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多次参加过省级或国家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些课一般都是教师让优生发言,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板演,展示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是佳作,然后再让学生从中找优点,总结方法。似乎大多数老师都认同了这种做法。但2002年12月,特级教师潘小明在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笔曾多次参加过省级或国家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些课一般都是教师让优生发言,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板演,展示学生的作品几乎都是佳作,然后再让学生从中找优点,总结方法。似乎大多数老师都认同了这种做法。但名教学专家潘小明在上海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执教的一节“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口干舌燥”地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着,学生在下面默默地听着、练着,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按老师的要求行事;另一种是教师全面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哪些不会。当然,这两种现象都值得反思和探讨。“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本案执教者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取“激趣设疑——操作探究——实践应用”三环节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一、激趣设疑,纵横沟通,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课件出示)皮皮鲁周游世界后,发现汽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他突发奇想,制作了轮子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请看屏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  相似文献   

5.
错误成资源     
“圆的认识”,是我多次成功执教的公开课。这次赴浙江学习期满,即将返校,我再次就此内容上了一堂汇报课。在教学“画圆”这一环节时,我如往常一样,先让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尝试画一个圆。巡视中,我发现有好几位同学还不知道画圆的方法:有的圆起始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位置,有的把圆画成鸡蛋状,有的将弧线画得时隐时现、时细时粗……这可太出乎意料了。哦,原来上课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家试着用圆规练习画几个圆,因此,几次上这堂课都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这次因疏忽,我忘记了先让学生练习,所以出现了如此的“不测”。怎么办?我是装作没看见,  相似文献   

6.
演示: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把绳子的另一端用图钉固定在黑板上。一开始先用手指轻轻地推一推小球,继而再用力甩动小球一圈。提问:小球在前后摆动的过程中一开始形成了一条什么线?后来又形成了什么?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出示已学过的平面  相似文献   

7.
8.
董艳  马青山 《湖北教育》2003,(15):62-63
案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上课后播放三峡工地建设场面的录像和小动物们为三峡工程运送石料的动画情境——小猴驾驶圆形车轮的车、小猪驾驶正方形车轮的车、小熊驾驶椭圆形车轮的车、小松鼠驾驶偏心车轮的车。伴随着小动物们一声声的“哎哟”,同学们个个捧腹大笑。在笑声中一个数学问题产生  相似文献   

9.
笔者有幸听了一堂关于"圆的认识"的室外教学,体验到了教者是如何通过活动实现数学"再创造"的.现将教学片断实录介绍如下. 师:(CAI课件演播各种车轮、硬币等)同学们,你们认出它们是什么图形了吗? 生(齐答):圆形.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案例: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四边形>教学片断. 教师在完成本节课新的教学内容后,进行巩固练习. 师(投影出示习题):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动手试一试.  相似文献   

12.
1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是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趋势,而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 比较注重书本知识和双基训练,忽视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今,教改让我们看到了一些 可喜的变化,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 式,它使师生更全面地认识数学,更深刻地感受数学,更积极地参与课改。但如何更有效地上 好数学实践课仍使许多教师感到困惑。本期从大量来稿中精选了一组此类稿件,期望对广大 教师的教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融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种不平衡状态到达平衡状态,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平衡状态到达一种较高层次的平衡,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方向发  相似文献   

15.
王红 《山东教育》2003,(25):47-49
“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应充满活力,使之魅力无穷,而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创造的过程。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探究的翅膀。因此,在教学《球的认识》一课时,我大胆尝试“引导———探究”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6.
付华兵 《四川教育》2001,(12):30-30
一、直观引入,感知“圆”。 多媒体演示:播放汽车行驶的画面,定格车 轮;播放人们骑自行车的画面,定格车轮。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以上画面,你发现了什 么? 师:对,所有的车轮都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 要把车轮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其它的形状呢?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椭圆形、圆 形学具作车轮进行滚动实验,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后教师抽学生汇 报实验结果。 师:不错,圆具有能滚动的特性。像车轮、锅盖 等物体的形状,我们叫做圆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 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同学…  相似文献   

17.
胡明 《宁夏教育》2004,(7):93-95
不久前,笔者有幸在同一天听了两节《圆锥的体积》课堂教学。课后同做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沟通,与30余位小学数学教师就两节课进行了为期半天的教学评析活动。事后,仍念念不忘,思之虑之,颇多感悟。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从教具演示到学具操作,从形式推导到对公式、意义的理解,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课标、新课程逐步实施的今天,要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让学生体验创造。笔者就《圆的认识》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过圆心真的可以画无数条半径 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认识圆的半径.原来的预设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