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德武 《考试周刊》2009,(7):129-129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动力。这一效应就是“皮克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2.
外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是学生学好外语的主要障碍。教师应充分利用改善人际关系的“皮克马利翁”效应,为学生创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气氛,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学生本身的“接受性学习”也是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扶植后进生不断进步,需要爱心和耐心,更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和探讨,本文结合皮克马利翁效应,阐述对后进生期望要适中,表扬要适时。  相似文献   

4.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5.
6.
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河北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张育频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作为国王,他却执意不娶凡俗女子,唯钟情于自己的一件雕刻作品一尊少女雕像、因为在这件作品中,他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和才智.甚至对其产生了爱慕之...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过程,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充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效应,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对所寄予期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扬,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教师对学生所期望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期待效应"。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外语教学由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交织而成。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教师的积极情感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此来消除他们学习外语的焦虑情绪,激发外语学习动机,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良好的外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皮革马利翁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皮革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和"期待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就是指人的情感和观念在本质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邵芝莹 《考试周刊》2015,(10):66-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入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赏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赏识教育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12.
刘韬 《教师》2012,(24):17-18
在初一班主任工作中科学地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教师对学生的良好的期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接受到这样的一份期待后加倍努力去证明自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产生直接影响,对学生的学业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如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是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将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它发生在我工作的第一年。每当回想起这个教育案例,我都为之振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年,我接的是一个初二的班级。在向原任老师了解班级情况时,2号(学生的学号)学生数次在我耳畔响起,原任老师对2号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2号脑子很聪明,思维敏捷;2号学习很积极,成绩非常优秀;2号朗读”、唱歌都拿过奖……总之,2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竞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F.Jacobson)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育中的影响力也非常大。我们从以下一则真实的教育案例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相似文献   

16.
杨琳 《时代教育》2012,(17):149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实验,他主要通过对个人的"持续关注",让对方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期望,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对方的潜能,取得成功。如今,皮格马利翁效应已日益受到组织团体的重视,被广泛地运用到组织文化与教学等各个方面。本文试从教学领域来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娟 《中学教学参考》2010,(34):119-119
有一位新分配的教师被校长告知要他带一个“特殊”的班级,该教师很高兴,以为这肯定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班级。于是在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对学生们讲:“我非常荣幸,刚工作就能带到像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我听说你们每个人都有超群的智力,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他一直对于他的这群“天才”的学生寄予很高的期望,让他们各方面的才能都得以充分的发挥。而学生们也渐渐地从教师赞许的目光及激励的话语中感觉到了自己的超群,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相似文献   

18.
权广仁 《中国德育》2006,1(10):87-87
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皮格马利翁的美丽传说,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通过实验所证实。借名这一传说,人们称教师期望效应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愿望,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加倍努力。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就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逐渐对老师产生信任感,进而热爱该教师任教的学科,很好地完成学业。在职业高中计算机学科教学中,运用其原理来唤醒学生学习信心,使其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能,其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20.
赵旦 《成才之路》2010,(26):80-80
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主任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管理好一个班级:但笔者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那就是: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巧妙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