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雪芹之梦     
樊杰英 《广东教育》2003,(12):53-5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个中味?”雪芹先生于《红楼梦》开卷处,便以知音难觅,更恐知音难觅而叹。雪芹之痴,可见一斑。而又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则可见其十年心血倾注于此书之心,可谓痛极、苦极矣。脂砚斋评曰“雪芹哭成此书”,此诚可信。《红楼梦》是悲剧,无可否认。读罢《红楼梦》,少有不掩卷慨叹者。或为宝黛爱情终成镜花水月所悲,或为荣宁二府盛极终衰所悟,又或为众女子(尤其是金陵十二钗)之风流云散、香消玉殒所叹。如此种种,亦诚然谓之《红楼梦》之悲也。然《红楼梦》之最可悲处,亦可谓《红楼梦》之最震撼处…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其人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姓曹名霑,字芹圃,“雪芹”是他成年后自己起的号,晚年又起别号“芹溪”“梦阮”起名“霑”是什么意思?语本汉代扬雄《长杨赋》有句“仁霑而恩洽”是沾了天恩祖德的意思。字芹圃,也应是大人给起的。满族旗人好用“圃”字起名,如瑶圃、春圃、芝圃等;“芹”,“采芹”,在封建科举时代有指望“学而优则仕”的意思。曹雪芹长大后,不喜欢这种俗套,另外自己起了“雪芹”这个雅号。什么意思呢?语出苏轼《东坡八首》有句“泥芹有宿根”、“雪芽何时动”;苏辙《新春》诗有“园父初挑雪底芹”句。大概是取其高洁、生命力旺盛的意思。“芹溪”、“梦阮”是雪芹晚年题诗画常用的署名。  相似文献   

3.
周汝昌先生《骗人的高鹗》(见《北京晚报》1月13日22版《五色土·名家》)认为高鹗善于骗人。铁证之一是“高鹗在他给假‘全璧’《红楼梦》作序时公然伪称是他在‘鼓摊’上收得雪芹原著的残稿”,还特别解释了“鼓摊”的原意。事实上,给“全璧”《红楼梦》作序的有两人,一个即高鹗,另一人是程伟元。“鼓摊”原作“鼓担”,序言说从“鼓担”上收得雪芹原著残稿的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如果说这就是骗人的话,那在此骗人说谎话的也只能是程伟元而不是高鹗。恰恰相反,高鹗在序言中说他接受程伟元的邀请共同整理雪芹原稿付摆字印刷之前,他对雪芹原稿…  相似文献   

4.
芹红新语     
一、“白雪歌残梦正长”——漫谈《红楼梦》稿本抄本及雪芹文物“文星陨处西山动,——灯火人间守岁声”!①一代文豪曹雪芹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离开了人世。②——下一年初秋,雪芹生前友人张宜泉从居处海淀③去西山,凭吊雪芹故居,写了《伤芹溪居士》一首悼诗,中有“白雪歌残梦正长”之句。④这句诗里的“梦”宇,红学研究者认为与《红楼梦》有关联,而在诗句里用了“歌残”、“梦正长”字眼,可说异乎寻常,是否张宜泉在雪芹逝世半年后,就得知雪芹遗稿发生了意外之事?发此慨叹;还是寓有其他意思。观察一下时代背景:一是,几处记载,乾隆帝弘历曾“索阅”《红楼梦》槁;⑤二是,弘旿批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诗,认为“其中有碍语”;三是,脂评提到八十回后一  相似文献   

5.
<正> 《红楼梦》楔子肯定系曹雪芹创作,这是在脂批中明确指明的。针对“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一语有批曰“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狯之甚。”脂批中多次明点作者雪芹或芹溪之名,但有关《红楼梦》创作权的要算这一条最直接了。  相似文献   

6.
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意蕴深邃、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文学巨著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众多之说中,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即“《红楼梦》不是用某一两种主题所能概括得了的.如果非用一种主题来概括不可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它表现了作者对人、人的价值、人生及其意义的一种独到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本文在这里并不想对《红楼梦》的主题进行全面的概括(这也不是本文所能胜任的),而只是想从某一角度谈谈笔者的一管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学界前辈及同仁指正.《红楼梦》的作者在第一回中就曾开宗明义地指出该书是“大旨谈情”的,并且我们从全书所写内容来看也是如此,作者并没有蒙蔽我们.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就将《红楼梦》划归“人情小说”,是十分有见地的.可以说,《红楼梦》就是一部“情”书,它不仅抒发了情,描写了情、表现了情,而且以情为旨归,以情为衡量事物、判断是非的标准.情在《红楼梦》中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整部《红楼梦》就是用情谱写而成的.《红楼梦》的知情者脂砚斋曾说“雪芹哭成此书”.这里不说写成此书而说“哭成”,可见曹雪芹写此书时用情之真、之深了!那么,《红楼梦》中所抒发的、描写的、表现的又是什么样的情呢?首先,《红楼梦》抒发了儿女之真情.这里所谓儿  相似文献   

7.
1994年1月8日,《文艺报》登载了王家惠先生《曹渊即曹颜——曹寅曾过继曹鈖之子》和刘润为先生《曹渊:<红楼>的原始作者》。3月9日《中国文化报》继之登载了史学家杨向奎先生《关于<红楼梦>作者研究的新进展》,赞颂王文和刘文是“画龙点睛的著作”:“王家惠画龙,而刘润为点睛。有此一点,全龙活了,而《红楼梦》一书原始作者的找出,使七十年来的悬案至此解决。”三篇文章、关系紧密,合若符契,发表不久,即又引起一场争鸣①。 《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此问题最早提出,可以上溯到二百年以前。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刷印此书所作《红楼梦序》曰: 《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什者相传不一,究不知出自何人,惟书内记 雪芹曹先生删改数过。这不是最早提出疑问的,然此文对后世影响甚大。王梦阮《红楼梦索隐提要》曰: 是书成于悼红轩中,曹雪芹先生增删五次,此书所明言者。……意者此书但经雪芹修改,当初创造,另自有人。 如果说程伟元对曹雪芹的著作权,仅仅持怀疑的态度,至王梦阮,则由怀疑发展到否定。 批评王梦阮《红楼梦索隐》的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在作者问题上下过一番大力,他明确说: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我以为应以《红搂梦》的“立意本旨”为主,再结合有关考证、史料,进行归纳、概括,而不应该是其它。《红楼梦》一开始就有“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又说:“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可见《红楼梦》的“立意本旨”就是作者所隐去之“真事”,即所历“梦幻”之后的感受。总的看来是:借“通灵”,说“梦幻”,说“梦幻”,隐“真事”;隐“真事”,立“本旨”。所以,只要寻出作者所隐去之“真事”,《红楼梦》的“本旨”,即主题思想便豁然开朗了。  相似文献   

9.
[作者档案] 曹雪芹(1715-1763),名露,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居辽阳,很早即入满籍。曹家三代为江宁织造,富贵显赫,后受累于朝廷内部斗争,一败涂地。雪芹能诗善画,平生历经盛衰,遂“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惜贫病早逝,只留下八十回定稿, 经高鄂续写四十回,而成全书。小说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诗意。因此,无论思想主题还是艺术成就, 《红楼梦》均打破了传统模式,达到  相似文献   

10.
周老: “东皋”别后,忽忽又是数月。给您看过的《中华血泪铸“红楼”》(之二)一稿,已在《学报》刊出,寄上。这两篇文字连同《甄家之“小荣枯”与贾府之“大荣枯”》一文,基本上构筑起一个新的学术框架。小大(真假),东西(男女,满汉,荣宁,明清)、三种人(满汉及中间之“反叛”)、十七年(包括“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四季)等论,理出的是一个新的系统而非关于个别问题的“零碎解说”。云烟弥漫中的“红楼”,我想至此已经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之后,我的思路不得不重新转向多年来一直考虑的关于《红楼梦》书的性质和红学的学科属性这两个问题上。 《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雪芹在开卷第一回即声明说,与“历来野史”之“胡牵乱扯”绝不相同,此书是自己“半世亲睹亲闻”的一段“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之“真传”。脂砚先生亦曾特别提醒读者,此书乃“千古未闻之奇书”,“字字看来皆是血”,若“但以小说鼓词目之,则大罪过”。然身处那样的时代,雪芹又不得不说他的书仍属可“适趣解闷”,“把此一玩”的闲书,脂砚为给雪芹的书打掩护,亦不时地说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囫囵语”。因此在清代,一般读者多把这部书目为闲书——小说,一直到现代新红学的奠基者胡适之先生,对书之性质并未作过深论(尽管在胡先生的学术  相似文献   

11.
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鲁迅先生认为最早是袁枚提出来的。他所根据的是袁枚《随园诗话》里的一段话:“康熙间,曹练(栋)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按应为孙)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其实,这个自叙说的肇始者是时间更早,与《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脂砚斋。当《红楼梦》还处在创  相似文献   

12.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精妙的词句将我带到了这个18世纪的现实世界。雪芹先生在历经家族劫难,遭受政治思想的迫害和禁锢后,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预测出封建贵族阶级最终将走向没落的必然结局,留下了《红楼梦》这部众所周知的思想性极高,艺术性极强的绝世之作。书中塑造出了上百个具体人物形象,可历  相似文献   

13.
在九年制初中《语文》里,有一篇传统教材《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是从中国古典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四回节选的,它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1715-1764)名霭(zhā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汉军正白旗“包  相似文献   

14.
1.和“歇菜”意思最相近的词语是()。(10分)A白菜B歇息C点菜D玩完2.选出与众不同的一项()。(10分)A松花江B鸭绿江C潘长江D金沙江3.曹()芹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作者。(10分)A风B花C雪D月4.甲:“作业怎么还不交?”乙:“我没带。”甲:“你长脑子了吗?你弱智吧你?”请问:甲的身份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楼梦》的“梦”是广义的“梦幻”的意思。由于当时文字狱的重压,不能直抒胸臆,故以“梦幻”的“满纸荒唐官”来寄寓自己的“一把辛酸泪”。而作者在小说中又写了许多真正的梦,这些形形色色的梦体现了作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也表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本文试就《红楼梦》中对于梦的刻划描写,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军锋 《阅读与鉴赏》2007,(5):36-37,35
《红楼梦》开篇即自题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中“满纸荒唐言”即《红楼梦》的语言的荒诞,“一把辛酸泪”则指意味上的荒诞。《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产生在十八世纪中叶,即所谓“乾隆盛世”,实质是封建社会业已腐朽、不断走向灭亡的历史转折时期。作者曹雪芹亲自经历了封建贵族家庭由“烈火烹油”之盛到“忽喇喇似大厦倾”之衰,看清了封建贵族阶级骄奢淫逸的“世人的真面目”,以及他们“树倒猢狲散”的覆灭命运。曹雪芹把这一切都融化在《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风月宝鉴》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乃因之。”红学界根据这条畸批从二十年代起就研究《风月宝鉴》,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认为《风月宝鉴》“竟是以薛家为主线的”①,有的认为“我们能够确定王熙凤是雪芹旧作《风月宝鉴》的第一女主角的话”,那么,贾琏“只有他才适合担任原《风月宝鉴》第一男主角”,②可见至今谁也没有研究出《风月宝鉴》的真面目。有的论者干脆否定它作为《红楼梦》初稿的存在,认为“雪芹曾有一本名叫《风月宝鉴》的书,乃是他弟弟棠村写的序”,所以“‘序’就是这本《风月宝鉴…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是诗人,他的诗才还表现在《红楼梦》中所写的大量“诗论”上。这些“诗论”虽然如同小说中的诗词曲赋一样是书中人物说的,应该与曹雪芹专门写的“诗论”有所区别,但我们把小说中的“诗论”与敦氏兄弟、张宜泉等人对雪芹诗词的  相似文献   

20.
红学大家周汝昌在《红楼花品》中写道:“雪芹原是处处以花喻人。名花美人的互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高级的审美观.极古老,极独特,极有意味。雪芹虽然处处创新,但对这个审美传统,并不目为‘俗套’.反而发挥以光大之。因此,我说不妨把《红楼梦》看作一部崭新的、奇特的、高超美妙的‘群芳谱’。从这个角度来说‘红楼花品’.方觉既不‘失花’,也不‘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