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这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正确认识“动”的涵义,这也是让课堂教学“动”起来的基础.笔者认为,在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包含学生的表现,看学生是不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就是要求学生“动”起来.而此处的“动”,不但有“学生做、学生说”这类显性的动,更重要的是有“学生想、学生思”这类隐性的动.高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应启发学生思维.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动”起来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老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可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会动”.  相似文献   

2.
悟性是指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首先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语义的丰富性、变化性、发展性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这决定了学生悟性培养的必要性.其次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教”,使学生能自行“学”,“教”是为了“不教”.而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语文素质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个性特点和思维的独特性,更灵活更有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即悟性).最后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体”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悟性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实现“生命体”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每所学校、每个班级中都存在“问题学生“.“问题学生“是指举止行为有偏差学生.这里采用“问题学生“这一概念,而不说“差生“,是因为“差生“这样的称谓,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是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不利于学生成长进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差生“的概念应抛弃,而把部分学生称之为“问题学生“,是一种反映不同教育思想的新概念、新思维、新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有两个主要角色.这两个角色意味着一组从属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即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教师以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不“喧宾夺主”,不干扰交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管师生的角色有几重、如何交互变换,教师都是配角,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5.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写作文当中容易“言之无物”,这是他们怕写作文的一个因素.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言之有物”,有材选,有素写?本文就从学校素材、家庭素材、偶发素材这三方面出发,鼓励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从而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7.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个观点早已是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又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自己有了“一桶水”,怎样倒给学生“一杯水”.在现实中,有些教师,他们的“纵  相似文献   

8.
这是“年月日“的第二节课.这节数学课的标题是“看日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年之中有哪些重要节日.……  相似文献   

9.
陈太琼 《学周刊C版》2014,(12):171-171
在课余时间,我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自己平时的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心中播撒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都明白,学生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而不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我们不能主宰学生的思维方向,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可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却把学生当成是“容器”,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绝大部分的人对教育的要求只剩下了分数,他们用这冷漠的数字界定学生前途.为了这分数,如今的学生需要付出的已不仅是体力和脑力的透支,更多的是权利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程燕 《四川教育》2003,(3):40-41
<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课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学生收集大量的图文资料来丰富教材,扩大学生的信息交流量,并且每一部分留给学生活动的机会都非常宽泛.但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三部分内容都进行深入学习,而且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决定在这节课中,重点让学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起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将日趋激烈,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新科技.取决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十四大后,不少地方争夺科技成果,争夺人才,已显端倪.时代的新要求,促使我们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就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论题,试作阐述.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现实的反映能力,创新意识则指这种能力达到有创见的新水平.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下列一些基本途径.1、在感知、记忆和理解语言材料中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创新意识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是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感知、记忆和理解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木兰诗》“南市买辔头”一句中的“辔”是生字,“辔头”是生词.学生可以从注释里感知到“辔”字的注音与“辔头”的意义,也可记住它们.但这种感知只是肤浅的,记忆也属死记,因此很易遗忘.如果引导学生运用构字法来认识“辔”字,情况就不同了、学生的思维开启后,由“辔”想到绳;由“口”的两边有绳想到马口里有嚼子,口边套有缰绳;又由“车”想到马拉车.不少人在电视里也见过辔头.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这一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这就象过河,必须要解决船或桥的问题一样.我们在运用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时,采用如下八法. 一、题解法.许多课文的课题点明了中心或主要内容.抓住题眼,深化开去,让学生自学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桂林山水》可根据“山”和“水”让学生自学思考:①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这特点是跟什么比较而来的?②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这特点又是跟什么比较而得出的?③作者是怎样赞美这“山”和“水”的?仅仅是赞美桂林的山和水吗?学生自学中弄清了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基本内容就掌握了.又如《奇异的琥珀》《草船借箭》《飞夺泸定  相似文献   

13.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教学难点.机械效率概念是在力、功、功率和功的原理等基础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教好这一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节知识时,主要有下列几个疑难点.疑难1:学生在建立“三功”概念时,受到前概念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经常会听到有老师说:“不当班主任最终是没几个学生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班主任的重要性.那么,班主任是如何加强与学生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这是要谈的班主任的“情感投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备课这节课的容量较大,所以教学更要强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后,我认为要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关键在于“悬浮”.“悬浮”是个引人入胜、颇有趣味的现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浮沉条件的起点.只要把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搞清,讲透,那么物体上浮和下沉的条件便很容易接受.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我设计了六个实验.并以此作为这节课点拨思维.学习知识的基础,这6个实验是: ①学生小实验.请学生在课前每人设计一个“使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16.
&;lt;只有一个地球&;gt;的课后“思考&;#183;练习“,有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由于学生平日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记叙文,对写感想这一类文体不熟悉,写作时很容易无病呻吟或草草收场.在教学这一课时,讲完地球“人类活动的范围小“、“自然资源有限“、“不能指望转移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三点后,学生们已忍不住在底下议论起来.……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小学生只要学了分数,分数的性质就能脱口而出,这无疑是令人欣慰的,至少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但如果问学生怎样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有哪些典型的应用等等,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就寥若晨星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数学教学追求“多而全”决定的.西方教学着眼于“少而精”,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能力都远远高于同龄的中国学生.因此,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按各个专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提高是大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兴趣的提高,又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下面,笔者结合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谈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老师应该学会做一个“甩手掌柜”,学会“放手”.在“放手”中让学生展现自我风采,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让学生自强自立. “放手”让学生去干,首先,就要让学生自己作选择,尊重孩子的努力.有一句话说得好:“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个惊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著名的名班主任魏书生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他相信,“坚持每位学生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相似文献   

20.
所谓的“导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 .“导学”的策略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 ,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转化时期 ,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 ,则学生也许将会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这一本该达到的智力或能力水平 (其结果是培养出“高分低能”或“高学历低能力”的学生 ) .为此 ,我们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