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需要全面、均衡发展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是衡量全面发展的三个具体指征。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限定条件下,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涵义;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舞蹈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状;舞蹈专业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能力是中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指导学生不断增进知识,建立深厚的知识基础;贯彻"适当难度"原则;避免教学中的"越俎代庖";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自学能力就是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就能起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在培养自学能力中,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还要把新课内容当作新信息的思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高职语文教学认识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应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转化和能力转化.在教学中不仅教学生学知识,还要教学生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实践中创造知识,形成能力.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在教学实际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换言之,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那么在中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玉昌 《甘肃教育》2020,(6):155-15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情,这可以为他们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通过整体的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大声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改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以发现法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模式,增加实验实践性探究、综合实验题.探究性学习中几种关系的处理:学生主体性与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知识学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验教学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在物理课堂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导学、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启发学生求异质疑,培养其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学会探索;注重学法指导,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思维,学会创新;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渐进提高.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大学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创设研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和学习能力;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协作学习"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0.
孙莲芬 《家教世界》2013,(9X):82-83
<正>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积极探索知识的奥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研究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新知,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更具有现实意义,下面,结合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谈一谈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自行探求知识是素质教育中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儿童能力形成的重要保证.在自然教学中,需要在确保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双基"的训练落实;同时,在落实"双基"时,又不能把知识当作全部的教学目标,而要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能力及其它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认真处理好落实"双基"与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美琳 《职教论坛》2005,20(24):8-11
高职教育的能力可看作个体在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在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中要树立能力课程本位观,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专门职业类课程和职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实现对职业技能的促进和迁移.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的能力可看作个体在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在高职教育能力培养中要树立能力课程本位观,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专门职业类课程和职业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实现对职业技能的促进和迁移.  相似文献   

14.
孙永春 《中国教师》2010,(23):21-21
<正>教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要教给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前几年,国内围绕"知识与能力哪个重要"的论点曾展开争论:有的人认为知识重要,因为掌握了知识自然就培养了能力;而有的人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强调探索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再次发现"已有知识的过程加强"知识的重新组合"即综合能力的培养着力实践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能力"是班主任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个体不是面临抉择与取舍,因此必须具备相形的处事的能力;决定个人成功的,往往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能力。一个人拥有知识,如果不善于运用,知识就成了累赘。在素质教育中,我们特别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应该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教学已不再是仅为了传授知识,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学生的被动学习有效地转变成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分享知识的快乐中学到新知识、新技能,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日常的口语交流的技巧,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19,(5):95-98
多项研究显示当前的语言学导论课存在着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研究以某高校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来验证新模式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从新的教学模式中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21):118-119
<正>知识迁移能力就是用一个或一类知识影响另一个或另一类知识,甚至影响另几类知识,它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很重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仅靠学生的自主体会是难以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本文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中"气压带和风带"一节为例,探讨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一、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有意渗透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韩洪凤 《考试周刊》2014,(96):81-81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由"学会"发展为"会学",由学习知识到发展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从以下方面做起,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一是培养预习习惯,提高感知能力;二是调用各种感官,提高理解能力;三是强化巩固意识,培养温习习惯;四是善于归纳总结,升华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