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教学中,产生少量气体的反应有:原电池、电化腐蚀、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等。这些实验演示,由于可见度小,效果不好。如改用投影实验,既生动形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上述投影实验.只需一支培养皿就可完成。现举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例说明其具体作法。在幻灯机的镜片上写上“阳极”和“阴极”.并相距5cm,将φ8cm 的培养皿置于幻灯机镜片上,把两个碳棒电极平放入培养中,相距3cm。并使其分别位于“阳极”与“阴极”的两侧.用玻片(或纸板)把阳极和阴极区隔开,然后在培养血中注入饱和食盐水40—50毫升(以淹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很多,借助投影手段,将某些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下面介绍几个实验的做法。 1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 将培养皿置于投影器的载物台上,将饱和食盐水倒入培养皿中并滴入几滴酚酞。碳棒接低压电源的正极上,铁棒接在负极上;然后把碳棒和铁棒平行放入培养皿中,用透明胶片写上  相似文献   

3.
离子本来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但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却可以观察到离子的运动情况。1 仪器、药品培养皿 (直径 11.4cm ,高 2cm ) ;烧杯( 10 0mL) ;硫酸钠 2 0g ;水 80mL ;铜片 ( 3 6cm×2cm) ;1号电池内的碳棒 1根 ;马蹄形磁铁两个 ;学生电源 (或干电池 4节 ) ;电键 1个 ;导线 3根 ;电烙铁、钢锯等。2 实验步骤( 1)将 2 0g硫酸钠加入 80mL水中 ,配制成溶液 ,再滴入几滴红墨水 ,使溶液呈红色。( 2 )将铜片弯成一个直径为 11cm、高为 2cm的金属圆环 ,焊上一根软导线 ,并将其置于培养皿中。( 3 )用钢锯截取 2cm碳棒 (…  相似文献   

4.
“电解”的概念,在不同版本的中专化学教材上,都是采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演示实验引入的.实践证明:1.实验时间太长.使用四节干电池,电压为6V时约需8分钟;2.现象不明显.接通电源3分钟后,阳极碳棒上才出现较多气泡,8分钟后才可使管口上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稍有变色,阴极碳棒上只有底部覆盖少量铜,必须取出碳棒才能使学生看到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用品直流电源、U 型管、烧杯、干电池碳棒(带塑料盖)、硫酸钠溶液、酚酞、导线。二、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三、实验步骤(1)往 U 型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用碳棒做电极,用直流电源电解。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阴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短时间内红色液柱几乎不变。(2)若将 U 型管中液体按图2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若将 U型管中液体按图3所示倒入烧杯中,发  相似文献   

6.
二、步骤:实验开始前,先在滴液漏斗中加入20ml精制煤油;并放入裂解管的弯曲部位约5cm处。打开冷凝水,接通电源,使电热丝呈红热状态,控制滴液速度使煤油不断滴入裂解管内,观察现象(1),经过冷凝,将从尖嘴中逸出的气体通入KMnO_4中,观察现象(2),当气体逸出较均匀时,点燃裂解气,观察现象(3)。 切断电源,将接受器中液体倒入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混合振荡,观察现象(4)。 三、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7.
取一鸡蛋壳,在它的顶部开一个直径约为15毫米的孔,用水洗净,作为隔膜。 实验时,可自制一和鸡蛋壳差不多高的电解槽。内放入食盐水,通铁阴极,鸡蛋壳内放有食盐水,浸入一半在电解槽中,将碳棒插入蛋壳内,作为阳极。接通电源,在碳棒和铁丝上都  相似文献   

8.
1实验准备肥皂液的配制:切一小块肥皂放入容器,然后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3体积的甘油,待其混合均匀以后,用吸管醮取少量溶液试吹,如果能够吹出直径为10cm左右的肥皂泡,那么溶液即可使用,如不能,再加入少量的肥皂,直到能吹出这样大小的肥皂泡为止。2实验过程a.演示液体表面能力。拿来一个小漏斗,用漏斗头醮取少量肥皂液,然后用嘴从漏斗颈末端缓缓吹气,这样在漏斗头处会形成一个漂亮的肥皂泡,直到肥皂泡直径10cm左右为止,用手指封住漏斗颈末端,这样肥皂泡就制成了。然后再将制好的肥皂泡靠近一只点燃的蜡烛,让漏斗颈末…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装置: 二、实验操作过程: 按着图的装置往250毫升广口瓶里加入水和少量的浓硫酸(8:1)为了观察方便加入几滴红钢笔水,然后碳棒(阴极)和铅(阳极)作为电极(或铂作为电极)接通电源(电压可达18V左右)几分钟  相似文献   

10.
取两根留有铜帽的五号或二号电池的碳棒由铜帽上分别焊上引线,另取一根直径7—10cm长度10cm左右的玻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相似文献   

11.
电流化学效应即电流流过导电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 .电流的化学效应按华东版初中物理第二册 16页图 16- 5所示的实验中 (见图 1) ,“烧杯中盛有硫酸铜溶液 ,A、B是两根碳棒 ,闭合开关 ,通电几分钟后 ,仔细观察跟负极相连的碳棒 B,会发现它上面有红色的铜生成 .”采用该装置的实验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 1)电流较弱 ,实验时间长 ;( 2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 3)可见度小 .图 1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有的老师将实验改装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 ,将装置水平放在投影仪的书写台上进行演示 ,学生能从各个方向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上有气泡…  相似文献   

12.
胶体的电泳实验,按课本上介绍的传统做法,效果欠佳,其缺点一是费时较多,实验开始20min后才能有现象产生,这样会影响课堂教学,二是距离讲台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实验现象。如果将该实验改成投影实验会大大提高实验效果,其做法是:取一个大号培养皿,把它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在培养皿内盛0.01mol/L的硝酸钾溶液至高度的2/3,为了增强导电性,可加2~3滴1mol/L的盐酸,在培养皿正中央直立一支6mm×20mm的开口玻璃管,在其中加入4~5滴氢氧化铁胶体(为防止胶体微粒过早地扩散,也可以先滴加3滴四氯化碳后再滴入氢氧化铁胶体),把一号废电池碳棒洗…  相似文献   

13.
钱勇 《化学教学》2002,(2):22-22
药品 :0 .0 0 1mol·L-1AgNO3 溶液 ,浓氨水仪器 :培养皿 ,滴管 ,铂电极两个 ,稳定电源一个过程 (1 )在培养皿中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 ,滴入浓氨水至沉淀溶解为止。(2 )将阳极伸入溶液 ,浸没在容器一侧 ;阴极在容器另一侧 ,仅与溶液表面接触 ,如右图。(3 )通 6V电源。现象 :可以清晰地看到通电以后 ,在与阴极接触的溶液部位刚开始产生一点银白色的金属 ,接着便迅速地开始向着阳极生长 ,类似于古生橛子类植物叶子的形状。注意点 :(1 )电解液中 ,[Ag+ ]不能大。(2 )为使现象明显 ,便于全班学生观察 ,最好使用实物投影仪器趣味…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一物理《气体的性质》一章,用雨点连续不断地打在雨伞上,对伞面形成一个持续的压力这样一个现象,形象地解释了由于气体分子运动对器壁的不断碰撞而对器壁产生压力的本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制作这样一个实验来模拟了这个现象。1 实验器材200g托盘天平一台、豌豆(或黄豆)一杯(500mL)、塑料饮料瓶3~5个、长方形塑料水槽一个(大小要求能放入200g天平)、长约30~40cm的细铁丝一段。2 实验方法a.将塑料饮料瓶瓶底用剪刀剪去,各瓶口也剪去高低不同的一段,做成漏口直径不同的几个漏斗,漏斗的漏口直径在1.5~3cm之间(如漏口太大,实验中豆…  相似文献   

15.
取一个小的表面皿,放入少许(约4~5粒)高锰酸钾晶体。将其置于装有一薄层水的直径约为12cm的培养皿里,另取一个干燥的直径约为9cm的培养皿在其内侧的半边用毛笔涂  相似文献   

16.
一、依据串联电路特点选用公式P=I~2R 例1 灯L_1标有“6V6W”,灯L_2标有“6V3W”。把它们串联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灯L_1的功率是___W。 (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题) 分析与解 本题是求L_1的实际功率,由于L_1、L_2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因此选用公式P-I~2R计算较简便。  相似文献   

17.
1.电极制做:取一根碳棒,用白布条将其缠绕,布条两头和碳棒下端用医用胶布固定、盖严,引出导线即成阴极;另一根碳棒接好导线并装入无底废试管中即成阳极。  相似文献   

18.
备忘清单 1.电源 (1)电源是持续供电(或提供电压)的装置,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干电池又叫一次性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干电池的碳棒为干电池的正极,锌筒为干电池的负极.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原理CH3CH2OH CH3COOH浓H2SO4110℃~120℃CH3COOCH2CH3 H2O二、药品 仪器(1)药品:无水乙醇(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浓H2SO4(分析纯),无水硫酸镁(分析纯),NaCl(化学纯),CaCl2(化学纯),Na2CO3(分析纯),pH试纸,沸石。(2)仪器:125mL三颈烧瓶,回流冷凝管,分液漏斗,滴液漏斗,电热恒温水浴锅,加热电热套。三、合成步骤在125mL三颈瓶中,放入10mL无水乙醇,在振摇下分批加入12mL浓硫酸使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旁边两口分别插入60mL滴液漏斗及温度计,漏斗末端及温度计的水银球浸…  相似文献   

20.
初三物理“电流的效应”一节中,在做电流的化学效应演示实验时,跟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的铜。 为了下次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把碳棒上的铜除掉。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砂布跟碳棒摩擦。这种方法,不足有二,其一是碳棒磨损大,其二是不卫生。笔者有一巧妙的方法能除掉碳棒上的铜,避免出现前面所说的不是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