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薛彩荣 《培训与研究》2011,28(1):127-129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春晓》原文及其六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的及物性分析,探讨古诗英译的得失,并检验功能语法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3.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不仅对研究语言系统和语篇分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方法。本文从"选择就是意义"这一基本原则出发,运用Halliday相关的经验纯理功能理论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三篇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尝试以更加客观的角度讨论功能对等的翻译。结果显示,译文对于原诗的过程类型的取舍,使得原诗的交际功能无法在目标语中完全体现,完全对等的诗歌翻译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韩礼德的经验纯理功能入手,分析了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的五种英译文,希望能给翻译研究带来启示,帮助人们重新审视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难题;同时通过讨论佐证了黄国文教授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力作,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已被译为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在文化竞争激烈的今天,此诗的译文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出发,在众多的译本中选择中外译者的译本各一份,分析译本与原诗的对等,以期丰富及物性角度在中国古诗翻译及翻译分析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经验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及其两篇译文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功能语言学在古诗语篇分析和古诗翻译研究方面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功能语法认为语义系统通过词汇语法系统来实现,因此古诗译本在措辞和结构方面的选择必然影响语义和文体特征的传达。及物性分析作为最为流行的语篇分析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古诗译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有可操作性,表现在:及物性系统关于过程类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划分为译者提供了客观参照;及物性成分的不规则分布体现"失衡"或"失协"的文体特征,为译者传达无形的文体特征提供了有形尺度。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少数学者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汉诗英译的不同译文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既对汉诗及译本进行英汉对比,又对其不同译本进行对比的双重比较并不多见。以唐诗《春晓》的原文与译文及不同英译本的及物性分析为例,尝试从系统功能的及物性角度进行汉诗原文与译文以及不同译本之间的双重比较,来验证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汉诗英译中进行双重比较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一诗的六种译文进行了语篇纯理功能分析。通过对翻译作品进行语言分析,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对一些翻译问题重新审视;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衔接、逻辑一语义关系、主位结构和信息中心几个方面舟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研究古诗及英译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为古诗及其英译文的赏析和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以《她住在人际罕至之地》及其3个中译本为例,用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的6个过程对英诗汉译中小句的传译进行话语分析,重点考察英诗中小句传译的变异,发现英诗汉译中变异的不可避免性。这说明英诗汉译中忠实只是相对的,而变异却是绝对的;忠实只是宏观的描述,而变异是微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典籍外译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国内外有众多翻译版本。《邶风·静女》选自《诗经》,是一首情诗,它的翻译引起了很大关注。以翻译中基本的忠实和通顺为标准,同时运用回译的手段分析《邶风·静女》英译的两个版本,指出两个版本的优点和不足,旨在为典籍英译的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3.
唐代传奇小说《崔护》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爱情故事。小说的主题是告诉人们:情非小事,可以生人,亦可以杀人;君子于情不可不慎,不可以情害人。明确提出“君杀吾女”的命题,为久已隐含在唐人小说中批判文人士子以情害人杀人的思想认识最终点题;赋予农家女封建士族正妻的地位,体现出了对农民一定的尊重;生动描写女子主动示爱,充分肯定了女性追求和享有个人幸福的权利等是其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边城》的两英译本看隐性连接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分析了隐形连接,进而结合《边城》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汉语隐性连接英译,通过沈从文《边城》的两本英译本,从句法、句序和句意三方面对比研究汉语篇章中隐性连接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牡丹亭》最为著名的白之和汪榕培的两英译本,对比其在两译本中的翻译方式,提出日后推介汉籍英译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边城》两种译文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以中国湘西为背景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对《边城》两种英译本从翻译策略方面进行比较,并由此得出结论:一部好的译作应在语言层面上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在文化层而上应保留原作的文化背景,即运用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胡萃,1999年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杯; 胡萃,2000年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杯; 每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同主持评选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激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崇高荣誉。在这样全国范围的高规格评选活动中,胡苹先生的博士生连续两届获此殊荣,一时传为佳话。这样的学者大儒,在浙江大学是独一无  相似文献   

18.
诗歌翻译是选择的艺术,而选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赏析王维《渭川田家》的三种英译文,对唐诗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以及散体、韵体译诗问题做出思考,认为译者只有从整体上掌握原诗的命脉,在措辞和句式上进行精心选择,才有可能创作出具有独立意义和内在生命的译品.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中国翻译了多部女子教育理论著作。我们选取晚清最后十年里三部译自日本的《女子教育(论)》加以分析,从侧面展示了教育界对国外理论的选择与吸收,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女子教育体系的过程。在三位翻译者中,单士厘的女性身份,则具有鲜明的先锋色彩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一个较为开明、封建礼教较为松弛、女性所受封建束缚较少的时代,所以唐代女性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生活中已经出现了重情、率真等气象,因此,唐代女性爱情诗就具有了直率和热烈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