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的精华部分集中表现为哲学。中华传统哲学的最大成就是人生哲学 ,儒家的人生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为“三不朽”说。儒学之所以两千多年来具有持久和深邃的魅力 ,其重要一点就在于深切关注并回应当下的现实人生 ,为解决现实人生问题提供价值资源 ,为人类生存提供价值座标追求 ,是我们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1.精诚立德,增强感召力 在儒家传统理念中,"王道政治"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执政者必须"立德",才能"内圣外王"。这里的"德",对于执政党来说,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政治标准与社会道德标准的统一体,是增强政党感召力、凝聚力的一种道德力量。作为后勤党组织,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立德”...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历史命运,大概也同他本人的惨痛经历一样,是相当坎坷不平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正统文人由于从体现这一理论精神的《史记》中闻到了一股离经叛道的浓烈气味而交相指责,有的斥之为“是非颇谬于圣人。”有的把书中的篇章指为“妄人”所录,有的则肆意谩骂:“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为谤书流于后世”;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才作了一点持平之论,其中的佼佼者更进而继承和发扬司马迁“发愤著书”  相似文献   

4.
援引古今中外文学实践和理论,论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这一文艺理论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在文学史上的深远影响及现实意义;强调该类文学作品的战斗性和社会批判意义,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肯定了司马迁在古代文论建树上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作为一种现象 读《史记》,你可曾注意到,其中纪传部分写到“某某‘为人’如何如何”的地方特多,比如:“禹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提出的“三不朽”观念,是一个以“立德”为核心、以“有所立”为“不朽”的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人生价值体系。虽然这三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兼得,却暗合了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所应秉持的价值追求的期许和愿望。“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对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的精炼表述,是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应成为构建教师价值观的基本参考维度。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将《史记》分为正、副两本,副本藏于京师的国家书府,正本“藏之名山”。“藏之名山”是为了将《史记》传给“后世圣人君子”,即所谓“传之其人”,希望以此做到立言不朽。“名山”属于泛指,是秦汉方士宣扬的神仙所在,“藏之名山”用典应为此前流传的大禹得神书以治水的神话。藏于名山的《史记》只有通过后人主动寻找,才能实现“传之其人”,这是一种在时机成熟下的自发性行为。司马迁将儒家立言不朽的追求与方士求仙思想相结合,创立了“藏之名山”的文化传统,成为后世文人著书立说的最高追求,对道教中道经的传授方式也有重要影响。颜师古对“藏之名山”所作“备亡失”的阐释,对古代图书的保存同样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曾经挽救过克莱斯勃汽车公司的美国著名企业家艾柯卡有句名言:"天下没有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可见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人,由人进行管理,而管理的对象也是人,由此产生了在本世纪80年代初风靡西方世界、至今仍方兴未艾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人本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积极倡导和营造的是一种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的文化氛围。以泰勒制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作是"会说话的机器",把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之后产生的行为科学学派虽然将人的研究从要素研究阶段发展到行为研究阶段,更注重人的行为产生的动机及需求分析,提出人是"社会人",但仍未摆脱人是客体的观点。随着二战之后日本的崛起,人们纷纷探索日本的成功之道,发现日本企业的成功秘诀在于重视人的管理,他们提出的"企业即人"的口号将人由客体提高到主体的高  相似文献   

9.
“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的述史理想。但是,由于《史记》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若只从字面上看,博杂而矛盾,互相对立的思想资料俯拾即是,难以把握“一家之言”的核心。所以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似乎大都心知其意,而言之寥寥,或言之亦语焉不详。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不妥之处,恳请方家纠谬。司马迁的“一家之言”可简括为三个层次来评述:一、“一家之言”的结构,融会贯通百家学说以建立统一的新思想体系;二、“一家之言”的核心思想,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以志古自镜;三、“一家之言”的表述形式,创立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尊定了史学的独立地位。第三点因另有专文,本文只谈一、二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以说写训练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深圳熊开明一、对以读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大体上却属于以读为中心的模式。就教材来看,以课文为纲,以课文类别和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任何语言教学都应把学习者个人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分析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力求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陈子昂先贤跟中国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所苦苦追求的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价值目标。时至今日,我们重新研究陈子昂的“三不朽”问题,仍可以借鉴古人,激励今人。笔者仅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于志强 《教书育人》2001,(18):26-26
随着外语教学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教学法的研究方兴未艾。中国英语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付考试,而轻视了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近几年来,随着外语交际法被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能满足专科外语教学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逐渐得到大学外语教师的喜爱。本文试图对专科外语教学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进行论述,为提高专科外语教学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传统专科英语教学现状 在专科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习惯…  相似文献   

14.
史书中的司马迁,都是以一种爱憎分明,敢怒敢言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他有坚韧的意志、独特的个性;他能忍辱含垢、孜孜追求理想。他就是一个硬汉子。如果没有李陵事件,就不会有我们所认识的司马迁。尽管历史对待李陵事件看法不一,但失败投敌确实是为人不齿。据史书记载,对待打了败仗并且投降敌军的李陵,汉武帝深恶痛绝,不管李陵孤军深入、...  相似文献   

15.
赵胜庆 《中国教师》2009,(Z1):450-451
《史记》是史学、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其中也反映了司马迁的文学观。本文谨以《太史公自序》一文为主要依据,参考《报任安书》及《史记》中与文学有关的篇章,分析司马迁"发愤著述"说的产生原因、内在精神及价值,力图以此来解析司马迁文学观的内涵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三不朽"思想为古代士人树立了人生目标,对他们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人物,同样受到深刻的影响。纵观其诗歌的创作,"三不朽"的影响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对汉以后的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是正宗的儒学文学批评家,竭力把它引入讽谕文学理论的范畴;一是带有叛逆色彩的文学批评家,从激进的方面去发展它,强化它“谬于儒术”的异端性,使它成为叛逆文学理论的不祧之宗。关于这个学说对讽谕文学理论的影响,笔者已有专文论述①,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元好问的“以诚为本”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诚为本”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提出的审美原则,也是他的论诗纲领。他在《杨叔能小亨集引》中写道: 何谓本?诚是也。……由心而诚,由诚而言,由言而诗也,三者相为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发乎迩而见乎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虽小夫贱妇孤臣孽子之感讽皆可以厚人伦,美教化,无它道也。故曰不诚无物。夫惟不诚,则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及《报任安书》中,反复申明的“发愤著书”说,是他“成一家之言”的独创思想和理论,也是他撰写《史记》的创作实践的总结。这个学说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个学说的渊源关系、形成的因素、条件,及其理论价值,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本文仅谈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发展—和谐过程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是以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以人、自然和社会互相促进为行为取向标准,以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个体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动态过程为基本途径,指导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以此引领教育实践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反映了教育的人本诉求、过程诉求、和谐诉求和生活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