交流中引出矛盾,建立解释模型,找出内在规律,丰富自己的思想。在科学研讨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下面的现象:教师匆匆收场,组织学生研讨;学生由于受实验材料的吸引,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把精力投入到研讨中来;教师忙于维持课堂纪律;发言只集中于少数学生等等。显然,这样的研讨只流于形式,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如何提高研讨中的质和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哈佛大学兰本达教授创立的小学科学“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划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阶段。所谓“探究”,是指教师在课的开始,把一些实物材料发给学生,这些材料是教师在课前针对儿童所学的不同思维阶段及要求他们建立的概念而精心设计和选择的,然后要求他们尽量动手拔弄、操作这些材料,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