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爱的艺术     
蔡伟华 《广西教育》2010,(19):41-41
陶行知先生曾身体力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的核心就是"爱",因此,探索与实践对学生"爱"的艺术,是每一位老师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10,(10):21-23
近年来,我校基于"人"发展的根本需求——成长;也基于现代教育的追求——尊重"人"的差异,依靠和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更基于大教育观的要求——家长、学生和教师一起成长,共同享受教育,提出"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的办学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探究直接抵及教育的本质——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为了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将积极探究"为每个师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推进教育校本化。  相似文献   

3.
小说《红字》中的珠儿是个特殊的人物,她的生命是伴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开始,其使命是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作者的创作心态。珠儿引导读者穿越文字的表面,直达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而理解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视点"和"暗含作者"这两种叙述技巧的采用,使作者的主题和创作意图表现得更加明确,使读者更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得得好:"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生命主动、健康地发展,是让每一个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教育中通往人生的幸福圆满。  相似文献   

5.
封莉蓉 《上海教育》2014,(33):57-5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宋庆龄学校将"爱"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启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每一个儿童工作者的期许。爱,是宋庆龄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宋庆龄教育思想的核心,已渗透进宋庆龄教育事业追随者的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标志,亦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倾听"(倾听"在词典上的含义是"细心听取"),同时它也赋予我们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看到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表述,唯我独尊的学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元素。大学是典型而特殊的知识型组织。大学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基本的社会职能对知识进行传承与创造,从而实现自己的基本文化使命。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进行着不同类型的知识文化活动,但总体而言,大学主要的文化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高深知识进行的。在历史上,大学很好地履行了传承和创造知识的文化使命。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尤其是外国语大学在很好地完成"将世界介绍给中国"文化使命的同时,更承载着"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8.
梁帆 《中学教学参考》2011,(18):118-118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正在全国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神圣使命。基于这一理念和使命,我改变对待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态度、看法和工作方式,以教师的形象,配合医生的心境,正确对待他们,深入了解,对症下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借贷"就是其中之一"药"。  相似文献   

9.
学前教育学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使得学前教育学必须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研究。从这一立场出发,对以实践为主线的"学前教育管理学科"和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技能学科"的价值观和使命观提出了质疑,并期待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的理论研究为主线的"理论学科"能够担当起学前教育学的主流使命。虽然,目前学前教育学主要承担着三重使命,但是,学前教育学历史使命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即推动学前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它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教育应该回归本质。"回归什么样的本质?我觉得应该从重温学校的使命开始。  相似文献   

11.
叶飞 《教育导刊》2011,(7):15-17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语境下,学科教师的教育使命往往被片面地圈定在"教知识",培养"知识人"上。这种观念使得学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偏向于知识主义、专门主义、价值中立主义的立场,回避品德教育责任,忽略学科教学中的德育使命。但是,作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者,学科教师事实上肩负着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使命。学科教师需要自觉地履行这双重的使命,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到德育工作当中,从"德育忽视"走向"德育自觉"。  相似文献   

12.
石军 《教育导刊》2010,(12):19-21
"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简称"中国教育30人论坛",EduTOP30)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所高校的教育学院(学部)共同主办。本次论坛年会邀请了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30位意见领袖,于5月14~15日聚首中山大学怀士堂,畅谈"教育与中国未来"。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们从"走出困惑:中国教育的使命与视野"、"教育改革,为了中华之崛起:教改方向、方法与体制"和"大学之道:走向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主题就教育问题进行跨领域、跨学科、跨文化的激扬对话,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是"人"的自觉,其本质是主体的"自我反思性构建",自我超越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义。"文化自觉"与教师教育场域之间具有的内在耦合性及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诉求是促发教师教育文化自觉命题的"双轨"动因。教师教育文化自觉的向度、意涵、基本价值构成等体现为"文化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教师教育场域中的具体释放或表征。从新世纪教育的使命出发,"文化自觉"应为教师教育实现21世纪"人文重建"使命的实践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14.
缪成秀 《考试周刊》2012,(42):161-162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是西方近代主要的教育思潮或流派之一,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不变的要素,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教师在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注重学生的心智训练,使之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要素主义在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15.
《论学者的使命》是费希特的代表作。在书中,费希特将自在的人的使命作为立论基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的人的使命,进而讨论了社会之人的阶层分工,认为学者是社会阶层中平等之一员,他们是献身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学者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关键是教师资源配置均衡,而这必将对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传统产生冲击。引领教师从"学校人"向教育"系统人"过渡,最终成为教育"事业人"是当前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写作能力是中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为人处世、表情达意、爱心品质、责任使命等在作文中都有所反映,故有"文如其人"、"见其文如见其人"之说。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科技在创新,文化在创新,经济在创新。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要靠创新的教育来培养。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创造性人才将成为今后教育改革的主旋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德育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德育只有揭示"人"的本质,认清"人"的存在形态,通过"人",以"人"的方式,使学生成为"人",才能破解内在矛盾,完成自己的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校长领导力,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在于实现三个"转变",领导力的主要体现在于使命管理。校长的使命是办好自己的学校,核心使命是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而认清自己的使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造性思维是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