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媛 《文教资料》2011,(13):4-6
《论语》中多处记载了孔子关于诚信方面的话语,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诚信这一道德品质。诚信是人之根本,是人之为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人类由于相互需要而进行交往活动,而诚信是人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点,只有诚实守信才可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诚信能够维持社会存在并且促进社会发展,统治者若要很好地治理国家,稳定社会,必须先"取信于民"。本文从立身之道、交往之道和治世之道三方面来说明诚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几年来已引起社会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关注的素质教育,结合《四书》中《大学》所阐释的教育理论,论证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建设一脉相承,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相似文献   

3.
于丹 《中学文科》2007,(10):17-20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从中可以看到他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张占武 《职业技术》2006,(22):108-109
《孙子兵法》中对为将之道论述极为详尽,不但要求为将者要“智”“、勇”双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静以幽,正以治”同时要求为将者要善于权变,只有这样,为将者方能成“为国之宝也”。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采撷九流十家学说之长,融合儒、墨、名、法等各家优选基因,阐明治国之道,为秦国强大和秦始皇统一中国作了积极充分的思想、化及舆论的准备。其充满智慧的科学人思想资源,对于我们当下的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论思想在《淮南子》复杂的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其本体论、宇宙论还是养生论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然而,其道论也可以从道之体、道之用以及道之体用关系等三个方面来展开。从道之体来看,其作为宇宙之本原,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性质;从其形而下之“用”来看,则是“无为”;从道之体用关系来看,《淮南子》中的“无为”与“道”之内涵互为表里,并且使“道”体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闲斋书简》为分析对象,从“为人”与“治学”两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学术思想与精神世界。从“赤子之心”、“情与礼”、“散淡”、“文人气息”几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人生境界从“提高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作为创造力的生命活动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人情味’”、“学术研究中的文字之美、生命之美”几个方面,讨论钱谷融先生的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8.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指出文本于道,文是至高无上的道的体现。山川绮月、花鸟木石皆为自然之纹饰,人为"有心之器",理应有文采。天文、地文、人文均为"道"之体现。"道"通过圣人的文章得以体现,教师应担当起"圣"的角色通过缔造要约写真的课堂向学生明道。  相似文献   

9.
从《谕儿书》可以看出,吴汝纶教子,重视从健身、育德、求知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使其全面发展,这些主张体现了吴汝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庄子哲学中的重要意象之一的“浑沌”,是具有特定寓意的,它是道的一种感性显现,体现了庄子道论的基本特征。对《庄子》中“浑沌”的解释当以《庄子》为本,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不宜连字面意义都不顾却一味的以新解古,以西解中。  相似文献   

11.
朱熹毕生致力于诠释《论语》,他对论语的认识代表了理学与宋学论语学的观点。朱熹强调《论语》蕴含了深刻的圣人之道,他采取本体诠释的方法提升了《论语》的哲理化程度,使《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获得了形而上的意义。朱熹对诠释《论语》提出了“玩味”、“切己”的要求,以期达到“浃洽”的境界。朱熹并非纯粹是为了知识而诠释《论语》,他更重视的是把《论语》中的圣人之道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全球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格局的变化使《道德经》受到关注,道家大众读物大量出现。死The Tao of Pooh即是其中佼佼者。作者本杰明通过虚拟的他与小熊维尼的对话及维尼的经历对“道”作了阐明。这本书中的“道”无法以言语表达,反对理性知识,推崇“无为”生活。这种对“道”的认识,源于当代西方社会对传统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反思,既表现出多元文化下对“道”认识的进步,但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中的“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作为“思想圣者”以民为重治国理念的重要表达,是其“以有为修无为,以无为成大为”的治世追求,亦是其实现“大有大无,大无大有”的“以道治国”平天下的至善境界。然而,历代注疏对老子“小国寡民”的解释多有失偏颇,甚而误将“小国寡民”作为一种消极遁世之说。“小国寡民”思想应从时代变局、圣人之治、无为而治、治世之道等方面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4.
《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儒家诗论系统,结合《毛诗序》合理的理解和解读《诗经》中所蕴含的思想,从“人伦礼仪”、“天下之乱礼乐王道”及“天人阴阳谐和”三个逐渐深入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从现实层面阐释《诗经》的要旨一“《关雎》之道”的文化内涵,便于《诗经》以本来面目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15.
自孔子学说形成以来,探讨人伦关系始终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朋友关系更是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乐于交友但不主张滥交友;他提出了交友的标准,并对朋友如何相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内容对当今社会的人际交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之道》一文要立足现代视角解读,要建立在对国家文化的认同与对社会制度的认同基础之上进行解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继承“三纲”“八目”之文化精华,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学生应从“大学之道”的解读当中认识到生活中无论高低贵贱,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来修己之身,才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继承者与开创者。  相似文献   

17.
《孙子》虽是兵学圣典,但兵法里面亦有哲学,故其能超越时代、跨越地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家庭教育是关系个人发展、家庭幸福、民族兴衰的大事,故为人父母亦需如将领般讲究战略。  相似文献   

18.
《论语》开篇蕴含着进入整部《论语》,进入孔子的教育世界的核心内涵。从个人性的学而时习,到与朋友相与共学,到积极走向他人,这里呈现的既是学习方法与路径,也是学习境界的递进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意义逐步提升扩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乃是个体通过学习而走向他人、融通他人的过程,是个体立己立人、成己成人得以实现的过程;学习之道的根本旨趣乃是个体成人之道。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显现出孔子作为师者的典范意义。这其中,不仅蕴含着孔子的教-学之道,而且也蕴含着完整的教与学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家书》曾对中国近代学人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从1879年至1949年的七十年间,《曾国藩家书》(原名《曾文正公家书》)一直是读书人必读的书。毛泽东1917年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家书》包含了仰事父母、下教子弟、治军为政之道等方面的真实思想.而其训导子弟之法尤为学人所仰慕和效法。在《曾国藩家书》中,无论是与祖父、父、叔父书,与弟书,还是与妻、  相似文献   

20.
朋友之道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 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