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歌随心动”;论述了歌唱者要达此境界的条件和方法;指出歌唱者不仅仅要具备演唱民族声乐的天赋——好嗓子,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地分析和理解作品的能力、较高的音乐素养、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作品能进行二度创作,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内容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演唱才能声情并茂,感动听者,将听者完全融入音乐中。  相似文献   

2.
<正> 歌唱不仅要求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而且要求咬字吐词必须准确、清晰。歌唱者要具备恰到好处的吐字和表现语言的能力,提炼和美化语言,将它糅合到演唱中去,以便深刻地、正确地表情达意,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器乐作品的演奏,只能通过音乐语言的本身以声传情,让人意会,而声乐作品的演唱(除声乐协奏曲和无言歌外)不但能以声传情,还可以以字传意,以语传神,从而将声乐作品的内容、风格和意境更明白地展现给听众。  相似文献   

3.
声乐艺术是一门最能直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它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演唱一部声乐作品时,能够科学的演唱,达到声情并茂,那么在情感和思想上将会给人一种心灵的感触,从而引起心灵共鸣.本文主要从音乐的内涵、声音的音色、歌曲的处理、心灵的表现等方面论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以此来达到良好的效果,给人以艺术美的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4.
正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可以蕴含深厚的感情,可以展现一种高昂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爱与温暖。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尤其要注重音乐赏析教学,"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拨动学生的心灵琴弦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艺术活动来表现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让听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的主要区别在于,声乐是指以人的嗓音为主,用歌声演绎音乐作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演唱技巧和丰富的个人情感融于一体,能够使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好发声技巧的基础上,将情感恰当地融入歌曲当中,做到"以情发声,情融于声"。  相似文献   

6.
“移情”是古代伯牙从成连学琴的故事中提炼出来的,主要是为了说明演奏者只有真正领悟音乐的内涵,全身心的投入情感,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结合教学中,学生弹奏无味的问题,教师应因势利导,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要演奏(演唱)作品的实际意义,感受音乐的意境,完美演绎好每一个作品.  相似文献   

7.
情感表现艺术,在音乐表演中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情感表现的因素有节奏、旋律线起伏等.因此,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情感表现的启发和培养,使音乐演唱、演奏达到打动人、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课堂的必修课程,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1)学会聆听,手握进入音乐殿堂的钥匙:首先,培养音乐的耳朵;第二,聆听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第三,反复聆听,充分发挥通感作用;第四,聆听多样化的音乐;(2)多种手段,用音乐触摸学生心灵:第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学;第二,对比教学,灵活多变地设计不同课型;以题材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演唱或演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以演唱或演奏形式为中心设计课型、以作品曲式与体裁为中心设计课型。第三,欣赏教学时精讲多听。  相似文献   

9.
出色的小提琴演奏者应努力将作曲家艺术创造的精华形象地体现到演奏中,揭示作品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要做到这一点,全面深入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一、要把握好声乐技巧中交融的情感因素 在演唱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所以不可过分强调一种而忽视另一种。歌曲是将歌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声乐体裁,用演唱的技巧与情感的抒发来激发歌者与听者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唱歌者表现的情感、情绪、情境等才是歌唱的目的。其基本要求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原则是情感表达胜于技术表现,也就是说无论歌唱技巧有多高,都是在主动与主导的情感要求下发挥其功效,表达作品的情感才是最高要求与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苏红 《华章》2011,(34)
音乐表现是人类自我表现方式的一种,是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灵和情感体验的外在体现.故音乐表现能力是主体将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情态来展现的能力,是人们运用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响媒介来抒发音乐情感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把握好声乐技巧中交融的情感因素在演唱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所以不可过分强调一种而忽视另一种。歌曲是将歌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声乐体裁,用演唱的技巧与情感的抒发来激发歌者与听者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唱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与发声心理相辅相成,体现在演唱者对歌曲音乐的情绪表达、情感宣泄、激情发挥和对待作品的热情上。声乐演唱中必须借助个性心理,才能充分展示演唱者的独特优势,极大地提升演唱效果。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享受音乐,以独特的个性心理对音乐加工创造,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发声传达给听众,与听众共同沐浴在这种情感之下,获得心灵上的升华。由此可见,一部作品的演唱成功与否,与演唱者的气质风格、情感创造和个性心里是离不开的。本文将针对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歌唱个性心理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4.
音乐表现是人类自我表现方式的一种,是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心灵和情感体验的外在体现。故音乐表现能力是主体将音乐审美的内在情感体验通过外部情态来展现的能力,是人们运用演唱、演奏等表现形式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响媒介来抒发音乐情感的一种能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二度创作是指音乐表演者在演奏或演唱时,在遵守作曲家原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运用自己娴熟的专业演奏或演唱的技术和技巧,充分调动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情感和表现力,对作品进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传达和再现。扎实的表演技术和技巧是二度创作的根本保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二度创作的必要条件,文化底蕴、生活阅历、情感和想象是二度创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歌唱者要提高歌唱的艺术表现能力,首先要具备丰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演唱中,还要把自己真挚的情感投入到音乐作品中,符合作品的人物形象。同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特点,运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和感受,正确处理歌唱艺术中意识想象和情感的关系,从而完美地抒发音乐情感,展现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巡游各地的游吟诗人是这一时期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他们自己作诗、作曲,自己演唱、演奏,把音乐从一个角落带到另一个角落,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主要承载者。  相似文献   

18.
《幽默曲》(op.20)是著名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优秀钢琴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体裁新颖,音乐情感丰富,演奏难度高.要想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获得完美的演奏效果,除了需要很好地把握音乐风格和掌握手指技巧外,合理的钢琴踏板运用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通过对该曲演奏中踏板运用的方式和技巧揭示踏板的运用对于情感体现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以帮助演奏者更加准确细致地诠释该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  相似文献   

19.
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音乐对人类产生的震撼力量令人无法抗拒,凭借其丰富的内涵变幻莫测的想象,广阔无限的音乐语音来表达喜、怒、哀、乐借助人们听觉,走入我们的内心世界。一首好的作品,必须由作曲家的巧妙构思,创作与]奏者的精湛表]、展现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乐谱的音符需要]奏者的表]给予生命。表]者在表]过程中,既要充分体现作曲家的思想,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补充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给作品赋予新的诗意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把乐谱的内容凭借其]奏技艺,绘声绘色,传情达意地感动每一位听者。如此]奏便称之为…  相似文献   

20.
演唱表演既是音乐艺术 ,又是语言艺术。句法是语义、音乐情感的表现形式。歌手演唱要把握好力度变化、音色变化、速度变化、风格、情感变化对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