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强健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新要求。近年来,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逐步被重视并得以推广,本文针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简要探讨了民办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基本采用选项课教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本研究着重分析了选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最后联系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是当前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其本身通过合理的运用让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积极地提升了整体教学工作的针对性,让学生本身的兴趣和爱好得到更好的培养,并且也对于当前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体育教学情况,对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构造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阶段,采取俱乐部式的课外教学方法,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延展,有效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为此,分析并构建了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学分制的管理模式,探讨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社会的知识型人才必须掌握全新的科学知识并且有健康的体魄。因此,我国提出了为现代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方针。在高校教育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为了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体育教学课采用内外一体化模式,这一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达到了现在高校教学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8.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文章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这一视角切入,通过高校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方法措施的分析,以建立和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更好地培养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且对学生未来生活及工作储备职业体能、技能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体育教学备受高校领导的重视。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心理素质稳定等,都会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将课内与课外体育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成了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学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被引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从俱乐部的理论研究向试点实践转换。毋庸置疑,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是在模仿和借鉴西方的体育俱乐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大体而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其中,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是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不少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选,这种模式的出现为高校的体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通过研究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探讨二者的辩证关系。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一个新的平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了"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我校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体育课程教学的中心地位,在依托自身实际和传统的基础上,构建富有特色和实效的体育课程结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中心发力点,全面带动学生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序、高效开展。总体目标是切实形成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辐射带动作用,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等有机衔接,良性互动。依据上述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们设计了由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体育选项课,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始开设的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体育课,大学一、二年级开设的运动项目教学俱乐部锻炼指导课,校级运动代表队队员开设的运动训练课,社团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活动,“达标”锻炼活动,有组织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有组织的校外体育实践9个紧密联系部分组成的新型体育课程结构。我校在新型体育课程结构基础上实施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树立“大体育课程观”,教学组织与评价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物质基础建设、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等必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开展体育课程一方面来说是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体育技能,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而使得公共体育课程的开展没有达到其应该达到的作用和效果。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探讨实现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与教育规格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得到及时更新。就体育教学模式而言,需要构建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构建与实施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高校体育目标要求,是高校体育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体育可显著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是大学阶段比较重要的科目,然而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较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体育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对大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思路,以期为改善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运用体育学法在现实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并有效指导体育学习实践,通过课程、课内外教学的设计对学生进行有效学法指导,让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乒乓球锻炼方法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增进互相了解,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高校应重视创新教育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挖掘大学生潜能,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技巧。而啦啦队运动作为一项具有广泛舞台和独特魅力的体育运动,对创新教育有很大影响,啦啦队课内外一体化是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结合社会需求、学院实际,将现行的学院体育系统中教学、群体、竞赛三个子系统融为一体,将体育社团与体育课程融为一体,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始终渗透着立足于科学人文主义观、主体教育观、个性发展观、终身体育观及“主动适应说”等课程改革新思路、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62):98-9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网球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界定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论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对该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选取和教学评价等框架程序内容进行了梳理,旨在为实施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