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荣华 《新读写》2010,(10):36-38
本期推出的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的经验。他认为教育对生命具有约束与解放的双重意义,在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应当唤醒、解放其生命力。长期以来,他关注语言文字背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义”,提倡语文学习“促进学生文化生命的成长”。他是“语文课堂生命体验”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2.
刘洋 《考试周刊》2008,(48):200-201
蒙克的艺术从主题的选择到形象的塑造,以及意象的运用,都折射出他对特定时代人们精神状态的把握。他把生命意志投射到作品中去,从人们的心灵深处溯源,对生命本源、生命意义的思考进行了独特的表现。在不同阶段对生命的体验与探索,对于生死、爱恨、悲观与狂欢的生命两极张力的感悟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生命观凝聚着他对生命本体与生命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他在生与死、出与处的矛盾冲突中徘徊、挣扎直到突围的生命历程。本文重点阐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本体观,生命价值观,探讨了陶渊明由仕人隐、最终走进超凡脱俗的生命境界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海子的诗歌创作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生命的自在言说,他的诗中充满了生命的元素,他的诗与他的生命不存在认识关系,生命与诗相纠结始终是海子创作的基本母题。麦子是海子诗中出现最多的、最平实质朴且深意藏焉的一个意象,它在海子诗中几乎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生命象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教育界对陶行知先生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从生命教育这个角度研究的文章尚不多见。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专门系统地阐述他的生命教育观,但是在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中处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其重要性1.教育使命与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们误以为,生命的堆积物与生命力是一回事。人们的本意是要去驾驭这些堆积物,到头来却被这些堆积物所奴役。是放下盔甲的时候了!在生命的绝境中,骑士不得不作出这个痛苦的决断。他如何能够放得下呀!他发现,盔甲已经成为他的呼吸、饮食和血液,已经是他的生命。如何能够放下生命?  相似文献   

8.
撑起生命的帆 “活着才是痛苦啊!”这句话,与作品题目《热爱生命》看似矛盾.实际上,主人公没有等待死亡,他挺住了,战胜了害怕,护住了生命.支撑着他如此热爱生命的,是那蜷缩在生命根蒂深处的信念、他的母亲、阳光明媚的故乡以及橘子林和繁花间的家.他又何尝不是在为母亲,在为心中这一份朝着光明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好好地活下去?这最后一抹生命的希望,在荒野上空来回飘荡.在寒风凛冽的高原上,他眼中却燃烧着火光.  相似文献   

9.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0.
雅各布,是个四岁的德国幼童,两岁时不幸患了癌症,他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手术、放疗、化疗,他被病痛折磨得使人不忍目睹。然而,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在与癌症抗争的两年中,以他的生命希望和令人瞠目的坚强配合着医生和家人。他在生命的火焰熄灭之后,留给这个世界一个启示:生命在科学的发达未能如人所愿的时候,该如何面对那肆虐的病魔。生命即将终结,在此前如何真正地“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天”。小雅各布也许是出于无意识的那种抗争,但他会引领我们去反思“敬畏生命”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1.
劳伦斯生活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他认为那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们灵魂的空虚与死亡。他蔑视礼教习俗,痛恨工业文明社会的传统。通读他的作品,可以领悟到不论是对完美性关系的探索,还是建立理想世界的努力,劳伦斯都在竭力弘扬生命的力量。他本人的生活轨迹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及探寻。本文通过对生命概念的分析,探讨了生命在劳伦斯作品中的表现,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劳伦斯的作品及其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3.
生命之最重     
罗素说:“人生是河。”那么,什么才是这条生命长河中最重要的事情呢?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行动诠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阿炳来说,颠沛流离并不可怕,饥寒交迫也不足畏,在一个落泊的音乐家眼中,传承一种音乐文化与音乐相融才是他生命的重中之重。于是,阿炳注定了用流浪来解释他对生命的看法,为了他自认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放弃了一切,用一种叫做流浪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海子关爱生活,关爱生命,但生活、生命总是成问题。海子生命是矛盾的。对于他来说,割舍了矛盾,也就割舍了生命,他的生命之旅就是一个矛盾的展开与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生命意识是指人类个体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与反思。宋末遗民词人蒋捷一生经历坎坷,这对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独特的经历和性格决定了他的生命意识也是独特的,这种独特的生命意识给他的作品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蒋词的成功也要归功于词人强烈的生命意识,这在他的《竹山词》中有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6.
彷徨与超脱——屈原心路历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屈原走进了生命困局。重重矛盾让他彷徨犹豫,在生与死之间,他最终放弃了肉体生命的永恒,以死展示了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  相似文献   

17.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8.
幽默健谈、学养丰厚、富有亲和力……靳家彦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与他交谈,只要一说到教育他就滔滔不绝,充满激情,让你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的内心、他的事业、他的情感。他说,语文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应关注教育对象,不能仅仅从‘术’的方面去考虑怎么教。”记者:长期以来,作文似乎是一块“顽症”,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在您看来,作文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来教?靳家彦:教学是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当我走上讲台时,第一不是考虑教给学生如何作文,第二不是为了展示我教得如何,我是怀着对50个生命的…  相似文献   

19.
在牛汉所有的诗歌作品中,那些浸透着他的血泪、裸露着他的伤疤、直立着他的硬骨、有着历史痛感的生命之歌,才是他最好最有价值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产生,与他充满苦难的人生经历、他和自然的关系、他的蒙古族血统和习性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牛汉的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广阔、高远、奇特的生命世界,其中给人印象最强烈的是四种类型:植物界生命形态、动物界生命形态、与自己命运相近者、个人自画像等,这些生命形态具有共同的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历史、认识生命及人类精神等都有着重要的价值;牛汉认为每一首诗的写作都是自己的生命在燃烧,写诗的奥秘就是把生命的火焰塑形为诗,其具体途径主要是通过客观纪实、创设情境、心灵外化、自我写照等艺术方式去实现诗的塑形。  相似文献   

20.
郗樯  王庆法 《中学教育》2004,(11):43-45
初识山东莱芜市实验小学王洪斌校长,我们便被他深刻的思想、睿智的谈吐所吸引,更为他对生命的敬畏而感动。他所理解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发展生命”是王洪斌校长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来自于他的博学与深思,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各类书籍无论在他的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床头案几俯拾皆是。他认为,对人的真正关怀,是文化的关怀。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制高点和生长点,一个校长的工作应该是经营一所学校的文化。王洪斌校长一直把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