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必须重视课外这一大课堂,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接触社会生活,接触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还要让学生博览群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注意开拓课外领域,拓宽学生阅历,以开阔学生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一、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首先要丰富学生表象,积累想象素材。例如积累教材、图片、标本、实物等素材。还可以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身临其境,耳闻目睹,为学生再造形象、创造形象打下基础。其次,陶冶情感,激发想象力。教学《长征》一课时,我以画面展示、音乐烘托、语言渲染等创设情景交融的气氛,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再次,在课堂上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故事情节,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学生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小学自然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想象力。我在自然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呢? (一)用形象的语言,诱发学生想象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儿童想象的重要因素。语言越形象、越生动,就越容易诱发学生想象力。在自然教材中,有些课文缺乏感性材料作为想象的基础。因此,必须凭借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描述,来帮助学生确切地领会课文内容,诱发学生想象力。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呢?其一,在讲述时要多打“比方”。例如,在向学生讲述地球位置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诵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思维,重视诵读,并要有目的地做好朗诵指导,提高效率,注意文学作品形象的载体运用,讲究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生活积累。一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了解社会生活,多关心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舞台,增加生活体验。三是要督促学生养成勤写生活札记或日记的习惯。   语言积累。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与运用能力外,可适当推介一些名著给学生,让他们从书本上学语言。要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留心他人的语言,搞好分类摘抄和记录,鼓励他们在说话和写作中学以致用。   情感积累。第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导读、诵读、讨论、诱导、迁移等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中年级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并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要着重发展中年级学生概括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把他们带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生活中,引导他们坚持写日记,把学作文与学做人、把作文与生活、把语言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学科,作为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规范、通顺、连贯、得体、准确、简练.生活中如何让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含蓄、幽默呢?①提供优美的课外知识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②借用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的品位:③用例子进行仿写,培养学生语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古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这说明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潜在的价值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另有研究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诵读优美的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而感人的艺术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0.
一、《专集》的内容及特色1.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指导思想,设计生动、活泼、科学、有趣,让学生在快快乐乐中学习作文。2.突出“想象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写出童心、童趣。3.出于多写、多练的目的,在教材规定内容之外,增加课外“活动作文”,给教师、学生以广阔的选择空间。4.每篇设计之后附有“习作导学”“思维健身操”“词语·句子巧积累”等小练习、小练笔,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二、订购办法《专集》为16开,96页,每本定价6…  相似文献   

11.
张业芸 《学语文》2015,(2):52-53
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作家作品中,品味语言,感受意境,把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学生要运用再造想象,揣摩作品的意蕴,填补文字的空白。同时,还要学生运用想象来发散思维,拓展文本,让想象来激荡内心,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相似文献   

12.
要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精妙的章,要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就离不开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重视语言积累,通过观察、感悟、诵读、记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语材料,并在积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13.
想像力的形成依赖于社会生活实践,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头脑中储存各种各样的形象,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天地里翱翔。与以往教科书相比,新的教材更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形成。我在教学新教材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丰富表象,唤起想象想象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注重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想象。如在学习第11单元《大海》时,我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大海的资…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要重视默读和朗读,有些诗文还要求学生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特有的情感体验,在读中打开思维的窗口,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洪静 《教师》2010,(28):87-8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人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经常让学生发挥想象,把高度概括凝练的诗歌语言转换成生动形象的散文语言,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使他们深入感受了诗中意境,丰富了情感体验,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文章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单凭学生的阅读理解较肤浅,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巧妙的导语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亲近大自然,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18.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揣摩比较和品赏玩味,启发想象,披文入情,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形象感、意蕴感、情味感及整体把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接受文学作品中美的感染和熏陶,这些都属于形象思维训练。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决定了形象思维是文学作品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富于形象性的文学作品,要特别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首先,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生动精彩的记叙和描写,让学生把文学作品中的书面描述再造为头脑中的形象。尤其面对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通过想象、感悟、品味、吟诵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发展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感悟诗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