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很笨了。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所有学生把课文背出来,很多同学只要在课余时间把课文读几遍,就能够到老师面前去背诵了,背出来后,老师会在课文标题的上方用钢笔写上一个大大的“背”字,表明学生已经把课文背出来了,背出课文来的学生从此就可以万事大吉,不用再挨老师的白眼和折磨了。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小学生一提起背诵就皱起眉头,一副厌恶的表情。问起缘由,说背不熟的或者说文章太长了,刚背熟又忘记了。这样抵触反抗的心理,又怎么能谈得上让学生把背诵课文当作一种享受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走出"谈背诵而色变"的现状,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背诵,爱上背诵。下面根据我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说一说我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一、注重激励,树立信心指导小学生背诵课文,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背诵兴趣,帮  相似文献   

3.
略谈背诵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倡多背好文章,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让学生有几百篇好文章熟记在胸,就能为他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一册教科书中,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学生背誦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背诵的课文,应该是比较好的交章或段落。因此,事先必须认真挑选。我平时选给学生背诵的课文主要有三类:(1)好的诗歌、民歌;(2)描写生动形象,语句优美,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好的散文;(3)说理性强,短小精悍,适合学生兴趣的政论文。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我就选择其中精采的片段让学生背诵。对小学生来说,我认为,应在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因为学生弄懂课文里词  相似文献   

4.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教师要亲自“下水”,尝试写作的甘苦,背诵也一样,教师如不亲自背诵一下,尝试背诵的甘苦,就难以取得主动权,且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一直坚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背诵。在课堂上,我根据预定的指导方案,在黑板上展示背诵章节的纲目。有时是提纲式,有时是填空式,有时仅写出关键性的词句,跳度时大时小,根据不同的内容决定。目的在于能让学生抓住课文的脉络。然后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仔细琢磨推敲课文的妙处,自己也一同品味。并告诉学生,老师马上将和大家一起背诵,看看谁先背  相似文献   

6.
因势利导     
我认为张小虎背不出课文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不明确背诵课文的目的,缺乏背诵的兴趣;二、不理解背诵内容,只是机械背诵;三、背诵方法死板,不符合记忆规律。张小虎能把大段大段的广告词背出来,这是他的一个优点,应加以肯定和表扬,抓住这一优点,因势利导向他提出背诵课文的要求。假如我是张小虎的教师,我会说:“你能背出那么多广告词,不错,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也一定能把这篇课文背出来。”我要帮助张小虎明白背诵课文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抓住重点词语背诵有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几个重要的词语来描述,在背诵时,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帮助记忆,学生背起课文来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如《欢庆》一文,可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小朋友们立即就看出,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田野”、“枫林”、“蓝天”、“大海”等在欢庆国庆时呈现出的不同景象。于是,学生只要记住这些关键的词语,很快就把课文记住了。二、创设情景背诵为了降低学生背诵课文时的难度,在引导学生背诵课文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创设情景背诵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也就是利用实物展示法或多…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很自然地想到了怎样的一名语文老师算好的语文老师。我想到了五条很"土"的标准。第一条,要求学生背出的课文,自己都能背出来的语文老师。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片段),都有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学生拿着语文书背书给语文老师听,封面朝自己、课文朝老师,他们知道老师是背不出来的,也不用背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来到小学当语文老师,若能将学生小学六年需要背诵的75首古诗,一口气流畅地背出来,他(她)的学生一定会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可眼下,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英语课文太长太枯燥,学生不想背,不愿背,也背不会,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兴趣消退。为破解这一现象,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把音乐和英语结合起来,让学生给课文加上节奏和旋律说唱出来,把背诵课文转变成记忆"歌词",从而减轻了学生背诵句子的心理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审美力,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一、筛选素材,"音乐——英语"连  相似文献   

10.
朱芳 《高中生》2015,(10):44
亨利·沃德·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不"字。比彻停顿了几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并无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他慌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起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学期初的计划,我把本册的古诗词整合到下周一块教学。只是这样,背诵的难度就增加了。如果仅凭死记硬背,学生也能背诵下来,但如何让背诵更有趣、更有效呢?第一计请君入瓮周五作文课,我宣布:"下周我们所有语文课都上活动课!"教室一片欢腾声。"这是本册教材古诗词的活动。对于古诗词,我们可以举办哪些有趣的活动呢?""背诗比赛。""默写比赛。""演唱会。""画诗比赛。""书法比赛。""表演赛。"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我和大家一起商议,最终保留了8个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一、案例写真一堂语文课上我刚教完古诗《村居》。为了提高学生诵背古诗的兴趣,我提议:同学们背诵古诗,老师就在黑板上默写古诗,谁先完成就算谁赢,输的要认罚。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结果是我输了,教室里一片沸腾。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山东教育》2011,(25):33-34
又学完了一个单元。这组课文连续有三篇都要求背诵,学生好不容易背过了《北大荒的秋天》和《西湖》这两课,今天又把《拉萨的天空》一课学完了,我说:"这一课课后习题也要求背诵。"孩子们一听立刻像被霜打了似的无精打采地念叨着:"啊,还——背?"我只好又苦口婆心地从背诵的意义方面对其教育一番。孩子们也只好很无奈地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小学生一提起背诵就皱起眉头,一副厌恶的表情。问起缘由,说背不熟的或者说文章太长了,刚背熟又忘记了。这样抵触反抗的心理,又怎么能谈得上让学生把背诵课文当作一种享受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走出"谈背诵而色变"的现状,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背诵,爱上背诵。下面根据我十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说一说我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 ,特别提倡多背诵一些诗文。如何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呢 ?我本着“跳一跳 ,摘果子”的教学思想 ,设计了一张名为“聪明果”的背书表。背书表的左侧版头张贴了“一盆红柿子”的剪贴图和用彩色纸剪成的“聪明果”三个字。  背书表的横栏填写所背诵的篇目。我把课文篇目分三个层次编排 (意为过“三关”) :第一层次为课本指定要求背诵的课文 ;第二层次为较难背的课文 ;第三层次为最难背的课文。规定每过一关的前 15名 (约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 )获三颗星 ,第 16至 3 0名获两…  相似文献   

16.
那是五年前的事了,接四(3)班的第一天,就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女生小洁怯懦、自卑,成绩也很糟糕,尤其是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一篇也不会。一天,我专门带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进教室,对同学们说:“明天我们背课文,谁的进步最大,我就送给他这个代表智慧的红苹果,作为鼓励。”同学们都很兴奋,只有小洁无动于衷,毫无表情。课后,我把小洁叫到办公室,对她说:“我已决定明天把苹果送给你,只要你能背出课文第一节就行。”小洁显得很吃惊,默默地点了点头。第二天,讲台桌上赫然放着我精心设计的镶着“智慧”两个金字的红苹果,同学们一阵哗然,争相背诵,轮…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文,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散文,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在课内指导学生背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记忆力,而且能渲染语境,促进学生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对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翻开语文书,每一册都安排有背诵的篇目或段落,由此可见背诵的重要性.而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极少指导学生背诵,而是把背诵当成作业放到课外,让学生回家自己背,这种做法显然是错的.我认为,课堂教学应重视和加强背诵的指导,特别是讲究背诵的方法,提高背诵效率.下面,我谈谈几种指导背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翠鸟》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把翠鸟描写得活灵活现。教学本文,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熟读成诵"。那天的语文课上,复习到这篇课文时,为了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背诵,我让一名学生起立背课文。看到他犹豫的样子,我笑着说:"你可以请一位同学或好朋友和你一起背啊!"谁知,他思索了片刻,居然笑眯眯地说:"老师,我请您一起背,行吗?"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有些紧张,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如夜半吃黄连——暗中叫苦。尽管这篇课文已经教了十多次了,在教此文之  相似文献   

19.
提高差生的语文背诵能力,可采取多种手段与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采用“刺激手段”:选择课文精彩片断,进行计时比赛,看谁在单位时间内背得快,背诵熟。以提高背书兴趣。比赛后,要求不看书,模仿背诵的片断写短文。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最头疼的事应该就是背那些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如果要背的课文特别长,对记忆力好的同学来说都是件挺难的事,对记忆力不怎么好的同学来说就更麻烦了。面对这个难题,老师也教过我们一些背诵的方法,比如,熟读成诵,列提纲背,一小段一小段地背,一句一句地背,抓重点内容背等等,但都背得很辛苦,收效甚微。于是我想,难道我们就不能自己想办法让背诵变得快乐起来吗?我又翻书又上因特网,发现尽管别人介绍了一些背得快的方法,可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大人们总结出来的,所以,一般都比较适合大人用,却不怎么适合我们小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