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遵照毛主席制定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的教导,我们于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以高中一年级一班为试点,在北站建立了学工基地,实行厂校结合、半工半读。现在,试点班的学生已经  相似文献   

3.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工作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毛泽东关于“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原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初创…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1981年11月19日发表王一兵文章,题为《正确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文章说:近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大生产的迅速发展,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社会生产部门同学校的各种联系也愈来愈紧密了。在社会主义国家是这样,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这样。无产阶级倡导和实行这种结合,是为了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对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教育的目的和方向,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规格和结果。教育的目的、方法、结果,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目的制约方法和结果,方法服务于目的,结果体现目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表明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的条件下,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实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条件下,明确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即明确教育的阶级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论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联系教育目的和结果的中介与桥梁,它决定着目的的实现程度、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高低,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八年我国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和民主革命时期“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特点,制定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沿着“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培养了近千万又红又专的大中专毕业生。为全国各条战线输送了新生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发展创立了我国的全日制教育和各种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基本上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当前,根据新时期的政治经济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研究李宝华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天津大学从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并优化学生整体素质出发,先后采取两种模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分别对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8.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一贯方针。但是,究竟应当怎样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至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当前,深入探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施原则,对于更好地促进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农村教育改革,首先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具体讲,就是把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精神同我县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农村教育更加适应当前农村的需要。我们在考虑教育改革整体性时,十分注意改革的方向性。我县目前的各类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我们动员各方面力量办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却不能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应有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领导对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重新引起了重视,很多地方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纵观全貌,有些问题仍需做进一步的认识,有些做法也亟待改进。这里主要谈三点。一、不能是没有教育和教学的劳动现在很多中小学也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是基本上是没有教育和教学的劳动。学校在制订工作计划时,  相似文献   

11.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予以讨论。在学校党委讨论此事的时候,可以吸收非党的教授教员参加。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予以讨论。在学校党委讨论此事的时候,可以吸收非党的教授教员参加。  相似文献   

13.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旗”编辑部按: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予以讨论。在学校党委讨论此事的时候,可以吸收非党的教授教员参加。  相似文献   

14.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教育史上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的教育方针,对于指导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50年代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中,包含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当时一些人们理解为通过劳动教育和体力劳动来改变受教育者的立场、观念,达到改造人和教育人的目的。通过生产劳动使受教育者了解劳动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同劳动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受教育者懂得不能以剥削他人劳动的方式换取个人享乐和利益等,这是必要的。但这仅是参加生产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仍是一个值得给予科学界定的问题。在各种版本的《教育学》和有关论文中的对其解释,在笔者看来都有失偏颇。我们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包括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两层含义。全面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含义,对于我们正确的指导教育实践,防止不应有的偏差,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主要是围绕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造就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段话。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在思想上,我们党是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的,并且在实践上也做过不少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杂志第七期发表了陆定一的题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章。文章的前面有“红旗”杂志编辑部的按语:陆定一同志这篇文章,是根据党中央召集的教育工作会议的结论写出的。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即将有指示发给各级党委。我们希望各级党委在讨论党的指示的时候,结合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予以讨论。在学校党委讨论此事的时候,可以吸收非党的教授教员参加。文章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本文就这一命题的提出与发展过程以及它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针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而言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中提出来的一个命题.原始社会的教育溶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教育下一代,青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学会生存.这时没有出现学校,当然也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正规教育,或者说教育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子系统,教育与生产劳动是一种天然的结合形态.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历来提倡的教育方法。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深刻地指出:“从工人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办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列宁亦曾经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相对于五、六十年代来说,存在着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滑坡、脱离社会、脱离生产实践的困惑,这是社会上许多用人部门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分析和解决?却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认识。即使在总的认识上比较一致,再深入探讨时,不仅在理论意义上有不同看法,在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