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科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科学课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要求我们老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巧用生活资源,拉近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探究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益,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就科学课学科特点而言,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蕴涵丰富多彩的科学素材。如果能把这些素材与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科学学习中与生活亲密接触。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体验科学的智能魅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设置、学以致用、关注未来生活世界的发展”方面来谈谈初中科学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来源于生活,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将蕴藏其中的种种知识经验不断积累、反思、实践,进而抽象为科学知识。随着社会变迁、地域分割,以及学生主观认识上的原因,科学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难以符合各地的生活实际,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能在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资源,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化的素材,学生就可以从中得到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立足点正从单一地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科技后备人才转向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转向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科学体验活动是青少年认识科学、参与科学活动的起步。他们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学到有关的生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22):32-33
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注重科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实现科学教学的生活化。通过实施初中科学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知识技能。本文在对生活化教学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增设生活化教学内容、开展小组生活化探索、设计生活化问题四个方面探讨初中科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香港《生活与科学》教材中探究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毕华林 《化学教学》2003,(1):67-69,63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生活与科学>系列教材是为香港中七至中九年级学生编写的综合理科教材.该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从社会生活问题出发,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强调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地、科学地操作和思考.整套教材内容有趣,图文并茂,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并学会对社会问题做出思考和决策,为学生适应21世纪的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包含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是一门趣味性极强的学科。新课标强调,科学教师在教授科学知识时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拉近科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拥有真实的学习体验感,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中回归生活,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学习评价也非常重要。科学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生儿,它跟老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给人以全新的体验,加入了许多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地让学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在实际体验中感受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评价要为教学服务,推动教育的发展,推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就是要通过评价给予学生快乐,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强大的动力,从而激励、推动学生的科学学习。  相似文献   

9.
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认知、生活需要以及教材内容特点等,通过实践体验、多元交流、拓展延伸、直观感知等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多维想象,理解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夯实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我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科学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生活经验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正确的生活经验,对于初中科学的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利用正确的生活经验,改变教学的侧重点,指导课堂教学;错误的生活经验,对科学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消除这些错误经验;生活经验缺乏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科学教学,要通过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生活感受与体验等问题,从联系生活实际入手,对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有意味"地学习科学,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要通过生活事例,运用认知冲突同化抽象的科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建构;要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生活化,即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联系生活讲科学,科学问题生活化,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验所熟悉的事物材料。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科学教学要在科学教学中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景,使他们在熟悉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科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事物之间均蕴涵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从而使学生一见到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科学问题就倍感亲切,学起来也兴致盎然。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无比的吸引力,科学世界的纷繁奥秘让学生产生着无穷的向往,教师在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加需要注重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限制,积极引领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走入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的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在拓展教学方面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等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探究性,让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科学学习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科学知识相适的、包含科学问题的生产、生活中的科技事件。创设科学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设科学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科学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开篇语: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科学知识不可能都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有时需要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前提下.借助于身边的一些器材,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探究活动。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必要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充实学生的科学生活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养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社会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引导探究、实施探究性学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9.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以往初中科学教学以课本为主,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导致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际应用科学知识能力较弱.我们知道,许多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想象实验是一种比较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真实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来完成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科学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地掌握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心理特征,从生活中发掘经典的材料,设计出符合小学生科学想象力的实验。文章对小学科学想象力实验教学模式如何充分挖掘素材进行分析,总结出挖掘生活素材对小学科学想象实验教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