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学作品。作为具有艺术美特征的文学作品,无疑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开展文学作品的阅读审美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美育”的语文学习规律。那么,小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应当如何着手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文...  相似文献   

2.
技校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王德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来实现的。所谓文学欣赏就是人们在阅读或听讲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和散文等。这些作品除了让学生学好语又知识外,它的主要社会功能是诱导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3.
一、课前设计进行美育渗透 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和领悟.文学作品中,包含着美,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对美的欣赏,这就是审美.  相似文献   

4.
美,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在阅读中感受美,是教学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健全学生人格的应有之义。文学作品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育作用。思想品德作为一门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德育课程,负有帮助学生实现道德成长、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根本任务。从这一层面来说,美文阅读与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天然的融合气度。王坚同志认为,浸润于长期文学作品阅读、思考与感悟中的思想品德课堂,能够更好地涵养其文化路径,对于学生思辨习惯培养、价值观念生成、人文素养熏陶都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设计进行美育渗透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和领悟。文学作品中,包含着美,人们阅读文学作品就是对美的欣赏,这就是审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审美教育的资源,并对文学美育中的审美评价能力做出分析阐述,针对中学语文存在的"多元解读"和"多元有界"的争论,从文学美育"美美与共、美人之美""勇于取舍、理性评判"和"注重底线、扬善去恶"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运用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概念,把明确的概念和理性尺度作为审美活动的支柱,并成为审美评价能力的依据;同时把"时代和文体的约束"作为多元有界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澄清胡乱解读、抹黑名家的阅读乱象。  相似文献   

7.
散文作品的阅读最能体现人文性的特征,最能提升人格、陶冶情操,最能对学生起到文化的构建的作用,也最能考察一个人体验、感悟、鉴赏的程度和水平。因此,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般都以散文为阅读材料,用主观试题的形式考察考生的能力,引导中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真正重感悟、重熏陶、重鉴赏。如何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避免备考的盲目性和陷入茫茫的题海。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具有独特魅力,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对真、善、美进行追求,具有认知、审美和教育的价值。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提升文化品味、塑造情感世界、净化灵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固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授  相似文献   

9.
王爱民 《学周刊C版》2011,(12):185-185
在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学作品(散文、小说)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分量重、分值高、难度大。一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字数5000字左右,文学作品阅读题的阅读文本1000字左右,分值22分,是作文之外分量最重的题目,  相似文献   

10.
王丽珍 《现代语文》2005,(10):47-48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我们知道,使青年学生"学会审美"是21世纪语文教育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标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家陈村说:"语文首先是美育."语文教材把"文质兼美"作为自己的选文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阅读题可以说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美育是一把金钥匙,是古代文学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德育、智育而弱化乃至忽略美育的现象.作为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发展美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从观念上真正重视美育,注重人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注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其审美创新精神等对加强美育建设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下鲁迅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浅阅读的现状,提出鲁迅文学作品需要"深度阅读"的看法,主要阐述了采用"沉入词语"细读的方法,开展鲁迅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教学的目的在于借助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抨击,熏陶、感染、打动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小说是中学生在课堂内外接触得比较多的文学样式,如果学生在阅读小说文本过程中充斥着各种误读误解,阅读目的就很难达成。  相似文献   

15.
非文学作品也有美感,对它进行审美教育必须抓住其所具有的美育因素:立意美、结构美、表现手法美、语言美、思辨美.非文学作品教学也应是美育过程:美读,去感受美;勤笔,去创造美.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非文学作品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效果会更佳.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17.
<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体裁样式,它的阅读也是考查的重点。熟悉考点,掌握方法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一、考点透视散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高考命题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两种体裁的作品阅读。语文《考试说明》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的文学作品"。涉及此要求的考点共有八个,三个能力层级。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欣赏性阅读是一种审美阅读,即从文学作品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它也是进行审美评价的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欣赏性阅读的总要求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  相似文献   

19.
报刊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用速读的方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具有切口小、研究细、见效快等特点,如同"游击战"与"阵地战"之间的区别,可以在学生拓展阅读活动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美育是由语文学科的审美属性所决定的,它包括了语言文字与文学作品两大系列。而文学作品又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美育中不可忽视对语言符号和语言行为本身的认识。同时语言符号与语言行为本身的审美因素,应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