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大学生用传统的磁带学外语、练听力已经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巧轻便的Mp3、电子词典、手机等。为解决学生们提出的能否把外语教材配套磁带或光盘内容传送到Mp3上这一问题,我们做了音频格式转换工作。现在学生们想听哪方面的外文音频资料,我们就给他们传送到Mp3上。他们随身携带,有时间就听,非常实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外语的兴趣,为他们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条件,使学生们学外语的方式呈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同学》2006,(4)
Mp3发展到今天,要在技术层面上添加新的成分已不再容易,而随着MP4等新兴数码产品逐步成熟,Mp3的生存能力将要受到严峻的考验。既然无法再次将MP3的核心技术提高一个档次,开发商们于是开始在外型设计方面大做文章。近来,一些以卡通人物或小动物造型为主的Mp3纷纷问世,它们以新颖奇特的外观、靓丽纷呈的色彩,改变了 Mp3自问世以来冰冷单调的格调,注入了新的创作理念。我们在此精选了一些有个性、有创意的图片,相信它们一定会带给广大Mp3爱好者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一起欣赏一下吧!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Mp5实现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博客、微博、播客、RSS、电子书、电子杂志、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短信、手机视频和IPTV等等。目前,新媒体对我国青少年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青少年情绪情感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容易促使青少年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逆反心理加重;造成了青少年闭锁性与开放性共存的矛盾状态。因此,要从媒介素养教育、媒体监管、网络立法、加强正面宣传等消除新媒体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家有女初长成,表妹hh虽然年龄小,但是因为上学早,如今已经考入了位于青岛的某名牌大学。临行前,跟报纸、电视上描述的“90后”们一样,hh装备好了手机、MP3和笔记本电脑。第一个假期回家,hh一进门就大放厥词:“什么破学校、破专业,实在令人失望,我要换专业。”二姨(她妈)听后异常气愤:  相似文献   

5.
哈烧谍报     
《学生电脑》2010,(5):10-11
智能圆盘,蓝牙控制中心 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并操控手机、Mp3、遥控器等常见电器产品,一盘在手,操控无忧。  相似文献   

6.
文旭 《家长》2010,(11):13-1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机、MP3、电脑等一些原本只有成年人才会拥有的电子产品成了学生的必备品,甚至成了学生的随身物品。我所教的初二年级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几乎都有这三样东西,但学生们对待电子产品的态度各有不同,所以有的学生成了电子产品的受益者,而有的学生则成了电子产品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王金战 《家长》2010,(2):56-57
别让手机干扰学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的中小擘生周围充满了诱惑,比如说电脑、网络、电视、手机、MP3.MP4等,这些工具本来都是为人服务的,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人反而成了这些工具的奴隶。这些高科技的东西,表面上确实比学习好玩,但从深层次上来看,未必比学习有意思。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城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聊天.玩游戏……在学生手中。手机是多种功能的集合体。既是他们的通讯工具。也是他们的玩具。“有事给我打手机!”这是现在城市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孩子已经占到一定比例。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已经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在寄宿制学校拿手机的中学生比例更高。正因为如此。一些商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开发并上市了针对中小学生用户群的儿童专用手机。而老师们对此大都十分苦恼——如果上课时遇到有学生使用手机。老师就是再生气.但却没有什么好办法。批评几旬吧。转眼就忘了;没收了吧.手机又不像书刊和其它玩具。属学生的贵重物品。早晚都得归还;禁用吧。只要学生们调成振动档.将手机往书包或衣兜里一装。老师们还是防不胜防。也许可以这样说。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课堂上的公害之一。它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的讲课情绪。虽然目前不提倡学生使用手机的学校占了主流。但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家长和学生们还都有其使用手机的“充分”理。那么。中小学生用手机到底应不应该制止呢?  相似文献   

9.
目前,手机已经成为极为流行的通讯工具。不少电信部门顺应潮流,推出每月5元月租费的“学子通”业务,学生用手机现象在大、中学,甚至小学正流行开来。对此,有的学校采取了禁止的手段。作为教师,我想讲讲自己的看法。一、学生使用手机是信息社会的需要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学生使用手机可能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些麻烦:如学生攀比、与地方联系过多、干扰学习、黄色信息污染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使用手机大势所趋,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的学子们,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他们就有享受手机给他们带来的通讯便利的权利。第…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2009,(10):41-42
一般来说,学生偷东西主要出于以下心理原因: 1.强烈的占有欲。有的学生对某一物品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但通过正当途径满足不了这种心理需求,于是就采取偷的手段达到目的。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别人的卡片、文具、饰品,羡慕别人的MP4、手机等,或向别人索取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