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汉文、杜迈之编著的《杨度传》(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写作不易而又待进一步完善的传记。作者何汉文由于过去在国民党政府监察院任职时和同僚刘成禹、沈尹默、高一涵、金毓黻、于树德等了解到一些关于杨度生平言行及晚年投身革命的片断事迹,加之全国解放后,又得到杨度的密友方表和亲属王舒提供的有关资料,这才为《杨度传》的写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十年动乱中,所集资料大都散失。后得知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关于杨度评价的谈话,作者深受激励,提笔重写,才成此书。作者依  相似文献   

2.
历史小说《旷代逸才》的主人公杨度是一个总体上塑造得成功但也有局部不足的艺术形象。本文由此出发,总结了作品塑造杨度形象取得的成功经验,分析了造成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杨度参与洪宪、丁已复辟及其思想根源,作一初步探讨.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末,袁的御用造法机构“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将其姓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观念是近代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环节。在梁启超论述“中华民族”的基础上,杨度从中国固有的文化民族观念出发,在《金铁主义说》中明确地将“中华民族”界定为文化民族。杨度的民族主张与持反满革命立场的章太炎、刘师培截然不同,但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完善颇为有利。在今日全球化语境下,这一建立在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中华民族观念,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帝道真如,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这是杨度的自挽诗。杨度字皙子,湖南湘潭人,生于1875年,1931年9月在上海逝世。在上述自挽诗里,他对自己曾经奉行过的帝制主张和以佛救世思想表示了最后的否定。杨度在近代之所以闻名,一是他曾经大肆鼓吹君主立宪,在辛亥革命前后扮演过一段不光彩的角色;二是他晚年转变立场,加  相似文献   

6.
杨度,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杨度参与洪宪、丁已复辟及其思想根源,作一初步探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当上了中华民国总统。1914年末,袁的御用造法机构“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将其姓  相似文献   

7.
名家寄语     
唐浩明,1946年生,湖南衡阳人,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即"晚清三部曲")《曾国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并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相似文献   

8.
《快乐阅读》2012,(23):2
杨度,一八七五年生,湖南湘潭人,字皙子,号虎公。一九〇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被选为留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与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一九。七年主编《中国新报》(月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爆发后,任袁世凯内阁学部副大臣,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袁死后被通缉。  相似文献   

9.
杨度     
在中国近代史上,杨度是个由封建士大夫中分化出来经过曲折道路转变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典型人物。杨度,字皙子,号虎公,因学佛,又号虎禅师。湖南湘潭县石塘人。生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12月8日。四岁丧父,由伯父杨瑞生抚养成人,先后求学于张登寿、王闿运门下,深受其王的“帝王之学”政治思想影响,旧学根底较深。 1892年,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的过程中,杨度曾赴京会试落第,痛感清廷腐败,国事动荡。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起,杨度出于爱国热忱,曾上书清政府,请求参加抗击日本侵略战争——甲午之战。此时,湖南维新改革的呼声渐高,杨度也投入到维新运动的热潮中。 1902年4月,杨度随首批湖南留日师范生赴日,进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师范,主要学习办新式学校的经验。同年11月间,肄业回到湖南,宣传反帝反满的思想。1903年6月,杨度参加了清政府新开  相似文献   

10.
盛夏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6):144-144
20世纪80年代,湖南就有任光椿的《戊戌喋血记》、《辛亥风云录》、《五四洪波曲》;90年代有唐浩明的《曾国藩》、杨度》、张之涮》;新世纪伊始,与之相衔接的是舒绍平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范仲淹》和《夜郎风云》。舒绍平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芷江县文联主席,他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全书56万字,已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无疑是湖南长篇历史小说创作的新的收获,也是我市文学艺术创作的又一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1.
祝彦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16(4):《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16卷4期-46-49.3页-《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16卷4期-46-49.3页
杨度及其《君宪救国论》祝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历史现象:有些人物能够与时而进、跟上历史步伐,也有些人恰好相反,在历史的滚滚风尘中落伍了,甚至走向了历史的反面。但是,除此以外,我们不应忽视另一种历史现象的存在:即历史过程的曲折必定也造...  相似文献   

12.
杨度(1874—1931),湖南湘潭人,字暂子,早年留学日本。1902年与杨笃生创办《游学译编》(月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召开国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受袁世凯指使,次年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胡瑛、李燮和等组织筹安会,策划恢复帝制,袁世凯死后被通辑,后倾向革命,走上光明路。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工作。 杨度是怎样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支持者转变为革命者,这与其所走的道路的不通有密切联系。 杨度由思想转变走向革命实践的第一步,就是其向孙中山认错服输。 杨度向孙中山认错服输应从孙中山同杨度的一次讨论国事的争论说起。 孙中山自创立兴中会进行民主革命以来,  相似文献   

13.
杨度是清末民初君主立宪派的骨干力量,曾竭力拥护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长期坚持君主立宪思想。杨度的这一思想是有深厚根源的,他早年学习"帝王之学",两次东渡日本求学,深信只有实行君主立宪才能保全当时的中国,才符合中国国情。加上杨度强烈的爱国救国之心,使他认为只有坚持君主立宪才能挽救中国。  相似文献   

14.
杨度既是政治家,又是企业家、文学家.他曾主张君宪救国论,张勋复辟之后,认识到君宪救国行不通,进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再进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也堪称"多彩"了.袁世凯与杨度的恩怨,只可算是他的前半生,其后半生则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15.
杨度是民国初年政坛上引人注目的人物,他力倡君主立宪政体,组织筹安会,效劳于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活动,一直为学术界所诟病。通过重新考察杨度提出君主立宪主张的动机,我们认为:虽然杨度提出并企图推行的是救不了国的救国方案——“君主立宪”政体,但他从研究中国国俗民情出发,探索何种资产阶级政体符合中国实际,这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因其救不了国的主张而一笔抹杀他的救国之志。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年四月,正当腐败的清廷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二十七岁的湖南学生杨晰子度,怀着寻求“今日夷务应付之方”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宏大志向,来到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很快就因成绩优异而在留学生中崭露头角。是年十月,他被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破例约请为其所撰写的《日本学制大纲》作序。在此序中,杨度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史作了概述,同时提出中国要注意吸收日本成功的经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年四月,正当腐败的清廷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以后,二十七岁的湖南学生杨晰子度,怀着寻求“今日夷务应付之方”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宏大志向,来到日本东京弘文学院留学.很快就因成绩优异而在留学生中崭露头角.是年十月,他被日本著名教育家伊泽修二破例约请为其所撰写的《日本学制大纲》作序①.在此序中,杨度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史作了概述,同时提出中国要注意吸收日本成功的经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教育》即将迎来创刊50周年之际,刊物编辑让我谈谈“我与《上海教育》”。当时,我就觉得有不少事情值得一说,因为我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与《上海教育》密切相连。那我与《上海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从前到后,我认真地作了一个梳理。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阅读《上海教育》,还是在《上海教育》上发表文章,都是在帮助我成长。应该说,在工作期间,自从知道  相似文献   

19.
杨荣 《上海教育》2007,(1A):36-36
《上海教育》写真上海的教育,上海的教育缩影于《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定格上海教育的关键事件,记录上海教育的杰出人物,构筑着上海教育的精神脊梁,传递着上海教育的渊源与化。《上海教育》是教育工作,尤其是年轻教育工作心目中的圣地。从1988年走上三尺讲台起,她就成了我的案头『必备,在阅读《上海教育》中,我走进了上海的教育。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进《上海教育》,是我诸多职业理想中的一个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创作在对上海文化性格的追问和探索这个题材上具有持续性。《长恨歌》、《富萍》、《我爱比尔》、《月色撩人》组成了"上海文化性格四部曲",分别书写上海世纪变迁中不同时期的生活、风貌和文化韵味。近作《月色撩人》着重表达对当下上海生活的体验和思索:上海外形上具有形式与时尚合流的表现,内在特质上具有现实与虚空交织的文化品性。《月色撩人》对当下上海文化性格的剖析,与前述作品既有承续性,也有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