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史宬"是明清两代用以存放皇家史册和重要资料的皇家档案馆,始建于明朝嘉靖十三年七月.皇史宬先后收藏过明清两代各朝的实录、圣训、玉碟、<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及经略、大将军印信等.明代皇史宬由司礼监管理;清代由礼部管理,设守尉、守吏,负责守卫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本人多年从事档案展览工作,拟以一史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揭示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使尘封库房的历史档案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向社会宣传馆藏档案的有效方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庋藏一千多万件明清档案,过去深藏宫中,对社会有限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所认知,宣传明清档案的珍贵价值,一史馆在全国档案系统中较早举办了档案展览,进行了档案宣传工作。如1982年在皇史宬举办了《皇史宬档案展》。皇史宬是明清两代专门收藏皇家档案的建筑,以砖石垒砌,包括门窗,不用一木一钉,因称“石室”;内置铜皮镏金龙纹樟木箱,因称“金匮”,不论在建筑史上还是档案史中均具有典型意义。该展览展出皇史宬贮藏的实录、圣训等以及相关珍贵档案,向世人展示“石室金匮”的历史真实,满足了  相似文献   

3.
皇史宬是明清两朝用以存放皇家档案和重要典籍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4年)七月,为防火其建筑完伞为砖石结构,所藏档案和典籍均保存在外包铜皮的木柜当中,是为"石室金匮"[1].虽然清朝设皇史宬足沿袭明制,仍用于存放皇家档案和典籍,但毕竟是不同的两个朝代.所以在各方面还足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4.
正大高玄殿位于北京故宫外的西北角景山西街的南口西侧,迄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本讲就围绕这座明清皇家御用道观,讲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过的那些事儿……嘉靖皇帝修建大高玄殿缘起明朝永乐皇帝修建紫禁城时,在皇宫内已建了两座道家宫殿,一座是玄穹宝殿(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东),一座是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明朝皇帝特别是嘉靖皇帝经常在殿中举办各种祭祀、道场。  相似文献   

5.
故宫东华门外,游客们脚步匆匆,只为一睹金瓦红墙内的皇家气象。南池子大街136号院,却是常常在途中被忽略的地方之一。甚至连许多北京人也不知道,虽然毗邻故宫,但这座名为“皇史宬”的院子,曾经有何用途。如今,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的主持修缮下,时隔21年,皇史宬重新对外开放,并且在壬寅虎年来临之际,借助互联网成功“出圈”,在市民网友的投票中摇身一变,成为新年里北京城新晋的第一批“网红”。推开朱红色院门,这座拥有488年历史的古建筑终于褪去神秘,真正意义上走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热忱欢迎海内外读者关注“皇史宬”。欢迎各位同仁、学者踊跃投稿,来稿一经采纳,即酌致稿酬。关注方法:1.打开微信,点击“添加朋友”,搜索微信号“mingqingdangan”(“明清档案”全拼)或微信名称“皇史宬”,找到后关注;2.微信扫码直接关注。  相似文献   

7.
皇史宬是明清两朝用以存放皇家档案和重要典籍的皇家档案馆。皇史宬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为防火其建筑完全为砖石结构,所藏档案和典籍均保存在外包铜皮的木柜当中,是为“石室金匮”。虽然清朝设皇史威是沿袭明制,仍用于存放皇家档案和典籍,但毕竟是不同的两个朝代,所以在各方面还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8.
公文存档是古代公务活动建档入库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很早就注意保存公务活动的真实资料,在公文实现执行效用之后,就开始收集整理,转化为档案,作为历史的凭证供后人查考。古代的石室金匮便是所谓的档案库之一。明清时的皇史宬,就是专门保存记载皇帝事迹的“实录”、“宝训”……  相似文献   

9.
明朝皇室藏书机构几经更迭。先是,太祖定都南京,建大本堂、文渊阁,以贮古今书籍。嗣后,成祖改都北京,复建文渊阁,以为大学士议政之所,并于阁东五间贮藏书籍。此后备朝,时有添置。世宗嘉靖12年(1534年)时,建皇史宬(亦作皇(中又)宬),专门收藏列朝实录宝训,具有较多的特点,在明朝皇室藏书机构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皇史宬建造的原因、始末及其重要性却鲜为人知。茲作简略的考证和说明。一实录是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每一皇帝死后,继嗣之君,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纪念.紫禁城宫殿从明清两朝皇宫转变为博物院,是通过两个举动实现的.民国二年(1913年)起运盛京皇宫、热河离宫文物,在紫禁城前朝部分成立古物陈列所,是民国(北洋)政府与逊清皇室联合行动.文物作价,清室分别情况取舍,而由民国政府付款.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6,(Z2):116-117
<正>皇史宬对于研究"石室金匮"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它保存的皇家档案对于研究古代历史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它的建造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是我国古代精湛建筑技术的光辉杰作,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装饰、构造、功能的重要实例。皇史宬的建筑,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现着四百多年前我国科技和建筑技术的水平和辉煌,更给我们今天建造档案库房,制作档案装具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一、皇史宬建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天安门东侧南池子大街南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皇史威。“成”,意即专藏帝王手迹、实录、秘典之所在。这是建成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库。宫殿巍峨,形制严整,左右铺陈,前后延伸,整石雕砌,无梁无柱。殿内筑有1.42米高的石台,其上排列152个鎏金雕龙的“金匮”,  相似文献   

13.
梁占修 《兰台世界》2013,(19):159-160
<正>明朝是档案制度大成的朝代。除了继承前朝的档案管理众多优秀的制度和经验之外,还修建了皇史宬,并完善了黄册制度,首创票拟批红制度。明代档案管理工作者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主动创新,完善一系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明代对于国子监监生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他档案的管理大致相同,分为档案的收集、处理、归档和利用,是一种链条式的管理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4.
金路 《历史档案》2023,(2):128-131
<正>清代皇室对玉牒的纂修和贮藏极为重视,纂修完成后均以隆重的礼仪进呈皇帝御览,始能尊藏收贮。大玉牒正本初纂修三份,一藏于皇史宬,一藏于礼部(后藏于盛京敬典阁),一藏于宗人府(后停修)。关于皇史宬所藏之玉牒,(光绪)《钦定大清会典》载玉牒在“皇史宬行(礼恭)奉尊藏”((1)),而(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2))中又有玉牒“移贮”寿皇殿之东、西室的记载。对此,研究者认为,“原藏皇史宬之清代玉牒,嘉庆十二年移存景山寿皇殿”((3)),在考证玉牒存址时亦提及嘉庆十二年(1807)玉牒移存景山寿皇殿耳殿衍庆殿和绵禧殿((4))。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藏清代档案、故宫博物院藏古籍及官修文献为依据,梳理皇史宬所藏玉牒移贮寿皇殿始末。  相似文献   

15.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1,(11):54-55
紫禁城是明清王朝的皇宫,是北京城中轴线的轴心处。明清的城阙宫殿,沿袭元大都的建制。古人建造城阙宫殿对两个问题是十分重视的:一是供水,一是排水。前者是为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后者则是为排水和防汛的  相似文献   

16.
清代玉牒     
正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该档案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该文献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文献形成年代: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1921年文献数量:2600余册文献保存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央政府所形成的档案(包括皇家档案)主要保存在北京之内阁大库、皇史宬等处.但除此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档案材料保存在当时的陪都——盛京宫殿中.这部分档案材料是现存清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介绍,使世人能够更多的了解它、利用它.本文试将清盛京皇宫档案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给读者,愿这部分档案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清盛京皇宫档案的由来清盛京皇宫是清入关前的旧宫.清入关后,盛京被尊为留都,盛京皇宫仍具有较尊崇的地位,并因此而得以收贮一些清代的重要档案.总的说来,清盛京皇宫档案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1.盛京旧档.清人自建立政权之初,即从太祖努尔哈赤始,就很重视档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18.
明代北京的营建项目,有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王府、官衙、仓庾、寺观桥梁等多种,其中宫殿、坛庙、城垣、城楼、陵寝等工程,规模都很浩大。经过修缮或建,这些宏大的建筑物不少都保存下来,成为北京文化遗产中最壮丽的部分。关于这些建物,特别是紫禁城、天坛、十三陵等,  相似文献   

19.
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所在,这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是明永乐年间在《周礼》"前朝后寝"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按照这个理念,"前朝"是作为皇帝与朝臣处理政务使用的,"后寝"则是供皇帝家庭成员日常起居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在天安门迤东南池子大街南口里,原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明河,名为“菖蒲河”。1977年前后因整治城市卫生环境,改成暗河。地面上东段建成供人们游玩小憩的花园,西段则被某单位仓库所占。原在这条河的西头靠近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位置,有一石桥,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