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是活化的语言,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变化,词义出现转移、扩大、缩小等演变特征。"荤"字等词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产生了词义上的古今差异。这些词语是汉语中的活化石,为人们研究汉语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秦莉 《文教资料》2007,(2):75-76
本文立足于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学”字所指称活动的产生根源“、学”字词义的产生和发展动力以及相应的学习文化现象。通过对“学”字的分析来说明汉语词汇词义发展的一般轨迹。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词义引申从形式上看应有两种方式,即“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由此也能从其内部找出它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4.
从汉代许慎以降1800多年来,汉语汉字的教学一直存在很大误区:即脱离了汉语语词确立的理据和文化背景,脱离了汉字音、形、义结合的规律。笔者研究发现,汉语语词的音义结合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理据的,而作为记录汉语语词的可视符号,汉字不仅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本文结合"辰"字的古音、古形、古义,将辰字蕴涵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信息和文化哲学意蕴揭示了出来,对于今天汉语汉字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县"字当今的词义通常指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古汉语中的"县"假借为"寰",通"悬",通常用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字逐渐被引申并确定为一种"行政区划单位",这一含义的确定历经了三个阶段。对"县"进行考释不仅可以了解"县"字的语义演变,而且可以揭示其背后隐含的国家体制、国家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甲骨文、金文中对“见”字的书写以及《广韵》反切的注音。确定其本义为。看见”,“显现”为引申义,另外结合古书中的成语对“见”字进行了一番论证.  相似文献   

7.
王文战  王文富 《现代语文》2007,(7):58-58,51
由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汉语词汇的充分发展,词语的义项非常多.太多的多义词和多义词太多的义项让广大师生感到束手无策,理不清头绪;字词典中罗列的也只是这些多义词各个独立的义项,多而杂乱,不能让使用者理清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因而学习者只能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语言的积累及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从“喜”得声的形声字中,按其所含有的共同意义可分为两大组:一表喜悦、快乐;二表光、热。本文通过对这些形声字的词义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喜”词族,揭示其系统性,由此加深对词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语言学在研究影响词义变异的因素时,主要是重视社会层面,而忽略了心理层面.实际上,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转喻在词义变异的过程中发挥着心理影响的作用.即在同一个认知域中,为实现灵活地指称B的目的,人们往往通过使用与B关系紧密的A,在心理层面上激发人们对B的想象和认知.  相似文献   

11.
文通过从古典诗词和文学名著里等摘取的诸例句,分析了“把”一字词性词义的演变、语法特征及所表达的丰富的意义内涵。在正确认识和分析该词的基础上,针对多义词汉译维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系统,语言系统所承载的意义,不论是词义、句义还是语篇意义,往往都取决于语境.词义的发展演变总是随着语境的发展演变而发展演变.在话语语境的分类当中,社会语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社会语境的变化引起了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和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相似文献   

13.
吕鹤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5):127-128
吃东西人人都会,"吃"的规矩却不一定人人明白;"吃"字人人会写,"吃"字的由来却不一定人人知道。其根源和规矩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形成的。"吃"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只是一种生存行为,而是变成了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出现的词语"粉丝"、"玉米"争"作秀"等词汇来探讨挖掘汉语词义发展的规律,及这种旧词新义的词义演变现象的原因,同时涉及词义演变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辰辰是我弟,我弟是辰辰。准确地说,辰辰是我的堂弟。他比我小一岁零几天。我们有相同的爷爷奶奶,有相似的血液和后脑勺。我很在乎他,就算拿十座威利·旺卡的巧克力工厂来跟我换他,我也决不会同意。  相似文献   

16.
从谭宗浚《于滇日记》看辰沅水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的云南史料中,笔记野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部类。本简要介绍了清入谭宗浚及其赵滇上任之札记《于滇日记》,并依据作的记述,对辰元水道作了简单考证。  相似文献   

17.
浅议“臭”字词义的引伸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臭”字词义引伸与发展的全过程,指出“臭”字除了在作“气味”解那一阶段,偶尔在特殊语句中可解为“香味”之外,一般不作“香”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臭”字取得了“腐臭”这一独立义项,其后更无人将其解为“香”了。近年有人将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臭”解为“香”,显然是一种误解,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文献的阅读中,时常遇到对词义说解表面上言之成理、而实质上又经不起推敲的"似是而非"的情形;反之,也有些说解初读起来让人感觉古奥、怪癖,而仔细琢磨却别有深意,"似非而是".这种情况,启发人们在古代文献的阅读中既要注意同一文献或同一时代相关文献的用法,即汉语词义自身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词义说解与文义、交际背景的吻合,即词义存在的实证性.为了避免顾此失彼的片面性,还要时时注意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尔雅》作为最早的训诂学专著,为我们研究汉语词义演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同时,通过了解《尔雅》词义演变的情况,即古今词义的相同及不同,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环境会使外来语在语言借用过程中发生词义变化,本文拟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外来语词义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探讨,以正确理解民族思维或理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