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材解读】《古诗三首》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中的三首古诗,《己亥杂诗》是清代龚自珍所写,而《题临安邸》和《示儿》都是南宋诗人的爱国诗作,反映的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生活情况,因此放在一课时教学。同是表达爱国之情,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陆游的《示儿》通过临终绝笔的形式抒写内心的悲痛,表达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而林升的《题临安邸》是通过对南宋统治者的怒斥与愤恨表达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6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通过该课的学习,将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爱国情感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3.
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马绍孟江泽民主席在1月30日发表的关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讲话,反映了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一切关心中国统一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对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震聋发聩的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献身四化建设的思想武器.当前在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形势下,突出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最近,中央发布了《受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他们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中的重点,既要培育和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更要帮他们深入懂得爱国之理,要帮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爱国,怎样去爱国等道理.在帮大学生懂得爱国之理方面,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无疑应该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詹天佑》一课,叙述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主持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事,本文的主题非常清楚,那就是以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贯穿全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首先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高粱情》(第九册)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课文。学生对作者所写事物缺乏认识,对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情难以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披文入情,缘情悟理。  相似文献   

7.
浅谈教学《詹天佑》德育的渗透□江苏省东台市张晓琴素质教育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结合课文内容,从如下几个方面相机渗透。一、激爱国之情。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  相似文献   

8.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刘和忠爱国主义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为贯彻《爱国王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1.坚持知与行的统一爱国是知与行的统一。爱国可分情、责、行三个层次。情,即爱...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一位目光如炬、站在时代前沿的巨人。他用一支唤醒民众麻木心灵的利笔,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倾注到了一篇篇作品里,用他不屈的精神为中国民众树起了一座丰碑。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小说《故乡》,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促进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0.
以“爱国之情”牵动全篇──《中国石》教学构想文符顺忠,杨劲松《中国石》是一篇阅读课文。全文以细腻而优美的文笔叙述了作者在戈壁滩上拣到“中国石”以及战士们精心保管“中国石”的故事,表达了战士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本文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爱国情感主线。教...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两史一情”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几年来,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逐渐认识到:对学生坚持不懈的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所指...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被列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育研究表明:知、情、行是进行爱国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这样说,“知”是培养的基础,“行”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只有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促进学生知、情、行的统一和谐发展。一、晓之以理——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当前,有的人认为“爱国”没有什么可讲,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口号,没有实质性内容,喊过即逝;有的人认为“爱国”是道德高尚的人提倡的,  相似文献   

13.
记得教《中国近现代史》中《辛亥革命》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写一篇题为《话说孙中山》的文章,有些学生整篇文章洋溢着爱国之情,而且表现出许多创新性思维的特点。如,由孙中山的历史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中极少数失去民族气节的社会渣滓等。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当启发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因此,广大教师应在正确把握教材所含国情教育因素的基础上,向学生补充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成就,让学生感知时代的脉搏,激发其爱国之情;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培养全  相似文献   

15.
严振宇 《考试周刊》2009,(51):59-59
《藤野先生》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是加强初中语文课人文性教育的极好教材。对于此文的教学,本文作者从寻情、激情、悟情入手,抓住文中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组织教学,紧扣"情"字,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起到了很好的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运而生的全国性社团,开展多种爱国报国活动 1994年,党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不久,经充分酝酿,由民政部批准,文化部主管,一个以贯彻实施《纲要》为己任的全国性社团——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成立了。联合会的宗旨是:联络海内外爱国人士、爱国团体,宣扬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该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由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著名爱国人  相似文献   

17.
《虎门销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激动、自豪的一幕。文章语言简练,赞美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英勇豪迈的精神,荡漾着浓浓的爱国之情。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浓厚情感,学生难以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虎门销烟的时代背景资料,积淀情感;扣住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我国文苑中的奇花异卉的话,那么,他的短篇杰作《故乡》则是这片奇花异卉中的最奇异者,因为较其他小说而言,它卓然凸现出一种诗化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尺幅画面再现无穷天地,融画、情、理于一炉。本文拟结合原文从“画”、“情”、“理”三方面对此特征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亲人》是一篇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寓情于事、寓情于文的阅读课文.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教学:一、析文题 理思路知其意板书课题,继而和学生一起  相似文献   

20.
朱光平 《甘肃教育》2009,(19):36-36
爱国之情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第一要素,没有爱国之情也就无爱国主义精神可言。爱国之情就是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应该是发自内心、难以泯灭的。当然,学生的爱国之情不会自然而生,需要教师的激发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