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案例一】一位老师教学《九寨沟》,她的教学过程如下: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初读课文后的印象。2.展开讨论:要深入了解九寨沟可以用什么办法?(读书、上网、看…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叶少兰解释说:"通过盖叫天的虚拟表演,人们就能看到山、水、风、雪;通过他的眼神,人们看到了风有多大,浪有多高!而这些,如果都用布景表现,则韵味全无."这虽是在讲演戏,但笔者觉得其中的奥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强调的阅读感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且看以下两则案例:  相似文献   

4.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讲过一段话 ,他说 :“要熟戏生做。不论怎么熟悉的剧目 ,演出之前 ,必须把它当作生疏的戏 ,认真排练 ,琢磨还有什么缺点 ,应该怎样改进。这样 ,才能使后一次的演出超过前一次 ,使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有所提高。”由此 ,不禁联想到教学。演戏如此 ,教学不也是如此吗?有的教师一门课程教了多年 ,但是 ,“年年老套套 ,同腔亦同调” ,没有什么改进 ,学生反映总是“一般” ;而有的教师任教时间虽不太长 ,却能“日进有功” ,年年得到长足的进步 ,由一个教坛新手迅速成长为“行家” ,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热爱。究其原因 ,…  相似文献   

5.
最近,从一份资料上看到,梅兰芳先生在世的时候,曾有人向他讨教演艺成功的“诀窍”。他回答说:“我把每一次上台演戏都当作第一次,总不敢马虎从事,即使是演过几百场、滚瓜烂熟的戏,上场前也总要温习温习,做好准备。”这使我油然想起前不久披露报端的一则“妙闻”。说是时下影视圈里有些青年演员,拿到一个剧本,只需熟悉一下剧中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其造型特征等等,而无需下那份背台词的“笨工夫”,更不要说上场前的“温戏”了。一旦“进入角色”,则任凭自己即兴发挥,“台词”也有了,无非是现编现说,哪怕不时“来个把病句”…  相似文献   

6.
一天,大孙子放学回家,兴致勃勃地来找我,说要让我猜“谚语”。我问是什么“谚语”,他说:“‘八仙过海’是什么?”我说:“是‘各显神通’。”他问:“那么‘十五个吊桶打水’呢?”我说:“那叫‘七上八下’。”他说:“这些‘谚语’你都知道?”我说:“这些都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这不叫‘谚语’,这叫‘歇后语’。”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看来,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相反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相似文献   

8.
著名京剧演员盖叫天在《粉墨春秋》一书里,曾回忆少年学戏时,老师在艺术表演上对他的严格要求。老师强调说:“如果含含  相似文献   

9.
下班后,我给两岁半的女儿讲故事,随手拿起新买的《白雪公主》,津津有味地讲了起来,讲着讲着,看到女儿皱着小眉头和不太理解的神情,我似乎意识到了故事中情节和措词的难度,就笑笑说:“这本书太难了,你听不懂。”然后就拿起了《婴儿画报》给她讲。过了几天,我拿着一沓书,正要给女儿讲故事。她一眼就看到了《白雪公主》,抽出来说:“妈妈,这本书太难(男)了。”我点点头,她接着拎起另一本书说:“这本书‘女’一点。”这本书“女”一点@陈学敏$河北任丘华北石油综合十处第一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
“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林海》)这里的“美丽”与“漂亮”是相通的,都表示“好看”的意思,但两个词之间也有区别。1郾“漂亮”有“出众、精彩”的意思,“美丽”则没有。如我们观看篮球比赛,可以说成“漂亮的盖帽”,而不说“美丽的盖帽”。2郾“美丽”有“崇高、美好”的意思,“漂亮”则没有。如我们可以说“美丽的灵魂”,而“漂亮的灵魂”的说法显然讲不通。3郾“美丽”一词多用于书面语,“漂亮”则在口语中运用得更多。4郾“漂亮”一词有“AABB”式的重叠格式,而“美丽”却没有。所以,我们通常会说“漂…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 一天,在下班的路上,我看到了两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他说了声“语文老师好”,我脑子极力搜索他叫什么名字,可最终没想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7,(5):51-51
宋朝有个文人叫杜默,其诗以豪放见称。不过,他写诗不讲韵律,便有人说那不像诗,不伦不类。以后人们一看到不像样的诗文,  相似文献   

13.
改名     
高云 《早期教育》2001,(7):10-10
缪估是幼儿园有名的“调皮大王”。一天早晨。我提着重重的一箱橡皮泥刚进幼儿园大门,就见佶哭哭啼啼地扯着妈妈的衣服不肯放手。他的妈妈则露出了一脸的无奈。见佶不肯跟我走,我说:“缪佶,你今天为什么不肯进幼儿园?”他冲着我大叫:“你不要叫我缪佶啦!”还不停地摇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帮我去改名。”我觉得很奇怪,便问:“你不叫缪佶,那叫什么?”他说:“我要叫沈天益。”我有点儿莫名其妙。佶妈妈苦笑着告诉我:“佶多次闹着要我帮他到老师那儿去改名,说在家叫佶,在幼儿园叫沈天益好。因为老师天天表扬沈天益,说沈天益聪明、听话。如果他也叫沈天益,老师也就会天天表扬他了。”  相似文献   

14.
“汉奸”     
汉奸是坐着一辆能照出人像的轿车回村的。“汉奸”是儿时打仗演戏留下的绰号。出外几年,汉奸发了财。发了财说应该回老家看看老父老母,看看这方山水这方人。汉奸知道很多年前有一个叫项羽的说了一句类似的话。汉奸有点怕,他怕村人还叫他汉奸。回家之前,他写了封信,写了几大张,归纳起来是:不要叫我  相似文献   

15.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准备通过点名把学生叫到跟前当面批改作业。这时,前排一个平常不爱讲话,学习成绩较差的男生走到我的面前,轻声对我说:“老师,您可以先给我批改作业吗?”我说:“可以呀!”他红着脸,用低得只有我能听得见的声音怯怯地说:“老师,给个‘优’吧!”我抬起头来,惊讶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16.
有个小孩叫全全,却有个外号叫“半半”。有一天,“半半”吃饭了,但只吃一半。吃了的一半对碗里的一半说:“球场上见。”话没说完,“半半”到了球场上,但他只踢了半场,踢了的半场对另半场说:“书桌上见。”话刚说完,“半半”开始写作业,但他只写了一半。写好的一半对剩下的一半说:“厨房里见。”一转眼,“半半”又到了厨房里,原来,剩在碗里的那一半饭在喊他吃饭哩。吃完了这一半饭,他开始洗手,但他只洗一半。洗完的一半对另一半说:“动物园见。”这回,剩下的那一半可不同意了,在他身后哗啦哗啦地喊:“喂!水龙头没关呢!…  相似文献   

17.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5,(12):24-24
“接着讲”,出自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自谦之辞。冯老讲了一辈子的中国哲学,他说自已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两句话只差一个字,但是精神全异。“照着讲”是一种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态度;“接着讲”则是一种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发表于1918年底的随感录(三十三)(收入《热风》)中说:“现在有一班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的人的对头。于是讲鬼话的人,便须想一个方法排除他.其中最巧妙的是捣乱。”又说:“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于世界图说》。他拿了俪,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解放后的版本对“神童”有个往解:“指当时山东历城一个叫江希张的孩子。传说江希张不到十岁,就著了《四书白话解说》(息战》t大于图说》等书…  相似文献   

19.
“憨哥”致富记骄阳湖南省桃江县修山镇柳溪村有一位叫符玉军的青年农民,人们一向叫他“憨哥”。久而久之,有的人只记得他的绰号而忘记了他的真名。而今,人们在叫他“憨哥”时,总要在心里加上一句“憨哥”不憨。村里人见他近年来年收入10多万元时,心里免不了嘀咕:...  相似文献   

20.
一向“戏化”活动教学说“不” 活动教学“戏化”,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做秀”“演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